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22

22.(2)处于真理

22.(2)处于真理,但未处于良善的人;因而缺乏良善的真理的性质。缺乏良善的真理本身不是真理,因为它们没有生命;真理的全部生命都来自良善(3603节)。这意味着这些真理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身体(8530, 9154节)。只在记忆中,而不在生活中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会被这种人误以为是真理(5276节)。如果人只为了出于爱自己爱世界的理由而认识并承认真理,那么真理不会归给他,或变成他自己的(3402, 3834节)。为了真理和良善本身而承认的真理会归给人(3849节)。没有良善的真理不会被主接纳(4368节),也不拯救人(2261节)。处于没有良善的真理之人不属教会(3963节)。他们也无法重生(10367节)。主若不通过良善,就不流入真理(10367节)。

关于真理与良善的分离(5008—5009, 5022, 5028节)。真理若没有良善是何性质,若来自良善又是何性质(1949—1950, 1964, 5951);关于这个主题的一些对比(5830节)。没有良善的真理是乖戾的(1949—1951, 1964节)。在灵界,它看上去是坚硬的(6359, 7068节),也是尖锐的(2799节)。没有良善的真理就像冬日之光,在这光里,地上的万物都处于休眠状态,无物产生;但来自良善的真理就像春夏之光,在这光里,万物都开花结果(2231, 3146, 3412—3413节)。当从天堂流入时,这种冬光会转化为浓浓的黑暗;那时,那些处于这些真理的人就变得盲目和愚蠢(3412—3413节)。

那些将真理和良善分离的人在黑暗之中,他们不知道何为真理,并陷入虚假(9186节)。他们从虚假堕入邪恶(3325, 8094节)。他们所陷入的错误和虚假(4721, 4730, 4776, 4783, 4925, 7779, 8313, 8765, 9224节)。圣言向他们关闭(3773, 4783, 8780节)。他们不留意,甚至看不见主所说关于爱和仁,因而关于良善的一切话(1017, 3416节)。他们不知道何为良善,因而不知道何为天堂之爱和仁爱(2471, 3603, 4136, 9995节)。在来世,那些知道信之真理,却过着邪恶生活的人会滥用真理以获得权力;他们的性质,以及在那里的命运(4802节)。

神性真理把人判入地狱,而神性良善把人提入天堂(2258节)。神性真理令人恐惧,神性良善则不然(4180节)。从真理受审判是什么样,从良善受审判是什么样(2335节)。

属天的奥秘 #4823

4823.“她又怀孕

4823.“她又怀孕生了一个儿子”表邪恶。这从“儿子”的含义清楚可知,“儿子”是指真理,以及良善(264节),因而在反面意义上是指虚假,以及邪恶,不过是由虚假所产生的邪恶。这种邪恶本质上是虚假,因为它来源于这虚假。事实上,凡出于虚假教义行邪恶的人也会行虚假;不过,这虚假已在行为中实现,故被称为邪恶。头生的表示虚假,由此表示邪恶;这一点从此处关于次子的陈述明显看出来,即:“俄南便遗种在地,免得给他哥哥留种”;“俄南所作的在耶和华眼中看为恶,耶和华也就叫他死了”(38:9,10)。在此也明显可知,这邪恶由虚假产生。此外,在古代教会,次子表示行为中的信之真理;因此,次子在此表示行为中的虚假,也就是邪恶。这个儿子就表示邪恶,这一点从以下事实也可以看出来:长子珥这个名字是他父亲,或犹大起的;而次子俄南这个名字是他母亲,就是书亚的女儿起的,这可见于原文。因为在圣言中,“(男)人”表示虚假,“女人”表示其邪恶(参看915, 2517, 4510节)。“书亚的女儿”表示邪恶(参看4818, 4819节)。因此,珥这个名因是他父亲起的,故表示虚假;俄南这个名因是他母亲起的,故表示邪恶。因为这样前者可以说是父亲的儿子,而后者可以说是母亲的儿子。
在圣言中,经上常提及“(男)人和妻子”,以及“丈夫和妻子”。当提及“(男)人和妻子”时,“(男)人”表示真理,“妻子”表示良善;在反面意义,“(男)人”表示虚假,“妻子”表示邪恶。但当提及“丈夫和妻子”时,“丈夫”表示良善,“妻子”表示真理;在反面意义上,“丈夫”表示邪恶,“妻子”表示虚假。这个奥秘背后的原因是这样:在属天教会,丈夫处于良善,妻子处于该良善的真理;而在属灵教会,男人处于真理,妻子处于该真理的良善。这二者之间的实际关系过去是这样,现在仍是这样,因为人的内层已经经历了这种颠倒。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当属天良善和由此而来的属天真理是论述的主题时,它们被称为“丈夫和妻子”;而当属灵良善和由此而来的属灵真理是论述的主题时,它们被称为“(男)人和妻子”,确切地说,被称为“男人和女人”的原因。由此,以及由这些话本身可知,就圣言的内义而言,所论述的是哪种良善和哪种真理。
这也是为何各个地方早已阐述了婚姻代表良善与真理,并真理与良善的结合的原因。此外,婚姻之爱也来源于良善与真理的这种联结。在属天人当中,婚姻之爱来源于与真理联结的良善;而在属灵人当中,则来源于与良善联结的真理。婚姻还实实在在对应于这些联结。由此可见,父亲给长子起名,母亲给次子,以及三子起名蕴含什么;这一点从原文清楚看出来,即:父亲给长子起名,是因为长子表示虚假,母亲给次子起名,是因为次子表示邪恶。

属天的奥秘 #4730

4730.“我们且看

4730.“我们且看他的梦将来怎么样”表关于祂的宣告因他们的算计而变得虚假,并被他们视为虚假。这从“梦”的含义清楚可知,“梦”是指宣告(4682节)。由于这些宣告在他们眼里看似虚假(4726, 4729节),故“梦”在此表示关于神性真理的宣告,尤表这一宣告:主的人身是神性;按照他们观点,这些宣告是错的、假的。它们还被他们视为虚假,这一事实由他们说:“我们且看他的梦将来怎么样”来表示。关于主的神性人身的宣告被坚持唯信的信徒看似并继续看似虚假,这一事实从刚才所述(4729e节)可以看出来;因为由恶欲的生命所产生的确认并没有其它表现。
恶欲的生命之所以导致对虚假的确认,还因为他不知道何为天堂,或何为地狱,也不知道何为对邻之爱,何为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即便他们知道这些事,事实上仅仅是想知道,他们的思维也完全不同。如今,除了认为对邻之爱就是将自己所拥有的给予穷人,用自己的财富帮助别人,竭尽所能地向他行善,不管他是好是坏之外,谁还知道别的?并且他若真的这样做,就会丧失自己的财富,让自己陷入穷困潦倒,所以便弃绝仁爱的教义,转而信奉信仰的教义;然后用许多观念来让自己确认反对仁爱;如用这一观念:他生在罪中,因而根本无法凭自己行任何良善;即便做出仁爱或虔诚的行为,也不可避免地将功德置于其中。当他一方面这样思考,另一方面又被恶欲的生命驱使时,就会使自己站到那些声称唯信得救之人那一边。他因如此行而更加确认这个观念,直到确信仁爱的行为并不是得救所必需的。一旦这些观念被明确下来,他就很容易陷入一种新的观念,即:由于这就是人的本性,所以主提供了被称为信的得救方法;最终陷入这种观念:即便在死亡的最后一刻,他也会得救,只要他满怀信心或信靠地声称神因顾念圣子为祂所受的苦难而怜悯他,完全无视主在约翰福音(1:12,13)和其它许多地方所说的话。正因如此,唯信才在众教会被公认为本质要素。不过,唯信并未以这种方式处处得到承认,因为教区牧师没有因传讲唯信得到什么,只因传讲行为而有所得。
不过,这些人若知道何为对邻之仁,就永远不会陷入教义的这种虚假。仁爱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涉及自己的职责或职能的一切事上行事正直、公正。例如,一个法官若依法惩治作恶者,而不是出于热情行事,就是受对邻之仁驱使;因为他渴望那个人重新改造,因而渴望他得益处,还想要对社会和他的国家好。他惩治作恶者是为了防止他继续危害社会;因此,如果作恶者得到改造,他就能爱他,就像父亲爱他所惩罚的儿子那样。他便这样爱社会和他的国家,而整体上的社会和国家就是他的邻舍。其它例子也一样。蒙主的神性怜悯,我们将在别处充分讨论这些问题。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