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22

22.(2)处于真理

22.(2)处于真理,但未处于良善的人;因而缺乏良善的真理的性质。缺乏良善的真理本身不是真理,因为它们没有生命;真理的全部生命都来自良善(3603节)。这意味着这些真理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身体(8530, 9154节)。只在记忆中,而不在生活中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会被这种人误以为是真理(5276节)。如果人只为了出于爱自己爱世界的理由而认识并承认真理,那么真理不会归给他,或变成他自己的(3402, 3834节)。为了真理和良善本身而承认的真理会归给人(3849节)。没有良善的真理不会被主接纳(4368节),也不拯救人(2261节)。处于没有良善的真理之人不属教会(3963节)。他们也无法重生(10367节)。主若不通过良善,就不流入真理(10367节)。

关于真理与良善的分离(5008—5009, 5022, 5028节)。真理若没有良善是何性质,若来自良善又是何性质(1949—1950, 1964, 5951);关于这个主题的一些对比(5830节)。没有良善的真理是乖戾的(1949—1951, 1964节)。在灵界,它看上去是坚硬的(6359, 7068节),也是尖锐的(2799节)。没有良善的真理就像冬日之光,在这光里,地上的万物都处于休眠状态,无物产生;但来自良善的真理就像春夏之光,在这光里,万物都开花结果(2231, 3146, 3412—3413节)。当从天堂流入时,这种冬光会转化为浓浓的黑暗;那时,那些处于这些真理的人就变得盲目和愚蠢(3412—3413节)。

那些将真理和良善分离的人在黑暗之中,他们不知道何为真理,并陷入虚假(9186节)。他们从虚假堕入邪恶(3325, 8094节)。他们所陷入的错误和虚假(4721, 4730, 4776, 4783, 4925, 7779, 8313, 8765, 9224节)。圣言向他们关闭(3773, 4783, 8780节)。他们不留意,甚至看不见主所说关于爱和仁,因而关于良善的一切话(1017, 3416节)。他们不知道何为良善,因而不知道何为天堂之爱和仁爱(2471, 3603, 4136, 9995节)。在来世,那些知道信之真理,却过着邪恶生活的人会滥用真理以获得权力;他们的性质,以及在那里的命运(4802节)。

神性真理把人判入地狱,而神性良善把人提入天堂(2258节)。神性真理令人恐惧,神性良善则不然(4180节)。从真理受审判是什么样,从良善受审判是什么样(2335节)。

属天的奥秘 #5536

5536.“你们使我

5536.“你们使我丧失我的孩子”表如此教会就不复存在了。这从雅各的代表和“丧失”的含义清楚可知。指着自己说这句话的雅各是指真理之良善(参看3659, 3669, 3677, 3775, 4234, 4273, 4538节);它因是真理之良善,故也是教会,因为良善才是教会的本质要素;因此,无论你说真理之良善,还是说教会,意思都一样,因为有真理之良善与他同在的人就有教会与他同在。“雅各”代表教会(参看4286, 4520节),他的儿子们代表教会真理(5403, 5419, 5427, 5458, 5512节)。“丧失”是指剥夺教会的真理与良善,在此是指剥夺由约瑟、便雅悯和西缅所代表的那类真理,如下文所述。
  “丧失”之所以表示剥夺教会的真理,是因为教会好比一个婚姻,它的良善好比丈夫,它的真理好比妻子,由该婚姻所生的真理好比儿子,所生的良善好比女儿,等等。因此,当提到丧失的状态或丧失的行为时,它表示教会被剥夺了真理,由此不再是一个教会。就这层意义而言,“丧失”(bereft,经上或译为丧掉、蹧践)或“丧子”(bereavement)也用于圣言其它各个地方,如以西结书:
  我必打发饥荒和恶兽到你那里去,叫你丧子。(以西结书5:17)
  又:
  我若使恶兽经过那地而蹧践它,使地荒凉,以至因这些野兽,人都不得经过。(以西结书14:15)
  利未记:
  我也要打发田间的野兽到你们中间,使你们丧失儿女,剪灭你们的牲畜,使你们的人数减少,道路荒凉。(利未记26:22)
  在这些经文中,“饥荒”表示缺乏对良善与真理的认知,因而是指荒凉;“恶兽”是指源于邪恶的虚假;“地”是指教会;“打发饥荒和恶兽使地丧子”表示利用源于邪恶的虚假摧毁教会,因而是指彻底剥夺教会的真理。耶利米书:
  我在这地的城门口,用簸箕簸了他们,使他们丧掉儿女。我毁灭我的百姓。(耶利米书15:7)
  此处“丧掉”也表示剥夺真理。同一先知书:
  愿你将他们的儿女交与饥荒,使他们被刀剑之手除灭;愿他们的妻丧子,且作寡妇。(耶利米书18:21)
  “愿他们的妻丧子,且作寡妇”表示没有真理和良善。
  何西阿书:
  至于以法莲人,他们的荣耀必如鸟飞去,必不生产,不怀胎,不成孕。纵然养大儿女,我却必使他们丧人。(何西阿书9:11-12)
  此处意思是一样的。以西结书:
  我必使人,就是我的民,行在你上面。他们必得你为业,你必做他们的产业,你也不再使他们丧子。主耶和华如此说,因为人对你说,你是吞吃人的,又使你的民丧子。(以西结书36:12-13)
  此处“丧子”也表示剥夺真理。
  以赛亚书:
  你这专好宴乐、安然居住的,现在当听这话。你心中说,惟有我,除我以外再没有别的,我必不至寡居,也不知丧子之事。哪知,丧子、寡居这两件事在一日转眼之间必临到你。(以赛亚书47:8-9)
  这论及巴比伦和迦勒底的女儿,也就是那些外在神圣,内在亵渎,并凭这神圣的外在自称教会的人。“丧子、寡居”表示剥夺良善与真理。又:
  你举目向四方观看,他们都聚集来到你这里。你丧子以后所生的儿女还要在你耳边说,这地方我居住太窄,请让地方给我,让我居住。但你心里必说,我既丧子独居,是被放逐的,漂流在外,谁给我生这些,谁将这些养大呢?我独自一人被撇下,这些在哪里呢?(以赛亚书49:18, 20-21)
  这论及锡安,或属天教会,论及它荒废之后的结实;“丧子”表示它在荒废时被剥夺的真理,但这些真理又得以恢复并剧增。
  

属天的奥秘 #8313

8313.“疼痛抓住

8313.“疼痛抓住非利士的居民”表那些坚持与良善分离的信仰之人对扩大他们统治的绝望。这从“疼痛”和“非利士的居民”的含义清楚可知:“疼痛”是指绝望,因为他们无法再扩大他们的统治,如下文所述;“非利士的居民”是指那些支持与仁之良善分离的唯信之人(1197, 1198, 3412, 3413, 8093, 8096, 8099节)。他们因以下事实而与埃及人区分开来:他们将仁之良善排除在外,相信一个人能通过没有这些良善的信仰得救。许多错误就从他们教义上的这个主要信条生出,如:救恩唯独归于怜悯,无论此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一切罪和恶都通过信而被洗净;此人就这样与那已经称义的人一同行走;他的救恩能在一瞬间实现,甚至通过在死亡的最后一刻所获得的信仰和真理实现;因此,并不是属于天堂之爱的情感构成一个人里面的天堂。认同这些错误的人就是“非利士人”,他们因构成其生活的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而被称作“未受割礼的”。
“疼痛”在此之所以表示绝望,是因为所表示的是极端的痛苦,或像产难妇人所受的疼痛。此外,在原文,这个词表示这种绝望。在圣言中,绝望或极端的痛苦也被实际描述为“产难妇人的疼痛”,如在诗篇:
众王一同聚集,他们被战兢疼痛抓住,好像产难的妇人一样。(诗篇48:4, 6)
耶利米书:
你这住黎巴嫩在香柏树上搭窝的啊,有痛苦临到你,好像疼痛临到产难妇人的疼痛,那时你会寻得多少恩典!(耶利米书22:23)
又:
巴比伦王听见他们的风声,手就发软,痛苦将他抓住,疼痛仿佛产难的妇人。(耶利米书50:43)
以赛亚书:
为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了!好像毁灭从沙代来到,所以,所有的手都必发软,各人的心都必消融。他们必惊惶,疼痛和剧疼必将他们抓住,他们经历阵痛,好像临产的妇人一样。(以赛亚书13:6-8)
耶利米书:
看哪,有一种民从北方之地而来,并有一大民族被激动,从地极来到。他们拿弓和枪,他很残忍,毫无怜悯。他们的声音像海砰訇,他们骑马。锡安女子啊,各人预备作战士,要攻击你。我们听见他们的风声,手就发软,痛苦将我们抓住,疼痛仿佛产难的妇人。(耶利米书6:22-24)
此处论述的是那些陷入邪恶的人所经历的真理的荒废;“从北方之地而来的民”表示那些沉浸于邪恶所生的虚假之人;“从地极来到的一大民族”表示那些沉浸于完全反对良善的邪恶之人;“他们拿弓和枪”表示他们利用虚假的教义争战;“他们的声音像海砰訇”表示基于这些教义的推理;“他们骑马”表示貌似基于理解力的争辩;“预备作战士”表示攻击真理的欲望;“锡安女子”表示良善所在的教会;“痛苦抓住”表示痛苦,因为真理可能会受到侵扰;“仿佛产难妇人的疼痛”表示绝望,因为良善可能会受到伤害。由此明显可知,“疼痛”在此表示由于可能施加于良善的伤害而导致的绝望
“疼痛抓住非利士的居民”之所以表示对扩大他们统治的绝望,或失去希望,是因为非利士人,也就是那些以为救恩因着没有仁之良善的唯信而来的人在来世不断渴望通过与他人争战而进行统治;并且他们不会停止,直到他们在信之认知或事务的记忆知识方面经历荒凉。因为在来世,每个人都保留他在肉身生活期间所持的信条;除了那些在生活中行善的人外,其他人不会把它们变成真理;良善渴慕真理,愿意接受它,因为它具有类似的性质。而那些生活中作恶的人不会改变它们,他们可以说是刚硬的,甚至弃绝真理。此外,他们处在模糊之中,以致他们甚至看不见它们,只看到诸如赞同他们已经持守的观念的那类事物,丝毫看不见反对它们的任何事物。这种人还以为自己最聪明的;然而,他们除了知道如何基于他们已经持守的观念进行推理外,什么也不知道。这就是为何他们是攻击仁爱最为猛烈的人,因而是渴望统治的人。因为那些处于仁爱的人都是谦卑的,渴望服侍所有人,仿佛自己是最卑微的。而那些陷入无仁之信的人则高傲自大,渴望得到所有人的服侍,仿佛自己是至高者。这也是为何他们认为天堂在于拥有统治权的荣耀,因为他们以为自己比所有人都聪明,以为他们将是天使长,因此有许多人会服侍他们,正如但以理书所说的:
智慧人必发光,如同穹苍的光;那使多人归义的,必如星辰,直到永永远远。(但以理书12:3)
但这些人拥有的是黑暗,而不是光明。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