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25

25.一切良善和真理

25.一切良善和真理皆来自主。主是良善本身和真理本身(2011, 4151, 10336, 10619节)。就神性和人身而言,主是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神性真理从祂发出(3704, 3712, 4180, 4577节)。神性真理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就像光从太阳发出(3704, 3712, 4180, 4577节)。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在天堂显为光,是一切天堂之光的源头,或说形成了一切天堂之光(3195, 3222, 5400, 8694, 9399, 9548, 9684节)。与神性良善行如一体的天堂之光,也就是神性真理,光照天使和灵人的视觉和理解力(2776, 3138节)。天堂沐浴在光和热中,因为它处于真理和良善;事实上,那里的神性真理就是光,那里的神性良善就是热(3643, 9399—9400节);也可参看《天堂与地狱》一书(126-140节)。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形成天使天堂,并按秩序排列它(3038, 9408, 9613, 10716—10717节)。在天堂,与神性真理合一的神性良善被称为神性真理(10196节)。

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是唯一真实的事物(6880, 7004, 8200节)。一切事物都通过神性真理被制作和创造(2803, 2894, 5272, 7678节)。一切能力皆属于神性真理(8200节)。

人凭自己无法行一丁点良善,无法思想一丁点真理(874—876节)。人的理性能力凭自身无法领悟神性真理(2196, 2203, 2209节)。非来自主的真理来自人的自我,它们不是真理,只是看似真理(8868节)。

一切良善和真理皆来自主,无一来自人(1614, 2016, 2904, 4151, 9981节)。良善和真理在它们拥有主在里面的程度内而为良善和真理(2904, 3061, 8480节)。关于直接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和间接经由天使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以及对人来说,它们如何流入(7055—7056, 7058节)。主流入与人同在的良善,并通过良善流入真理(10153节)。祂通过良善流入各种真理,尤其流入纯正真理(2531, 2554节)。主不流入与良善分离的真理;就真理而言,主与人之间不存在平行关系;就良善而言,则存在平行关系(1831—1832, 3514, 3564节)。

为良善和真理而行良善和真理就是爱主爱邻(10336节)。那些处于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在之人喜欢为了良善和真理而行良善和真理;但那些处于没有内在的这些的外在之人则喜欢为自己和世界而行良善和真理(10683节)。举例说明什么叫为了良善和真理而行良善和真理(10683节)。

属天的奥秘 #4292

4292.就内在历史

4292.就内在历史意义而言,“那人说,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表他们若不凭着赋予他们的新性质,就无法作为雅各(的后代)来代表。这从“雅各”和“名”的含义可以看出来:在圣言中,“雅各”是指雅各的后代(参看4281节);“名”是指性质,如刚才所述(4291节)。新的性质本身在内义上由“以色列”来表示,因为“以色列”是指属天-属灵之人,因而是指内在人(4286节)。“以色列”是指属天-属灵之人,因而是指内在人,故也指内在属灵教会。无论你说属灵之人,还是说属灵教会,意思都一样,因为属灵之人就是一个具体的教会,而众多人则是总体的教会。如果个体人不是具体的教会,就不会有任何总体的教会。在日常用语中,教会用来描述总体上的会众;为了更大的教会能够存在,会众的每个成员必是一个教会。每一个总的整体都包含类似于该整体的各个部分。
至于这个问题本身,即他们若不凭着赋予他们的新性质(这新性质由“以色列”来表示),就无法作为雅各的后代来代表,情况是这样:教会专门由雅各的后代来代表,而不是专门由以撒的后代来代表;因为以撒的后代不仅出自雅各,还出自以扫。教会更不是专门由亚伯拉罕的后代来代表,因为亚伯拉罕的后代不仅出自雅各,还出自以扫,同样出自以实玛利,还有亚伯拉罕与第二任妻子基土拉所生的儿子,即心兰、约珊、米但、米甸、伊施巴、书亚,以及这些人的儿子(参看创世记25:1-4)。由于雅各的后代坚持作代表,如刚才所示(4290节),所以他们无法作为雅各,或以撒,或亚伯拉罕来代表。他们之所以无法作为雅各来代表,是因为雅各代表教会的外在,而非内在。他们之所以无法同时作为以撒,也无法同时作为亚伯拉罕来代表,原因如上所述。
因此,为了让他们能代表教会,必须赋予雅各一个新名字,并通过这个名字赋予一个新性质;这新性质要表示内在属灵人,或也可说,内在属灵教会。这新性质就由“以色列”来表示。主的每一个教会都既是内在的,也是外在的,如前面频繁所示。内在教会就是被代表的,外在教会就是那去代表的。此外,内在教会要么是属灵的,要么是属天的。内在属灵教会由“以色列”来代表,内在属天教会由后来的“犹大”来代表。因此,分裂也就发生了,以色列人独自为一国,犹太人也独自为一国;蒙主的神性怜悯,这些问题容后再述。由此明显可知,雅各,也就是雅各的后代,无法作为雅各来代表一个教会,因为这将是唯独去代表教会的外在;他们必须也作为以色列来代表,因为“以色列”是内在。
前面各处已说明,内在是那被代表的,外在是那去代表的,这一点从人自己也可以看出来。人的言语代表他的思维,他的行为代表他的意愿。言语和行为是人的外在,思维和意愿是人的内在。另外,人的脸本身因其各种表情而既代表他的思维,也代表他的意愿。众所周知,脸因其表情而代表;因为对于诚实人来说,他们的内在状态从脸上的表情就能看出来。简而言之,身体的各个部分皆代表人的意向和心智的某个方面。
教会的外在也一样,因为外在就像身体,内在就像灵魂。例如祭坛和上面的祭物,众所周知,这些都是外在事物;陈设饼、灯台及其灯盏,以及一直燃烧的火也是外在事物。人人都知道,这些外在事物代表内在事物,仪式中的其它事物也一样。这些外在事物不可能代表任何外在事物,而只能代表内在事物,这一点从前面的引证明显可知。因此,“雅各”不可能代表雅各,因为“雅各”是指教会的外在;但雅各能作为以色列来代表,因为“以色列”是指教会的内在。这就是为了叫雅各的后代能扮演代表的角色所赋予的新性质的意思。

属天的奥秘 #10683

10683.“因为我

10683.“因为我是按这话与你和以色列立约的”表通过这些真理而与那些处于外在和内在敬拜的人结合。这从“按这话”、“立约”和“以色列”的含义,以及“摩西”的代表清楚可知:“按这话”是指通过这些要遵守的首要真理,如前所述(10682节);“立约”是指结合(665, 666, 1023, 1038, 1864, 1996, 2003, 2021, 6804, 8767, 8778节);“摩西”,经上说约就是与他和以色列立的,是指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外在形式,这外在形式含有内在之物在里面(10563, 10571, 10607, 10614节);“以色列”是指教会和敬拜的内在(4286, 4292, 4570, 6426节)。这解释了为何经上说约是与摩西和以色列立的。经上并没有说“与以色列人”立约,因为在本章和前一章,“以色列人”都表示那些对没有内在之物的教会、敬拜和圣言的外在感兴趣的人(10454-10457, 10461, 10498, 10549-10551, 10570, 10575, 10629节)。  在此必须简要说明,什么叫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在;什么叫含有内在之物在里面的它们的外在;什么叫没有内在之物的外在。如果人们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出于一种内在情感,因而出于属灵情感而喜欢实行真理,那么他们所遵守的,就是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在。如果人们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出于一种外在情感,因而出于属世情感而喜欢真理,那么他们所遵守的,就是含有内在之物在里面的它们的外在。后一种人是教会的外在成员,而前一种人是教会的内在成员;因为每个教会都有内在成员和外在成员。但那些处于没有内在之物的外在敬拜的人不是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而是为了世上的利益而喜欢真理;因此,他们若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或是为了让别人看到,就不喜欢实行真理。这些人不在教会之内,而是在教会之外。  当那些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出于一种内在或属灵的情感而喜欢实行真理的人听见真理时,他们就感到欣喜,并思想当如何照之生活。但当那些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出于一种外在或属世的情感而喜欢真理的人听见真理时,他们也感到欣喜,但不会思想当如何照之生活,尽管他们没有意识到一种来自内在源头的流注会促使他们去过这样一种生活。然而,那些为了世上的利益而喜欢真理的人不会思想当如何生活;他们也不接受来自一个内在源头的任何流注。他们只是将真理交付记忆,以便能谈论它们。  那些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而喜欢实行真理的人是爱主的,因为真理来自主,主通过他们意愿并实行真理而使得真理成为良善,从而使得真理成为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因为真理在进入一个人的意愿之前,不会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它在其意愿中的存在从以下事实可以得知并被发觉,即:此人实行真理;尤其这一事实:他喜欢实行真理;因为一个人意愿真理到何等程度,他就喜欢真理到何等程度。  主在马太福音中是如此描述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并为了照之生活而喜欢真理:  接待你们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人因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的赏赐;人因为义人的名接待义人,必得义人的赏赐。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决失不了他的赏赐。(马太福音10:40-42)  人若不了解圣言的内义,不可能知道“因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因为义人的名接待义人,因为门徒的名接待主的门徒”表示什么,也不知道这些人将照着接待而得赏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没有内义,谁知道因别人的名而接待他表示什么呢?  但那些熟悉内义的人不会关注人,只关注这个人所表示的事物,因而不会关注一个门徒或先知,而是关注门徒和先知所表示的事物。就内义而言,“门徒”表示在生活中所实践的真理;“先知”表示教义的真理;“因某人的名”表示由于他的品性。由此明显可知主说的这些话表示什么,即:那些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而喜欢真理的人,和那些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而喜欢实行真理的人是爱主的,并将天堂接入到自己里面;因为主所赋予的赏赐就是为了真理的缘故而对真理的情感,为了真理的缘故而对真理的情感就含有天堂在里面。  “门徒”表示整体上爱和信的一切,因而具体地表示那些被主引导的人(可参看3488, 3858e, 6397节);“先知”表示教义的真理(2534, 7269节);“名”表示品性或本质(144, 145, 1896, 2009, 2724, 6674, 9310节);“赏赐”表示对真理和良善的一种情感(3956, 6388节);对一个人的观念在内义上会转化为对某种事物的观念(5225, 5287, 5434, 8343, 8985, 9007, 10282节);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而实行真理就是爱主(10336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