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5.一切良善和真理皆来自主。主是良善本身和真理本身(2011, 4151, 10336, 10619节)。就神性和人身而言,主是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神性真理从祂发出(3704, 3712, 4180, 4577节)。神性真理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就像光从太阳发出(3704, 3712, 4180, 4577节)。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在天堂显为光,是一切天堂之光的源头,或说形成了一切天堂之光(3195, 3222, 5400, 8694, 9399, 9548, 9684节)。与神性良善行如一体的天堂之光,也就是神性真理,光照天使和灵人的视觉和理解力(2776, 3138节)。天堂沐浴在光和热中,因为它处于真理和良善;事实上,那里的神性真理就是光,那里的神性良善就是热(3643, 9399—9400节);也可参看《天堂与地狱》一书(126-140节)。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形成天使天堂,并按秩序排列它(3038, 9408, 9613, 10716—10717节)。在天堂,与神性真理合一的神性良善被称为神性真理(10196节)。
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是唯一真实的事物(6880, 7004, 8200节)。一切事物都通过神性真理被制作和创造(2803, 2894, 5272, 7678节)。一切能力皆属于神性真理(8200节)。
人凭自己无法行一丁点良善,无法思想一丁点真理(874—876节)。人的理性能力凭自身无法领悟神性真理(2196, 2203, 2209节)。非来自主的真理来自人的自我,它们不是真理,只是看似真理(8868节)。
一切良善和真理皆来自主,无一来自人(1614, 2016, 2904, 4151, 9981节)。良善和真理在它们拥有主在里面的程度内而为良善和真理(2904, 3061, 8480节)。关于直接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和间接经由天使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以及对人来说,它们如何流入(7055—7056, 7058节)。主流入与人同在的良善,并通过良善流入真理(10153节)。祂通过良善流入各种真理,尤其流入纯正真理(2531, 2554节)。主不流入与良善分离的真理;就真理而言,主与人之间不存在平行关系;就良善而言,则存在平行关系(1831—1832, 3514, 3564节)。
为良善和真理而行良善和真理就是爱主爱邻(10336节)。那些处于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在之人喜欢为了良善和真理而行良善和真理;但那些处于没有内在的这些的外在之人则喜欢为自己和世界而行良善和真理(10683节)。举例说明什么叫为了良善和真理而行良善和真理(10683节)。
8753.“他们来到西乃的旷野”表他们进入一种要植入信之真理的良善的状态。这从“西乃的旷野”的含义清楚可知,“西乃的旷野”是指一种要植入信之真理的良善的状态,信之真理要在这种状态下被植入。“旷野”在此是指尚未植入信之真理的良善;“西乃”是指真理本身。“旷野”有许多含义(参看3900节),一般表示无人居住和耕作的东西,因而在灵义上表示还没有真理在其中的良善;因为没有真理的良善是未经属灵耕作的;因此,“旷野”表示尚未通过信之真理而形成的一个新意愿(8457节)。
至于“西乃山”,它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从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山”表示神性良善,“西乃”表示神性真理。它在内义上表示源于良善的信之真理,在此是指要植入良善的信之真理,因为律法尚未从那里颁布。“西乃山”之所以有这些含义,是因为主从那里颁布了律法,“律法”是指从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也指源于良善的信之真理(6752, 7463, 8695节)。这解释了为何以色列人在这山附近的旷野安营,因为不仅十诫,就是狭义上的律法是从那里颁布的,而且教会的一切律例也是从那里颁布的;这些律例因具有代表性,所以含有主国度的属灵和属天真理和良善在自己里面。律法是从那山颁布的,这一事实从下面第20章明显看出来;教会的律例也是,这一事实从出埃及记21章和后面的章节,以及利未记(7:37, 38; 27:34)明显看出来。在诗篇,“西乃”具有同样的含义:
神啊,你曾在你百姓前头出来,在旷野行进。地就震动,在神面前天也落雨;这西乃在神,以色列的神面前也震动。神啊,你使祝福的雨降下。(诗篇68:7-9)
此处“西乃”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因为这就是“在神面前天也落雨”和“神使祝福的雨降下”的含义。
士师记:
耶和华啊,你从西珥出来,从以东田野前行的时候,地震动、天滴下, 云也滴水;诸山在耶和华面前倾倒;西乃自己在耶和华以色列的神面前也是如此。在亚拿之子珊迦的日子,又在雅亿的日子,道路止息,行路的人绕道而行;以色列的街道止息;它们止息,直到我底波拉兴起,等我兴起以色列的母亲。(士师记5:4-7)
此处“西乃”也表示律法或从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信之真理凭这律法或神性真理而被植入信之良善,这些真理也由“天滴下”和“滴水的云”来表示;“道路止息,行路的人绕道而行”表示信之真理的缺乏,以及对它们的歪曲,“道路”(roads)、“道”(ways)、“路”(pathways)、“街道”表示真理(参看627, 2333, 3123, 3477节)。因为这首预言之歌,也就是底波拉和巴拉的歌所论述的主题是对教会真理的歪曲和它的复兴。
摩西五经:
耶和华从西乃而来,从西珥向他们显现,从巴兰山发出光辉,从万万圣者中来临;从祂右手为他们传出烈火的律法。(申命记33:2)
在本章,摩西在死前祝福雅各的儿子们;在他的祝福中,他以“耶和华从西乃而来”开始发出预言,“西乃”在此表示整体上的信之真理。他之所以用这些话开始,是因为“雅各的儿子们”表示一切信之真理和良善(3858, 3862, 3926, 3939, 6335节);“以色列的儿子们”同样如此(5414, 5951, 5879节)。
874.此处描述了试探之后该教会成员重生的第一个状态,这种状态在所有正在重生的人当中是很常见的,也就是说,他们以为他们从自己实行良善、思想真理,或说他们自己是他们所行的良善和所思的真理的源头。由于他们仍处在极大的模糊之中,所以主也让他们坚持这种观点。不过,只要他们坚持这种错误观点,他们所行的一切良善和所思的一切真理都不是信之良善和真理。事实上,凡人凭自己所行的,都不可能是善的,因为它来自他自己,也就是来自一个不纯和最不洁的源头。良善不可能从这种不纯和最不洁的源头发出,因为这个人总是思想自己的功德和公义;有些人甚至走得更远,与自己相比看不起其他人,如主在路加福音中(18:9-14)所教导的;其他人则以其它方式犯错。人的私欲就这样混杂,以至于外面看上去是好的,而里面却是污秽。因此,人在这种状态下所行的良善并非信之良善。这同样适用于他所思想的真理,因为尽管他所想的可能是完美的真理,但只要自我是它的源头,即便它本身是信之真理,他仍没有信之良善在自己里面。一切真理若要成为信之真理,都必须从主拥有信之良善在里面。只有这样,它们才能成为良善和真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