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26

26.关于各种良善和

26.关于各种良善和真理。无限多样性是存在的,永远没有两样完全相同的事物(7236, 9002节)。天堂也有一种无限多样性(684, 690, 3744, 5598, 7236节)。天堂里的多样性是良善的多样性,它们是那里的一切差别的基础(3519, 3744, 3804, 3986, 4005, 4067, 4149, 4263, 7236, 7833, 7836, 9002节)。这些多样性是由真理决定的;真理多种多样,每个人都通过真理而拥有良善(3470, 3519, 3804, 4149, 6917, 7236节)。这就是天堂里的一切天使社群和社群里的一切天使是如何彼此有别的(690, 3241, 3519, 3804, 3986, 4067, 4149, 4263, 7236, 7833, 7836节)。但他们因从主所获得的爱而行如一体,并关注一个目的(457, 3986节)。

一般来说,良善和真理照层级被区分为属世,属灵和属天的(2069, 3240节)。大体上,良善和伴随的真理有三个层级,与三层天堂相匹配(4154, 10270节)。良善和真理在内在人中有三个层级,在外在人中也有三个层级(4154节)。有属世良善,文明良善和道德良善(3768节)。有些人与生俱来的属世良善在来世不是良善,除非它变成属灵良善(2463—2464, 2468, 3408, 3469, 3470, 3508, 3518, 7761节)。关于属灵的属世良善和非属灵的属世良善(4988, 4992, 5032节)。有理性真理和事实或记忆真理(1904, 1911, 2503节)。

属天的奥秘 #4289

4289.“天黎明了

4289.“天黎明了,容我去吧”表示在雅各的后代进入迦南地的代表之前,纯正的代表角色将离开他们。这从内在历史意义上的思路清楚看出来,这层意义论述的是雅各的后代。就教会的事物而言,他们的状态在圣言中也被描述为晚上、黑夜、早晨或黎明,当他们进入迦南地时,就被描述为黎明,因而进入那地的教会代表。其中的情形是这样:在他们彻底荒废,也就是对内在事物一无所知之前,教会的代表无法在他们当中建立。他们若对内在事物有所了解,就有可能对它们拥有一种情感,从而亵渎它们。因为能亵渎神圣事物,也就是内在真理与良善的,是那些知道并承认它们的人,尤其是那些对它们拥有一种情感的人,而不是那些不承认它们的人。可参看前面关于亵渎的阐述和说明,即:能亵渎神圣事物的,是那些知道并承认它们的人,而不是那些不知道并承认它们的人(593, 1008, 1010, 1059, 3398, 3898节);教会之内的人能亵渎神圣事物,教会之外的人则不能(2051节);因此,凡不能长久持守在良善与真理中的人都尽可能远离对它们的承认和信仰(3398, 3402节);他们被保守在无知当中,是为了防止他们亵渎(301-303节);亵渎圣物会有什么样的危险(571, 582节);敬拜变得外在,是为了防止内在之物遭到亵渎(1327, 1328节);因此,内在真理没有透露给犹太人(3398节)。
所以,主规定,纯正的教会代表,也就是教会的任何内在代表,在雅各的后代进入迦南地的代表之前,要远离他们,好让他们对于主的事一无所知。诚然,他们知道弥赛亚要降世,可他们以为祂降世是为了把他们提升到胜过全世界所有民族的荣耀和优越中,而不是永远拯救他们的灵魂。他们也不知道有关天国、死后生命,甚至仁与信的任何事。为了让他们变得如此无知,他们在埃及被关了好几个世纪;当从那里被召唤出来时,他们甚至不知道耶和华这个名(出埃及记3:12-14)。而且,他们已经失去了代表教会的一切敬拜,以致十诫从西乃山当着他们的面颁布之后,他们不到一个月就回到埃及敬拜,也就是对金牛犊的崇拜(出埃及记32章)。
由于从埃及被带出来的这个民族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他们都死在了旷野。事实上,对他们的要求只是在外在形式上持守典章和律例,因为在外在形式上持守这些就是在扮演教会代表的角色。然而,那些在埃及长大的人无法适应这一角色,但他们的孩子却能,尽管有困难,一开始要利用神迹,后来利用恐惧和被掳,这从约书亚记和士师记明显看出来。由此明显可知,所有纯正或内在的教会代表在他们进入迦南地,也就是教会的外在代表以完全的形式在他们中间开始所在的地方之前,都要远离他们。迦南地是教会的代表能被引入所在的实际之地,因为这地的所有地方和所有边界自古以来就是代表(参看3686节)。

属天的奥秘 #6917

6917.“银器”表

6917.“银器”表真理的记忆知识,“金器”表良善的记忆知识。这从“器(皿)”、“银”和“金”的含义清楚可知:“器(皿)”是指记忆知识(参看3068, 3079节),记忆知识之所以被称为“器皿”,是因为它们是总体性的,能包含无数真理和多种良善在里面;“银”是指真理,“金”是指良善(1551, 1552, 2954, 5658节)。“埃及的银”是指含有真理在里面并适合的记忆知识(参看6112节)。至于埃及人手中的银器和金器是指真理的记忆知识和良善的记忆知识,而事实上,无论在此处还是上下文,“埃及人”都表示虚假的记忆知识,要知道,这些知识本身并不是真理,也不是虚假。相反,它们在那时处于真理的人手里会变成真理,在那些陷入虚假的人手里会变成虚假,这是他们运用和使用的结果。人的记忆知识就像他所拥有的财物和财富。财物和财富在那些陷入邪恶的人手里具有毁灭性,因为他们会将其付诸于各种恶用;但财物和财富在那些处于良善的人手里是有益的,因为他们会将其付诸于各种善用。因此,恶人手里的财物和财富若转到善人手里,就会变成良善。
  记忆知识也是这样。例如:埃及人保留了大量属古教会的代表物,这从他们的象形文字清楚看出来。但由于他们将这些代表物用于巫术,因此使它们服务于恶用,所以这些事物对他们来说不是真实的记忆知识,而是虚假的记忆知识。然而,在古教会,这些知识却含有真理,因为人们将它们付诸于正确的功用,也就是用于神性敬拜。再以祭坛和祭祀为例。在希伯来民族,以及后来的犹太和以色列民族当中,它们是真正的仪式,因为他们将其用于对耶和华的敬拜。但在迦南地的各民族当中,它们是虚假的仪式,因为他们将其用于他们的偶像崇拜。这就是为何经上吩咐要把这些民族的祭坛毁掉,无论它们在哪里。其它众多事物也一样。因此,许多记忆知识能从那时陷入邪恶和虚假的人那里学来,并付诸于良善的功用,从而变成良善。
  掠夺迦南地的各族,以及以色列人在那里所掠的财物、大小牲畜、房屋和葡萄园也表示这些事。这种事从掠自各族的金银看得更明显。金银也可投入神圣的功用,这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
  他手里还带着一些银器、金器和铜器;大卫王将这些器皿,和他征服各族所得来的金银都分别为圣,献给耶和华。就是从亚兰,摩押,亚扪人,非利士人,亚玛力人所得来的,以及从琐巴王利合的儿子哈大底谢所掠之物。(撒母耳记下8:10-12)
  以赛亚书:
  推罗的货财和她妓女的淫资要归耶和华为圣,必不积攒存留;因为她的货财必归给住在耶和华面前的人,使他们吃饱,也必归给用古老之物披盖自己的人。(以赛亚书23:18)
  以色列人的妇人向埃及人索要,由此掠夺他们的这些东西后来也用于造约柜和他们在敬拜中所用到的其它许多神圣物件。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