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6.关于各种良善和真理。无限多样性是存在的,永远没有两样完全相同的事物(7236, 9002节)。天堂也有一种无限多样性(684, 690, 3744, 5598, 7236节)。天堂里的多样性是良善的多样性,它们是那里的一切差别的基础(3519, 3744, 3804, 3986, 4005, 4067, 4149, 4263, 7236, 7833, 7836, 9002节)。这些多样性是由真理决定的;真理多种多样,每个人都通过真理而拥有良善(3470, 3519, 3804, 4149, 6917, 7236节)。这就是天堂里的一切天使社群和社群里的一切天使是如何彼此有别的(690, 3241, 3519, 3804, 3986, 4067, 4149, 4263, 7236, 7833, 7836节)。但他们因从主所获得的爱而行如一体,并关注一个目的(457, 3986节)。
一般来说,良善和真理照层级被区分为属世,属灵和属天的(2069, 3240节)。大体上,良善和伴随的真理有三个层级,与三层天堂相匹配(4154, 10270节)。良善和真理在内在人中有三个层级,在外在人中也有三个层级(4154节)。有属世良善,文明良善和道德良善(3768节)。有些人与生俱来的属世良善在来世不是良善,除非它变成属灵良善(2463—2464, 2468, 3408, 3469, 3470, 3508, 3518, 7761节)。关于属灵的属世良善和非属灵的属世良善(4988, 4992, 5032节)。有理性真理和事实或记忆真理(1904, 1911, 2503节)。
5006.“妇人就拉住他的衣裳”表非属灵的真理将自己依附于属灵真理的最外层。这从波提乏妻子的代表,以及“拉住”和“衣裳”的含义清楚可知:这些话是指着波提乏的妻子说,波提乏的妻子是指非属灵的属世真理(4988节);“拉住”在此是指将自己依附上去;“衣裳”是指真理(1073, 2576, 4545, 4763节),在此是指属灵真理的最外层,在这种状态下是约瑟的,因为“约瑟”在此代表属灵的属世良善(4988, 4992节)。非属灵的属世真理想与属于这良善的真理结合,这一点从内义上的思路明显看出来。
但至于非属灵的属世真理想与属灵的属世真理结合到底意味着什么,又含有什么意思,如今这是一个秘密,主要是因为很少有人关心或想要知道何为属灵的真理,何为非属灵的真理。事实上,人们如此缺乏这种关心,以至于几乎不愿听见“属灵”这个词,因为一提到这个词,一种黑暗就立刻降临到他们身上,与这种黑暗一同降临的,还有一种哀伤的感觉,这种感觉造成了对这个词的厌恶,因而对它的弃绝。这一事实也曾向我演示过。有一次,我在考虑这些事的时候,一些来自基督教界的灵人也在场;那时,他们被带入在世时的状态;一想到属灵的良善与真理,他们不仅感到哀伤,还由于反感而如此充满厌恶,以致他们说,他们感受到像是在世上想要呕吐时的那种感觉。但我被允许告诉他们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他们的情感只集中在尘世、肉体和世俗事物上;当人只关心这些东西时,天堂的事物就会令他作呕。我还告诉这些灵人说,他们去传讲圣言的教会,不是出于想知道天堂事物的渴望去的,而是出于从小就存在于他们里面的某种其它渴望去的。这次经历向我展示了当今基督教界的品质。
造成这种情形的总体原因是,当今的基督教会只讲信,不讲仁,因而只讲教义,不讲生活;当教会不讲生活时,没有人会获得对良善的任何情感;没有对良善的情感,就没有对真理的情感。正因如此,大多数人发现,除了从小就听到的东西外,闻听关于天堂事物的任何事都有违他们的生命快乐。
而事实上,人存在于这个世界,是为了能通过他在世上所提供的服务而被引入天堂事物。不过,与他死后的生活相比,他在世上的生活可以说只是一瞬间;因为死后的生活是永恒的。然而,很少有人相信自己死后还会活着;这解释了为何天上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无足轻重。我可以肯定地说,人死后即刻进入来世,他在世上的生活完全在那里延续,具有和世上生活一样的性质。我之所以如此肯定地说,是因为我知道事实的确如此。我几乎与所有他们活在肉身我就认识的离世者交谈过,因而通过活生生的经历得知等待每个人的,是什么样的命运,即:各人的命运取决于他所过的生活。然而,上面所提到的那种人甚至不相信这些事。至于妇人“拉住约瑟的衣裳”所表示的非属灵的属世真理想与属灵的属世真理结合意味着什么,含有什么意思,我们稍后会予以讨论。
2069.“必有万民的君王从她而出”表示由结合在一起的真理和良善产生的真理,这些真理就是“万民的君王”。这从“君王”和“万民”的含义清楚可知:“君王”是指总体上所有真理(参看2015节);“万民(即人民,也译为百姓)”也指真理,是指总体上所有属灵事物。因为“君王”论及人民或百姓,不怎么论及民族,除非当民族表示邪恶时(参看1259, 1260节)。圣言的预言部分经常提到“君王”和“人民(经上或译为百姓,万民,民等)”,但它们从来就不是指君王和人民。因为圣言本身,也就是它的内义根本不论述君王和人民,只论述属于主国度的属天和属灵事物,因而论述良善和真理。字义仅仅以人类语言的词语形式提供可感知的对象,以便它的含义能被人理解。
由于经上在此论到撒拉说,“必有万民的君王从她而出”,而“撒拉”表示主所拥有的神性真理,所以很明显,“万民的君王”表示由结合在一起的真理和良善产生的真理,也就是内在教会的一切真理,或信的内层真理。这些真理因来自主,故在圣言的各个地方被称为“王”,也被称为“王的儿子(或王子、王的众子)”,如前所示(2015节)。
谁都能看出,某种内在神性事物隐藏在“必有万民的君王从她而出”这句话里面,因为本节经文论述的主题是以撒,论到以撒,经上说“我要赐福给他,他也要成为多族”;但论到撒拉,经上却说“必有万民的君王从她而出”,这与第六节(17:6)论及亚伯拉罕的话几乎一样,即:“列王从他而出”;只是经上不像论及撒拉那样论及他,论到撒拉时,经上说“万民的君王从她而出”。其中的奥秘藏得太深,以至于无法用几句话来解释和说明。这个奥秘从亚伯拉罕代表和表示神性良善,撒拉代表和表示神性真理,可在某种程度上显明,大意是:一切属天真理都将从“亚伯拉罕”所表示的主的神性良善而出并获得自己的存在,而一切属灵真理都将从“撒拉”所表示的主的神性真理而出并获得自己的存在。属天真理是属天天使所拥有的真理,属灵真理是属灵天使所拥有的真理;或也可说,属天真理是上古教会成员所知道的真理,属灵真理是古教会成员所知道的真理;上古教会存在于大洪水之前,是一个属天教会,而古教会存在于大洪水之后,是一个属灵教会。因为天使和教会成员一样,也分为属天的和属灵的。将属天的和属灵的区分开的,是对主之爱;将属灵的和属天的区分开的,是对邻之爱。
然而,若不知道属天的与属灵的之间的区别,或也可说,属天教会与属灵教会之间的区别(对此,可参看第一卷,202, 337, 1577节;关于上古教会和古教会的各自性质,可参看597, 607, 640, 765, 114-1125节,以及其它许多地方),关于属天真理和属灵真理就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拥有对主之爱是属天的,拥有对邻之爱是属灵的(对此,参看2023节)。
这些考虑足以揭开这个奥秘,即:第六节(17:6)提到的从亚伯拉罕而出的“列王”表示从主的神性良善流入的属天真理;而本节(17:16)提到的从撒拉而出的“万民的君王”表示从主的神性真理流入的属灵真理。事实上,主的神性良善只能流入属天人,因为它流入意愿部分,如上古教会的情形;而主的神性真理流入属灵人,因为它只流入理解力部分;而在他里面,理解力部分已经与意愿部分分离(参看2053e节)。或也可说,属天良善流入属天人,属灵良善流入属灵人。这就是为何主向属天天使显为一轮太阳,向属灵天使显为一轮月亮(参看1529, 1530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