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26

26.关于各种良善和

26.关于各种良善和真理。无限多样性是存在的,永远没有两样完全相同的事物(7236, 9002节)。天堂也有一种无限多样性(684, 690, 3744, 5598, 7236节)。天堂里的多样性是良善的多样性,它们是那里的一切差别的基础(3519, 3744, 3804, 3986, 4005, 4067, 4149, 4263, 7236, 7833, 7836, 9002节)。这些多样性是由真理决定的;真理多种多样,每个人都通过真理而拥有良善(3470, 3519, 3804, 4149, 6917, 7236节)。这就是天堂里的一切天使社群和社群里的一切天使是如何彼此有别的(690, 3241, 3519, 3804, 3986, 4067, 4149, 4263, 7236, 7833, 7836节)。但他们因从主所获得的爱而行如一体,并关注一个目的(457, 3986节)。

一般来说,良善和真理照层级被区分为属世,属灵和属天的(2069, 3240节)。大体上,良善和伴随的真理有三个层级,与三层天堂相匹配(4154, 10270节)。良善和真理在内在人中有三个层级,在外在人中也有三个层级(4154节)。有属世良善,文明良善和道德良善(3768节)。有些人与生俱来的属世良善在来世不是良善,除非它变成属灵良善(2463—2464, 2468, 3408, 3469, 3470, 3508, 3518, 7761节)。关于属灵的属世良善和非属灵的属世良善(4988, 4992, 5032节)。有理性真理和事实或记忆真理(1904, 1911, 2503节)。

属天的奥秘 #5954

5954.“又给他们

5954.“又给他们各人一套新衣服”表始于良善的真理。这从“衣服”的含义清楚可知,“衣服”是指真理,如下文所述。因此,“新衣服”是指新真理;当真理在良善中开始时,它们就变新,因为那时它们获得了生命。所论述的主题是属世人与属灵人,或外在人与内在人的联结。当联结正在实现时,真理就会发生变化并变新,因为它们从流入它们的良善那里获得了生命,如刚才所述(5951节)。“换衣服”代表披上神圣真理,这也是“换衣服”的起源(参看4545节)。
  在圣言中,“衣服(或译衣裳)”之所以表示真理,是因为真理包裹良善,几乎如同血管包裹血液,或纤维包裹灵。“衣服”有真理的意思,是因为灵人,以及天使看上去都穿着衣服,并且各自都照着属于他的真理而着装。看上去身穿白衣的,那些处于作为通向良善之路的信之真理的灵人或天使;而看上去身穿闪亮衣服的,是那些处于从良善发出的信之真理的灵人或天使。因为良善通过真理发光,产生光辉(参看5248节)。
  灵人和天使看上去穿着衣服,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到天使显现的地方也能看出来,如马太福音:
  坐在主坟墓上的天使像貌如同闪电,衣服洁白如雪。(马太福音28:3)
  启示录:
  我看见二十四位长老坐在宝座上,身穿白衣。(启示录4:4)
  启示录:
  骑在白马上的穿着溅了血的衣服;祂的名称为神之道。在天上的众军骑着白马,穿着细麻衣,又白又洁,跟随祂。(启示录19:11, 13, 14)
  “衣服洁白如雪”和“白色的细麻衣”表示神圣真理,因为洁白和闪亮论及真理(3301, 3993, 4007, 5319节),原因是它们最靠近光,从主发出的光就是神性真理。这解释了为何当主变了形像时,祂衣服显如光;马太福音:
  耶稣就变了形像,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马太福音17:2)
  在教会,众所周知,“光”是指神性真理;但从诗篇清楚看出来,它被比作“衣裳”:
  耶和华披上亮光,如披衣裳。(诗篇 104:2)
  “衣服或衣裳”是指真理,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如马太福音:
  王进来观看宾客,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人。就对他说,同伴哪,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于是,他就被丢在外边的黑暗里。(马太福音22:11-13)
  至于“不穿礼服的人”是谁,可参看前文(2132节)。以赛亚书:
  锡安哪!你要醒来;醒来;披上你的能力。圣城耶路撒冷啊,穿上你华美的衣服!因为从今以后,未受割礼、不洁净的,必不再进入你中间。(以赛亚书52:1)
  “华美的衣服“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
  以西结书:
  我也使你身穿绣花衣服,穿上海狗皮鞋,并用细麻布给你束腰,用丝绸披在你身上。你的衣服是细麻布和丝绸并绣花衣;吃的是细面、蜂蜜并油。(以西结书16:10, 13)
  这论及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在此表示属灵的古教会,该教会是在上古教会气绝之后由主建立的。赋予该教会的真理以“衣服”来描述;“绣花衣”是指记忆知识,当记忆知识是纯正的时,它在来世看似绣花衣,又看似有网眼的织物,正如我蒙允许所看到的。“细麻衣和丝绸”是指源于良善的真理;但在天堂,这些织物是极其明亮和透明的,因为它们在天堂之光中。
  同一先知书:
  你的帆是用埃及绣花细麻布做的;你的篷是用以利沙岛的蓝色、紫色布做的。(以西结书27:7)
  这论及推罗,推罗代表对真理与良善的认知(1201节)。当这些认知是纯正的时,它们就是“埃及绣花细麻布”;“蓝色、紫色布”表示由此衍生的良善,或真理之良善。
  诗篇:
  王女极其荣华,她的衣服是用金线绣的;她要穿刺绣衣服,被引到王前。(诗篇45:13, 14)
  “王女”表示对真理的情感;“她的衣服是用金线绣的”表示拥有良善在里面的真理;“刺绣衣服”表示最低级的真理。启示录:
  然而在撒狄,你还有几个名字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凡得胜的,必穿白衣。(启示录3:4, 5)
  “未曾污秽衣服”表示没有用虚假玷污真理。
  启示录:
  那儆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他们见他羞耻的,有福了。(启示录16:15)
  “衣服”以同样的方式表示真理。这就是“那儆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他们见他羞耻的”所表示的。
  撒迦利亚书:
  约书亚穿着污秽的衣服,站在使者面前。使者吩咐站在他面前的说,你们要脱去他污秽的衣服。又对约书亚说,看哪,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你,要给你换上衣服。(撒迦利亚书3:3, 4)
  “污秽的衣服”表示被源于邪恶的虚假玷污的真理;因此,当脱去这些衣服,穿上其它衣服时,经上说:“看哪,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你”。谁都能知道,罪孽不会因换了衣服就消失;谁也都能由此得出结论:换衣服是代表行为,正如洗衣服也是代表行为一样,当百姓自洁时,如当他们靠近西乃山时(出埃及记19:14),当他们从污秽之物中洁净时(利未记11:25, 40; 14:8, 9; 民数记8:6, 7; 19:21; 31:19-24),就会被吩咐洗衣服。
  事实上,从污秽之物中洁净是通过信之真理实现的,因为这些真理教导何为良善,何为仁爱,何为邻舍,何为信仰,以及主、天堂和永生的存在。没有教导人的真理,人们就不知道这些事,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凭自己,除了爱自己爱世界的良善是属于人的唯一良善外,谁还知道别的?因为这二者构成他生命的快乐。若不通过信之真理,谁能知道还有别的良善能被赋予人,即对神之爱的良善,或对邻之仁的良善?有谁知道这些良善拥有天上的生命在里面,或这些良善在此人不再爱自己胜过他人,爱世界胜过天堂的范围内从主经由天堂流入?由此清楚可知,洗衣服所代表的洁净通过信之真理实现。
  

属天的奥秘 #3240

3240.“约珊生了

3240.“约珊生了示巴和底但”表示来自第一类的衍生物。这从“约珊”并他儿子“示巴和底但”的代表清楚可知,下文会讨论他们。由于此处只提到他们的名字,并且他们表示主的属灵教会的状态和衍生物,所以必须大体上说一说这些状态和衍生物的性质。属天教会在这一方面不同于属灵教会,即:那些属于属天教会,被称为属天的人处于爱,也就是说,他们处于爱之良善和真理;而那些属于属灵教会,被称为属灵的人则处于信,也就是说,他们处于信之良善和真理。属天人所拥有的良善是对主之爱的良善,他们的真理是对邻之爱的真理。而属灵人所拥有的良善是对邻之仁的良善,他们的真理是信之真理,前提是这真理是关于仁的教义。由此可见,主的属灵国度和属天国度一样,也拥有良善和真理,然而却大不相同。
此外,要知道,将这些国度的居民彼此区分开的,是良善和真理,因为有些人更多地处于良善,而有些人更多地处于真理。由此产生衍生物,也就是良善的衍生物和真理的衍生物。在主的属灵国度,良善的衍生物就是本节所提到的约珊的儿子们所代表的;而那里的真理的衍生物则是下一节所提到的米甸的儿子们所代表的。由于属灵人分为两类(即更多地处于良善的人和更多地处于真理的人),所以他们拥有两种教义,即仁之教义事物和信之教义事物。仁之教义事物是为那些处于信之良善,在此由约珊的儿子们来表示的人存在的;而信之教义事物是为那些处于信之真理,由米甸的儿子们来表示的人存在的。
示巴和底但是指那些构成第一类的人,也就是那些在主的属灵国度中处于信之良善、拥有仁之教义事物的人。这解释了为何“示巴和底但”表示属天事物的知识或认知,或也可说,表示那些处于这些知识或认知的人,也就是那些处于仁之教义事物的人,因为教义事物就是知识或认知,并且仁爱是属灵人里面的属天元素。“示巴”和“底但”表示这些知识或认知,这在第一卷已经说明(117, 1168, 1171, 1172节);但在那里,示巴和底但是含的曾孙,被称为拉玛的儿子。但重要的是知道,像含、雅弗和闪这样的人从来就不存在;相反,那些属于大洪水后被称为“挪亚”的教会之人在良善和真理上被分成了三类,这三类被起了这些名字(736, 1062, 1065, 1140, 1141, 1162节和其它地方)。尽管如此,有些民族仍被如此称呼,但这些民族是其他人的后裔,这从此处约珊,就是亚伯拉罕和基土拉的儿子所生的示巴和底但明显看出来。
前面(117, 1171节)引用的经文清楚表明,“示巴”表示那些处于属天事物的知识或认知的人,因而表示那些处于信之良善的人。“底但”具有类似含义,这也可从前面(1172节)引用的经文,以及下面的经文清楚看出来。以赛亚书:
关于阿拉伯的预言:底但的商队啊,你们必在阿拉伯的森林中过夜;提玛地的居民哪,拿水来迎口渴的人,拿饼来接逃亡的人,因为他们逃避剑和出了鞘的剑。(以赛亚书21:13-15)
“在森林中过夜”表示在良善方面变得荒凉。因为“阿拉伯”表示那些处于属天事物,也就是处于信之良善的人;“在那里的森林中过夜”是指不再处于良善,荒凉由此而来,这也由“逃避剑和出了鞘的剑”来描述。属天事物,也就是信之良善,或也可说他们的仁爱行为,由“拿水来迎口渴的人,拿饼来接逃亡的人”来表示。
耶利米书:
我就从耶和华的手中接了这杯,给耶和华所差遣我去的众民族喝,就是耶路撒冷和犹大的城邑,并它的君王和首领,使它们变成荒凉;又有埃及王法老和他的仆人、首领,以及他的众百姓;推罗的众王,西顿的众王;底但、提玛、布斯和一切修剪鬓角的;心利的众王;以拦的众王;玛代的众王;北方的众王。(耶利米书25:17-19, 22-23, 25-26)
这也论及属灵教会的荒凉;该教会的不同形式或元素按次序被提及,由“耶路撒冷”、“犹大的城邑”、“埃及”、“推罗”、“西顿”、“底但”、“提玛”、“布斯”、“心利”、“以拦”、“玛代”来表示。
以西结书:
示巴、底但、他施的客商和其所有的少壮狮子,都必对你说,你来要抢夺掳物吗?你聚集团队掠夺掠物吗?要夺去银和金,带走牲畜和财物吗?要抢走大批掠物吗?(以西结书38:13)
这论及哥革,哥革表示脱离内在的外在敬拜,也就是偶像崇拜(1151节)。“示巴、底但”表示敬拜的内在事物,即信之良善;“他施”表示相对应的外在敬拜。哥革,或脱离内在的外在敬拜想要夺去的“银、金、牲畜、财物和掠物”是指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示巴和底但”所表示的那些人为这些知识或认知争战和辩护,因此被称为“少壮狮子”。“示巴”在严格意义上是指那些处于良善的知识或认知之人,“底但”是指那些处于来自良善的真理的知识或认知之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