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26

26.关于各种良善和

26.关于各种良善和真理。无限多样性是存在的,永远没有两样完全相同的事物(7236, 9002节)。天堂也有一种无限多样性(684, 690, 3744, 5598, 7236节)。天堂里的多样性是良善的多样性,它们是那里的一切差别的基础(3519, 3744, 3804, 3986, 4005, 4067, 4149, 4263, 7236, 7833, 7836, 9002节)。这些多样性是由真理决定的;真理多种多样,每个人都通过真理而拥有良善(3470, 3519, 3804, 4149, 6917, 7236节)。这就是天堂里的一切天使社群和社群里的一切天使是如何彼此有别的(690, 3241, 3519, 3804, 3986, 4067, 4149, 4263, 7236, 7833, 7836节)。但他们因从主所获得的爱而行如一体,并关注一个目的(457, 3986节)。

一般来说,良善和真理照层级被区分为属世,属灵和属天的(2069, 3240节)。大体上,良善和伴随的真理有三个层级,与三层天堂相匹配(4154, 10270节)。良善和真理在内在人中有三个层级,在外在人中也有三个层级(4154节)。有属世良善,文明良善和道德良善(3768节)。有些人与生俱来的属世良善在来世不是良善,除非它变成属灵良善(2463—2464, 2468, 3408, 3469, 3470, 3508, 3518, 7761节)。关于属灵的属世良善和非属灵的属世良善(4988, 4992, 5032节)。有理性真理和事实或记忆真理(1904, 1911, 2503节)。

属天的奥秘 #6073

6073.“你们作的

6073.“你们作的是什么职业”表对服务和功用。这从“职业”的含义清楚可知,“职业”是指良善(6048节),因而是指服务和功用,因为这些就是良善。被称为仁之良善的一切良善无非是功用或有用的服务,功用或有用的服务无非是为邻舍、祖国、教会和主国家所做的工作。此外,就本质而言,仁爱本身不会变成仁爱,除非它进入行为,成为一个工作或职业。因为爱某人,却在有能力时不向他行善,就不是真的爱他。在有能力时向他行善,并且发自内心如此行,就是在爱他;因为这时,实际行为或工作就包含了构成对他的仁爱的一切。事实上,人的工作包含了他的仁与信的方方面面,就是那被称为属灵良善的,并通过实践仁爱,也就是通过功用或有用的服务而变成良善。
  由于天上的天使处于从主所领受的良善,所以他们只渴望履行功用或有用的服务。这些就是他们生命的真正快乐,他们在何等程度上履行功用或有用的服务,就在何等程度上享受幸福和快乐(参看453, 454, 696, 997, 3645节)。这也是主在马太福音中的教导:
  人子要在祂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来临。那时候,祂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马太福音16:27)
  “行为”(works,或译工作、职业等)在此不是指诸如外在形式上,而是诸如内在形式上的那类工作,也就是说,是包含在它们里面的那种仁爱;天使并不以其它任何方式来看待工作。
  再者,由于人的行为是其仁与信的一切的结合体,而生活使得仁成为仁,信成为信,进而成为良善,故主爱约翰胜过祂其余的门徒,他在晚饭的时候靠着耶稣的胸膛(约翰福音21:20);因为这个门徒代表好行为或仁爱的行为(参看创世记18和22章序言)。由于同样的原因,主对约翰说“跟从我”,却没有对彼得这样说(注:在约翰福音21:22中,“跟从我”这句话显然是对彼得说的。译者不清楚史威登堡想要说什么),彼得代表信(参看创世记18和22章序言)。因此,信,即“彼得”,愤愤不平地说:
  主啊,这人将来如何?耶稣对他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吧。(约翰福音21:21-23)
  这也是一个预言,即:信会蔑视行为,即便主与行为联系在一起,这从主对绵羊和山羊所说的话(马太福音25:34-46)可以清楚看出来,其中所列举的无非是行为。信会弃绝主,这一事实从彼得三次否认主(马太福音26:34)时的代表明显可知。他在夜里否认表示教会的末期,那时仁不复存在(参看6000节);他三次否认表示那时末期是完整的(1825, 2788, 4495, 5159节);“鸡叫以先”表示在教会的新样或新阶段到来之前,因为黑夜过后的黎明和早晨表示教会的第一个阶段(2405, 5962节)。
  

属天的奥秘 #5032

5032.“约瑟的主

5032.“约瑟的主听见他妻子向他讲述的话”表看似真理的虚假的交流。这从“听见话”和“妻子”的含义清楚可知:“听见话”是指交流,因为“听见”表示发觉或洞察(5017节),因而是指交流;“妻子”是指非属灵的属世真理,如前所述,但在这种情况下是指虚假。妇人向他讲述的这些话表示谎言本身,如前所述(5024节)。虚假交流的对象是此处 “约瑟的主”所表示的非属灵的属世良善,如前所述(5023节)。虚假在他看来就像真理,这从接下来的经文明显看出来。
  此处所论述的主题是这一事实:非属灵的属世良善很容易被说服,并且如此容易以致虚假在它看来完全就像真理。至于何为非属灵的属世良善及其性质,或处于这种良善的人是谁,是何性质,可参看(4988, 4992, 5008, 5013, 5028节),即:他们是那些因遗传、因而额外添加而倾向于温顺和真正的人,因而是那些出于某种属世倾向,而非任何宗教信仰而行善的人。出于某种属世倾向行善完全不同于出于宗教信仰行善。世人无法辨别这二者,因为他没有直接意识到内层;但在来世,他能清清楚楚地看出这二者的不同,因为在来世,内层是赤裸敞开的,思维、意图、目的都会揭开,显露出来,如同在光天化日之下。
  正因如此,我才得以知道那些处于非属灵的良善之人和那些处于属灵良善之人各是何性质。那些处于非属灵的属世良善之人允许自己被任何人说服,并且很容易被恶人说服;因为当恶灵和魔鬼能进入任何人的邪恶情感时,他们便在这些情感的生命或生命快乐中;当已经进入邪恶情感时,恶灵和魔鬼就会引诱这个人陷入各种邪恶,因为那时,他们说服他相信,虚假是真理。他们很容易向那些处于非属灵的属世良善之人做到这一点,却无法向那些处于属灵良善的人做到,因为后者从内在知道何为邪恶与虚假。原因在于,那些处于属灵良善的人活在世上时,就从教义接受戒律,并按这些戒律严格要求内在人,或将它们灌输到内在人里面,由此使得天堂能作用于他们的内在人。但那些处于非属灵的属世良善之人活在世上时,并未从教义接受任何用来严格要求内在人,或能灌输到内在人里面的戒律;因此,他们没有使得天堂能进入其中进行运作的那个层面;相反,凡从天堂流入他们之物,都直接流过去了;当进入属世人时,它在那里没有被接受,因为邪恶或魔鬼团伙要么通过窒息,要么通过排斥,要么通过扭曲它而立刻将其夺走。
  因此,那些仅处于属世良善的人在来世会遭遇艰难,有时会因身在地狱里的人当中而怨声载道,因为他们以为自己和其他人一样行过良善。但他们被告知,他们在行善的时候和缺乏理性的无害动物没什么两样,并且没有关心过教会的任何良善或真理;由于其结果就是,他们的内在人里面没有任何接受良善与真理的容器,所以他们无法得到天使的保护。此外,其实他们以良善的表象行过许多恶事。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