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27

27.智慧出于良善通

27.智慧出于良善通过真理产生。理性是如何在人里面孕育和出生的(2094, 2524, 2557, 3030, 5126节)。这一切是通过主经由天堂进入凡人所拥有的属灵和世俗知识,以及由此而来的提升实现的(1895, 1899—1901节)。这种提升取决于功用和对功用的爱(3074, 3085—3086节)。理性通过真理生出,所以真理的性质决定了理性的性质(2094, 2524, 2557节)。理性被来自良善的真理打开并形成,被来自邪恶的虚假关闭并摧毁(3108, 5126节)。人之所以理性,不是因为他能推理任何主题,而是因为他能看见并感知到某事是不是真的(1944节)。人生来没有任何真理,因为他生来没有任何良善;他需要学习并吸收两者(3175节)。由于导致推理和怀疑的感官谬误和虚假说服,人很难接受纯正的真理,并由此变得智慧(3175节)。当人开始厌恶否认真理的推理,并拒绝怀疑时,他才开始变得智慧(3175节)。未被光照的人类理性会嘲笑内在真理,包括例子(2654节)。只有当与人同在的真理被植入他的生活时,这些真理才能被称为内在真理,而不只是因为他知道真理,尽管它们可能是被称为内在的那种真理(10199节)。

良善里面有变得智慧的能力;因此,那些在世上过着良善生活的人,离世后会进入天使的智慧(5527, 5859, 8321节)。每种良善里面都有无数事物(4005节)。从良善可获知无数事物(3612节)。真理如何由于良善而繁殖增多(5345, 5355, 5912节)。婴孩的良善通过真理和照之的生活而变成智慧的良善(3504节)。

有对真理的情感,也有对良善的情感(1904, 1997节)。那些处于对真理的情感之人是何性质,那些处于对良善的情感之人又是何性质(2422, 2429节)。哪些人能进入对真理的情感,哪些人不能(2689节)。一切真理都在一个总的情感之下按顺序排列(9094节)。对真理的情感和对良善的情感在属世人中如同兄弟姐妹;但在属灵人中如同丈夫和妻子(3160节)。

纯粹的真理在世人,甚至天使里面找不到,只在主里面才能找到(3207, 7902节)。人所拥有的真理只是真理的表象(2053, 2519节)。人所拥有的最初真理是基于感官谬误的真理的表象;然而,随着在智慧上被完善,他会逐渐脱去这些表象(3131节)。对处于良善的人来说,真理的表象被主当作真理接纳(2053, 3207节)。何为真理的表象及其性质(3207, 3357-3362, 3368, 3404—3405, 3417节)。许多地方的圣言字义都是按表象说的(1838节)。这些真理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更真实,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不怎么真实,对又一个人来说可能是虚假的,因为它们被歪曲了(2439节)。真理也照着属世人与属灵人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为真理(3128, 3138节)。真理照着对它们的各种观念和感知而不同(3470, 3804, 6917节)。

当真理与良善结合时,它就会从记忆中消失,因为那时,它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3108节)。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真理才能与良善结合(3158节)。真理通过试探与良善结合(3318, 4572, 7122节)。一切良善都不断努力按顺序排列真理,并由此恢复它的状态(3610节)。当真理与良善的联系被切断时,它们就变得令人不快(8352节)。人很难区分真理和良善,因为他很难区分思考和意愿(9995节)。在圣言中,良善被称为真理的“弟兄”(4267节)。从某种角度来说,良善被称为“主人”,真理被称为“仆人”(3409, 4267节)。

属天的奥秘 #2575

2575.“看哪,我

2575.“看哪,我给你哥哥一千锭银子”表示与属天良善联合的理性真理的无限富足。这从“一千”、“银子”和“哥哥”的含义清楚可知:“一千”是指大量或数不清,在此是指无限,或无限富足,因为它论及主(关于它的含义,可参看下文);“银子”是指理性真理(参看1551, 2048节);“哥哥”是指与理性真理联合的属天良善,就像与妹妹联合的哥哥那样(2524, 2557节)。由此明显可知,“我给你哥哥一千锭银子”表示与(属天)良善联合的理性真理的无限富足。这种富足被赐给“哥哥”所表示的良善,而非真理,是因为真理来自良善,而不是良善来自真理(关于这种无限富足,可参看2572节)。
在圣言中,“一千”表示大量或数不清,当论及主时,则表示无限,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摩西五经:
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嫉妒的神。恨我的,我必察罚他们的罪孽,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施怜悯,直到千代。(出埃及记20:5-6; 34:7; 申命记5:9-10)
耶利米书:
耶和华施怜悯与千万人,又将父亲的罪孽报应在他们后世子孙的怀中。(耶利米书32:18)
在这两个地方,“千”并非表示任何确切的数字,而是表示无限的量,因为主的怜悯是神性,故而是无限的。诗篇:
神的战车万万千千;主在其中,西乃在圣中。(诗篇68:17)
此处“万”和“千”表示数不清的事物。
又:
虽有千人仆倒在你旁边,万人仆倒在你右手边,这灾却不得临近你。(诗篇91:7)
此处“千”和“万”也表示数不清的事物;由于它论及诗篇中“大卫”所表示的主,所以这些数字表示祂所有的敌人。又:
我们的仓盈满,能供应各样的粮食;我们的羊群在我们的街上孳生千万。(诗篇144:13)
此处“千”和“万”,或无数,也表示数不清的事物。又:
在你眼中,千年如已过的昨日。(诗篇90:4)
“千年”表示没有时间,因而表示永恒,也就是无限的时间。以赛亚书:
一人叱喝,必令一千人逃跑。五人叱喝,你们都必逃跑;直到你们剩下的,好像山顶的旗杆。(以赛亚书30:17)
此处“一千”或一千人的力量表示一个很大的不确定的数字;“五”表示少许(649节)。摩西五经:
惟愿耶和华你们列祖的神使你们比如今更多千倍,赐福与你们。(申命记1:11)
此处“千倍”表示数不清的倍数,在日常用语中,我们也会用“一千”来表示许多;如当我们说某事说了上千次,或千方百计做某事的时候。同样在约书亚记:
你们一人必追赶一千,因耶和华你们的神为你们争战。(约书亚记23:10)
由于一千是一个可以计算的确切数字,所以当用于预言部分,尤其被编织到一个历史故事中时,它似乎表示一千。而事实上,它表示一个很大或无法数算的数字,没有任何具体数量。因为历史细节具有这种性质:它们将人们的观念局限于这些话最直接和恰当的意义,正如它们将人们的观念局限于它们所提到的名字一样。然而,在圣言中,数字和名字一样,也表示真实事物,这从前面关于数字的说明清楚可知(482, 487, 575, 647, 648, 755, 813, 1963, 1988, 2075, 2252节)。这解释了为何有些人以为启示录(20:1-7)中的“千年”是指一千年,或一千个时期,因为如前所述,启示录中的预言是以历史的形式来描述的。而事实上,那里的“千年”只表示一个很大的不确定的数字,在别处还表示无限的时间,或永恒。

属天的奥秘 #9094

9094.“也要平分

9094.“也要平分死牛”表伤害性的情感也将被驱散。这从“死物”和“分”的含义清楚可知:“死物”是指邪恶和虚假,如前所述(9008节),因此,“死牛”表示属世人中对邪恶和虚假的情感,因而表示一种伤害性的情感,因为邪恶通过虚假造成伤害;“分”是指驱散(9093节)。包含在本节内义中的事物不容易解释明白。它们都是诸如能被天使理解,但只能在某种程度上被世人理解的那类事物。因为天使在从主流出的光中看见圣言的奥秘;在这光中,无数事物变得可见,这些事物都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甚至在人活在肉身时无法进入人所能领受的思维观念。原因是,对世人来说,天堂之光流入世界之光,从而流入那里诸如要么消灭、要么弃绝天堂之光、要么使这光变暗,由此削弱它的那类事物,这些事物就是世俗和肉体的挂怀,尤其是从对自我和世界的爱所流出的挂怀。正因如此,属于天使智慧的觉知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描述,也无法理解。
然而,人在抛弃肉体,也就是死后就会进入这种智慧;不过,只有在世时从主接受信与仁的生命之人才能进入。因为接受天使智慧的能力就在信与仁之良善里面。大量经历使我得知,天使在天堂之光中所看见并思想的事物是无法描述的。当我被提升到这光中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天使在那里所说的一切。但当我从那里被降到外在人或属世人的光中,并在这光中想要回想起我在那里所听到的事物时,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甚至无法通过思维观念来理解它们,除了少数事物之外,连这些少数事物也只能以一种模糊的方式来理解。由此明显可知,在天堂所看见并听见的事物都是诸如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的。
从至内在隐藏于圣言内义中的事物就是这个样子。本节和下一节中的内义内容也是这种情况。那里的事物能被解释明白的是这些:与人同在的一切真理都从属于某种爱的情感那里拥有生命。真理若没有来自爱的生命,就像从没有一个观念的嘴里发出的声音,或像机械人发出的声音。由此明显可知,人的理解力的生命来自他的意愿的生命;因此,真理的生命来自良善的生命;因为真理占据理解力,良善占据意愿。因此,如果有两种不从同一种总体情感,而是从不同的情感接受自己生命的真理存在,那么它们必被驱散,因为它们彼此冲突。当真理被驱散时,它们所属的情感也被驱散。因为有一种总体情感将与人同在的一切真理都聚拢它在下面;这种总体情感就是良善。这些就是关于两个人的牛,其中一只牛击伤另一只牛,以致它死,现在活牛被卖掉,价银被平分,死牛也被平分在内义上所表示的能被阐明的一切。
凡属教会的,谁不知道圣言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神性?但如果只是按照字义来考虑并解释关于牛和驴掉在坑里,以及牛用角抵触的律法,谁又能在这些律法中看见任何神性事物?然而,这些律法都是神性,甚至在字义上也是,只要同时在内义上来考虑并解释它们,因为就内义而言,圣言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论述主,祂的国度和教会,因而论述神性事物。事实上,任何事物若要是神性和神圣的,就必须论述神性和神圣的主题;所论述的主题使它这样。世俗和民间的规定,如主从西乃山上所宣布并包含在出埃及记的这一章和随后几章中的典章、律例和律法,都是经由灵感而来的神性,是神圣的。然而,灵感(inspiration)不是口述,而是来自神性的流注。从神性流入之物都经过天堂,在那里它是属天和属灵的。但当它进入世界时,就变成世俗的,然而含有属天和属灵之物在里面。由此明显可知圣言的神性源自哪里,在圣言中居于何处,以及何为灵感(inspiration)。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