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7.智慧出于良善通过真理产生。理性是如何在人里面孕育和出生的(2094, 2524, 2557, 3030, 5126节)。这一切是通过主经由天堂进入凡人所拥有的属灵和世俗知识,以及由此而来的提升实现的(1895, 1899—1901节)。这种提升取决于功用和对功用的爱(3074, 3085—3086节)。理性通过真理生出,所以真理的性质决定了理性的性质(2094, 2524, 2557节)。理性被来自良善的真理打开并形成,被来自邪恶的虚假关闭并摧毁(3108, 5126节)。人之所以理性,不是因为他能推理任何主题,而是因为他能看见并感知到某事是不是真的(1944节)。人生来没有任何真理,因为他生来没有任何良善;他需要学习并吸收两者(3175节)。由于导致推理和怀疑的感官谬误和虚假说服,人很难接受纯正的真理,并由此变得智慧(3175节)。当人开始厌恶否认真理的推理,并拒绝怀疑时,他才开始变得智慧(3175节)。未被光照的人类理性会嘲笑内在真理,包括例子(2654节)。只有当与人同在的真理被植入他的生活时,这些真理才能被称为内在真理,而不只是因为他知道真理,尽管它们可能是被称为内在的那种真理(10199节)。
良善里面有变得智慧的能力;因此,那些在世上过着良善生活的人,离世后会进入天使的智慧(5527, 5859, 8321节)。每种良善里面都有无数事物(4005节)。从良善可获知无数事物(3612节)。真理如何由于良善而繁殖增多(5345, 5355, 5912节)。婴孩的良善通过真理和照之的生活而变成智慧的良善(3504节)。
有对真理的情感,也有对良善的情感(1904, 1997节)。那些处于对真理的情感之人是何性质,那些处于对良善的情感之人又是何性质(2422, 2429节)。哪些人能进入对真理的情感,哪些人不能(2689节)。一切真理都在一个总的情感之下按顺序排列(9094节)。对真理的情感和对良善的情感在属世人中如同兄弟姐妹;但在属灵人中如同丈夫和妻子(3160节)。
纯粹的真理在世人,甚至天使里面找不到,只在主里面才能找到(3207, 7902节)。人所拥有的真理只是真理的表象(2053, 2519节)。人所拥有的最初真理是基于感官谬误的真理的表象;然而,随着在智慧上被完善,他会逐渐脱去这些表象(3131节)。对处于良善的人来说,真理的表象被主当作真理接纳(2053, 3207节)。何为真理的表象及其性质(3207, 3357-3362, 3368, 3404—3405, 3417节)。许多地方的圣言字义都是按表象说的(1838节)。这些真理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更真实,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不怎么真实,对又一个人来说可能是虚假的,因为它们被歪曲了(2439节)。真理也照着属世人与属灵人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为真理(3128, 3138节)。真理照着对它们的各种观念和感知而不同(3470, 3804, 6917节)。
当真理与良善结合时,它就会从记忆中消失,因为那时,它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3108节)。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真理才能与良善结合(3158节)。真理通过试探与良善结合(3318, 4572, 7122节)。一切良善都不断努力按顺序排列真理,并由此恢复它的状态(3610节)。当真理与良善的联系被切断时,它们就变得令人不快(8352节)。人很难区分真理和良善,因为他很难区分思考和意愿(9995节)。在圣言中,良善被称为真理的“弟兄”(4267节)。从某种角度来说,良善被称为“主人”,真理被称为“仆人”(3409, 4267节)。
7668.“你们这壮年人去事奉耶和华吧”表要离开那些处于确证真理的人,好叫他们敬拜主。这从“你们去”、“壮年人”和“事奉耶和华”的含义清楚可知:“你们去”是指要离开他们,如前所述(7658节);“壮年人”是指确证的真理,如下文所述;“事奉耶和华”是指敬拜主,如前所述(7654, 7658, 7664节)。“壮年人(或年轻人)”之所以表示那些处于确证真理的人,是因为“儿子”、“孩子”、“壮年人(或年轻人)”、“人”、“老人”表示处于其真正秩序中的聪明和智慧的方方面面。在天上,所指的就是这些方面而不是这些年龄阶段的人;因为天上的人拥有属灵的观念,属灵的观念具有这样的性质:来自纯自然界或世界的形像无法进入,而是立刻脱落,并转变为更适合天堂智慧和天使思维的那类形像。这就是为何“儿子”、“孩子”、“壮年人(或年轻人)”、“人”、“老人”在灵义上不可能表示那些被如此称呼的男人,只表示相对应的属灵事物,就是聪明和智慧的方方面面。所表示的是这些,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到他们的那些地方的内义很明显地看出来。
在圣言中,“壮年人(或年轻人、年轻男子、青年男子等)”表示那些拥有聪明的人,或在抽象的天使观念层面上,表示聪明本身。他们因表示聪明,故也表示确证的真理,因为这种真理属于聪明。此外,在原文,此处用来表达“壮年人”的词源自力量和能力,这力量和能力是真理从良善所获得的,因而是确证的真理所获得的。因此,这名被归于主。撒迦利亚书
剑哪,应当兴起,攻击我的牧人和我的邻舍(年轻人)。击打牧人,叫羊分散。(撒迦利亚书13:7)
不过,这些话论及主(参看马太福音26:31)。还有耶利米书:
背道的民女子哪,你反来覆去要到几时呢?耶和华在地上造了一件新事,就是女子护卫(年轻)男子。(耶利米书31:22)
在原文,用于“壮年人(或年轻人、年轻男子)的另一个词表示聪明,因而表示属于聪明的真理,阿摩司书:
我打发瘟疫在你们中间,像埃及的样子;我用剑杀戮你们的少轻人,使马匹被掳掠。(阿摩司书4:10)
“像埃及的样子”表示被败坏的记忆知识;“被杀戮的少轻人“表示由此被毁灭的真理;“马匹被掳掠”表示被引入错误的理解力。
阿摩司书:
他们必飘流,从这海到那海,从北边到东边,往来奔跑寻求耶和华的话,却寻不着。当那日,美貌的处女和青年男子必因干渴发昏。(阿摩司书8:12-13)
“美貌的处女”表示对真理的情感;“青年男子”表示聪明;“因干渴发昏”表示被剥夺真理;这就是为何经上说“他们往来奔跑寻求耶和华的话,却寻不着”。此处所表示的不是美貌处女、青年男子,也不是因干渴发昏,这是显而易见的。耶利米书:
死亡上来,进了我们的窗户,入了我们的宫殿,要从街上剪除孩童,从大道上剪除年轻人。(耶利米书9:21)
又:
我所喜乐的城、荣耀的城,为何被撇弃了呢?因此,她的年轻人,必仆倒在街上。(耶利米书49:25-26; 50:30)
耶利米哀歌:
众民哪,听吧!看我的痛苦,我的处女和年轻人都被掳去。(耶利米哀歌1:18)
在这些经文中,“年轻人”表示属于聪明的真理。
5126.“你仍要将法老的杯递在他手中”表好叫它们能由此服侍内层属世层。这从“递杯喝”的含义和“法老”的代表清楚可知:“递杯喝”是指变成自己的,如前所述(5120节),显然,它也是指服侍;“法老”是指内层属世层(5080,5095,5118节)。因为既有一个内层属世层,也有一个外层属世层;外层属世层由直接从世界经由感官进入属世心智,也就是说,进入属世心智的记忆,并由此进入想象的印象构成(参看5118节)。
为叫人们知道何为构成外层人的外层属世层和内层属世层,并由此知道何为构成内层人的理性层,有必要在此对它们作以简要介绍。从婴儿到童年,人唯独仰赖他的感官,因为在这段时期,他通过身体感官所接受的,无非是地上、肉体和世俗的印象;在这段时期,这些印象也是他形成自己的观念和思想的原材料。与内层人的交流尚未开启,除非他能领悟并保持这些印象。这时,他所拥有的纯真只是外在的,而非内在的;因为真正的纯真居于智慧。但主利用外在纯真将经由感官进入之物纳入次序。在这第一个时期,若没有来自主的流注,就永远不会有任何根基使得适合人的心智理智或理性层级能建于其上。
从童年到少年,与内层属世层的交流通过学习何为正派、有公益精神、高尚而被打开,既通过父母和老师的教导来学习,也通过自己努力的寻求来学习。从少年到青年时期,交流通过学习文明与道德生活的真理与良善,尤其通过聆听并阅读圣言学习属灵生活的真理与良善而在属世层和理性层之间被打开。事实上,他越运用真理使自己沉浸于善行,也就是说,越将所学到的真理付诸实践,理性层就越被打开;相反,他越不运用真理使自己沉浸于善行,或越不将真理付诸实践,理性层就越打不开。然而,他所知道的,仍留在属世层里面,也就是说,仍留在他的记忆中,因而可以说留在屋外的门槛上。
但是,在这些年和接下来的生命时期,他越漠视良善与真理,拒绝接受它们,甚至背道而驰,也就是说,甚至反过来信虚假、行邪恶,理性层就越被关闭,内层属世层也是。尽管如此,主的神性眷顾仍使得交流保持开放,以便赋予他理解他所知道的良善或真理的能力。不过,他若不真正悔改,并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与虚假并邪恶抗争,就不能将这些变成他自己的。然而,对那些允许自己重生的人来说,情况恰恰相反;因为他们的理性层逐渐,或相继被打开,这时内层属世层被有序排列在它之下,外层属世层则在内层属世层之下。这种情形尤其出现在从青年晚期到成年这段时期;并持续到他们生命的最后几年,之后在天堂持续到永远。由此可知是什么构成人的内层属世层和外层属世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