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27

27.智慧出于良善通

27.智慧出于良善通过真理产生。理性是如何在人里面孕育和出生的(2094, 2524, 2557, 3030, 5126节)。这一切是通过主经由天堂进入凡人所拥有的属灵和世俗知识,以及由此而来的提升实现的(1895, 1899—1901节)。这种提升取决于功用和对功用的爱(3074, 3085—3086节)。理性通过真理生出,所以真理的性质决定了理性的性质(2094, 2524, 2557节)。理性被来自良善的真理打开并形成,被来自邪恶的虚假关闭并摧毁(3108, 5126节)。人之所以理性,不是因为他能推理任何主题,而是因为他能看见并感知到某事是不是真的(1944节)。人生来没有任何真理,因为他生来没有任何良善;他需要学习并吸收两者(3175节)。由于导致推理和怀疑的感官谬误和虚假说服,人很难接受纯正的真理,并由此变得智慧(3175节)。当人开始厌恶否认真理的推理,并拒绝怀疑时,他才开始变得智慧(3175节)。未被光照的人类理性会嘲笑内在真理,包括例子(2654节)。只有当与人同在的真理被植入他的生活时,这些真理才能被称为内在真理,而不只是因为他知道真理,尽管它们可能是被称为内在的那种真理(10199节)。

良善里面有变得智慧的能力;因此,那些在世上过着良善生活的人,离世后会进入天使的智慧(5527, 5859, 8321节)。每种良善里面都有无数事物(4005节)。从良善可获知无数事物(3612节)。真理如何由于良善而繁殖增多(5345, 5355, 5912节)。婴孩的良善通过真理和照之的生活而变成智慧的良善(3504节)。

有对真理的情感,也有对良善的情感(1904, 1997节)。那些处于对真理的情感之人是何性质,那些处于对良善的情感之人又是何性质(2422, 2429节)。哪些人能进入对真理的情感,哪些人不能(2689节)。一切真理都在一个总的情感之下按顺序排列(9094节)。对真理的情感和对良善的情感在属世人中如同兄弟姐妹;但在属灵人中如同丈夫和妻子(3160节)。

纯粹的真理在世人,甚至天使里面找不到,只在主里面才能找到(3207, 7902节)。人所拥有的真理只是真理的表象(2053, 2519节)。人所拥有的最初真理是基于感官谬误的真理的表象;然而,随着在智慧上被完善,他会逐渐脱去这些表象(3131节)。对处于良善的人来说,真理的表象被主当作真理接纳(2053, 3207节)。何为真理的表象及其性质(3207, 3357-3362, 3368, 3404—3405, 3417节)。许多地方的圣言字义都是按表象说的(1838节)。这些真理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更真实,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不怎么真实,对又一个人来说可能是虚假的,因为它们被歪曲了(2439节)。真理也照着属世人与属灵人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为真理(3128, 3138节)。真理照着对它们的各种观念和感知而不同(3470, 3804, 6917节)。

当真理与良善结合时,它就会从记忆中消失,因为那时,它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3108节)。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真理才能与良善结合(3158节)。真理通过试探与良善结合(3318, 4572, 7122节)。一切良善都不断努力按顺序排列真理,并由此恢复它的状态(3610节)。当真理与良善的联系被切断时,它们就变得令人不快(8352节)。人很难区分真理和良善,因为他很难区分思考和意愿(9995节)。在圣言中,良善被称为真理的“弟兄”(4267节)。从某种角度来说,良善被称为“主人”,真理被称为“仆人”(3409, 4267节)。

属天的奥秘 #7679

7679.“耶和华使

7679.“耶和华使东风刮在地上”表摧毁的手段。这从“东风”的含义清楚可知,“东风”是指摧毁的一种手段。“东风”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它是干燥、猛烈的,因而吹干那地上的出产,并以它的力量击碎树木和海上的船只。这就是为何作为一种手段的这风描述了神性能力所拥有的效果。此外,“东”表示爱与仁之良善,因为就至高意义而言,它表示主(101, 1250, 3708节)。就其起源而言,爱与仁之良善因是神性,故是最柔和的,因而在行进的过程中也是这样。但当降至地狱时,它就变得粗暴、凶猛,因为地狱居民使它变得如此。因此,这神性良善在那里的流注和出现不仅折磨他们,还向他们施强暴(devastation,或译为荒凉)。这也解释了为何来自东方的风,或“东风”表示摧毁的手段。
  这“风”表示摧毁的一种手段,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及它的经文明显看出来:
  在仇敌面前,我必如东风刮散他们。(耶利米书18:17)
  以西结书:
  葡萄树虽然栽种,岂能发旺呢?东风一击打它,它岂不全然枯干吗?(以西结书17:10)
  又:
  这葡萄树因忿怒被拔出摔在地上,东风吹干她的果子。(以西结书19:12)
  何西阿书:
  他在弟兄中虽然凶猛,必有东风刮来,就是耶和华的风从旷野上来。他的泉源必干,他的源头必干涸。(何西阿书13:15)
  诗篇:
  你用东风打破他施的船只。(诗篇48:7)
  以西结书:
  荡桨的已经把你荡到多水之处,东风在海中心将你打破。(以西结书27:26)
  从这些经文明显可知,“东风”表示摧毁的一种手段,因为它是干燥、猛烈的。它因此也表示施强暴(devastation,或译为荒凉)的一种手段,如何西阿书:
  以法莲吃风,且追赶东风,终日增添虚谎和强暴。(何西阿书12:1)
  “以法莲”表示教会的理解力(5354, 6222, 6238节);“吃风”就是“增添虚谎”;“追赶东风”就是“增添强暴”(devastation,或译为荒凉)。在以赛亚书(27:7, 8),荒凉和试探的状态也被称为“东风的日子”。
  

属天的奥秘 #3614

3614.“直等你哥

3614.“直等你哥哥的怒火消了”表示直到状态改变了,或转过来了;“等你哥哥向你消了怒气”表示对属世良善来说,下一个状态,或状态的随后阶段。这从“怒火”和“怒气”的含义清楚可知,“怒火”和“怒气”是指彼此排斥或对抗的状态,如下文所述。当这些状态不再排斥或对抗,而是开始联结时,就说“怒火消了”、“怒气消了”。因此,“直等你哥哥的怒火消了”表示直到状态改变了,或转过来了;“等你哥哥向你消了怒气”表示对属世良善来说,下一个状态,状态的随后阶段。“怒火”意味着一回事,“怒气”意味着另一回事,这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来:这些话在其它方面都是一样的,否则(译注:即如果没有这种区别),说“直等你哥哥的怒火消了”,然后又说“等你哥哥向你消了怒气”,就是毫无意义的重复。它们各自的含义从总体的解释,以及怒火和怒气各自所论及的事物明显可知。“怒火”论及真理,在此论及以扫所代表的良善之真理;而“怒气”论及这良善本身。
圣言多次提到“怒火”(译注:Wrath,中文圣经或译为烈怒、震怒等)和“怒气”(anger);它们在内义上不是表示怒火和怒气,而是表示排斥或对抗。原因在于,凡排斥或对抗任何情感的东西,都会产生怒火或怒气;因此,这两个词在内义上仅仅是指对抗的形式。凡排斥或对抗真理的东西都被称为“怒火”,凡排斥或对抗良善的东西都被称为“怒气”;但在反面意义上,“怒火”是指排斥或对抗虚假或对虚假的情感,也就是虚假原则或假设的东西;而“怒气”是指排斥或对抗邪恶或对邪恶的欲望,也就是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东西。就这层反面意义而言,“怒火”是指真的怒火,“怒气”是指真的怒气;但当它们论及良善和真理时,“怒火”和“怒气”是热情的表现。这种热情从外在形式上看,就像怒火和怒气,所以在字义上也被称为怒火和怒气。
“怒火”(译注:Wrath,中文圣经或译为烈怒、震怒等)和“怒气”(anger)在内义上只是表示对抗的形式,这一点从以下圣言经文可以看出来,以赛亚书:
耶和华向所有民族发怒,向他们的全军发烈怒。(以赛亚书34:2)
“耶和华向所有民族发怒”表示对抗邪恶,“民族”表示邪恶(1259, 1260, 1849, 1868, 2588e节);“向他们的全军发烈怒”表示对抗源于这邪恶的虚假,因为在此被称为“天军”(或天象)的“众星”是指知识或认知,因而是指真理,在反面意义上是指虚假(参看1128, 1808, 2120, 2495, 2849节)。又:
谁将雅各交出当作掳物,将以色列交给抢夺者呢?岂不是耶和华、我们所得罪的那位吗?所以,祂将猛烈的怒气倾倒在以色列的身上。(以赛亚书42:24-25)
“猛烈的怒气”表示对抗源于邪恶的虚假;“雅各”表示那些陷入邪恶的人,“以色列”表示那些陷入虚假的人。
又:
我独自踹酒榨,众民中无一人与我同在;我在怒气中践踏了他们,在怒火中毁灭了他们;我在怒气中踹下众民,在怒火中使他们沉醉。(以赛亚书63:3, 6)
这论及主和祂在试探中的胜利;“在怒气中践踏和踹下”表示战胜邪恶;“在怒火中毁灭,使他们沉醉”表示战胜虚假。在圣言中,“践踏或踹下”论及邪恶,“使人沉醉”论及虚假。耶利米书:
主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的怒气、我的烈怒必倾倒在这地方,倒在人和牲畜身上,并田野的树木和地里的出产上;它必燃烧,不会熄灭。(耶利米书7:20)
经上之所以提到“怒气”和“烈怒”,是因为论述的主题是邪恶和虚假。
在先知书,经上在提到邪恶时,也会提到虚假,正如在提到良善时,也会提到真理一样;原因就在于天上的婚姻,也就是在圣言的每个细节中的良善与真理的婚姻(参看683, 793, 801, 2173, 2516, 2712节)。这也是为何“怒气”和“烈怒或怒火”都提到了;否则,它们当中只提一个就足够了。同一先知书:
我要在怒气、烈怒和大义愤中,用伸出来的手,并强壮的膀臂,亲自与你们作战;我要击打这城的居民,连人带牲畜。(耶利米书21:5-6)
此处“怒气”同样论及邪恶的惩罚,“烈怒”论及虚假的惩罚,“义愤”论及这两者的惩罚。“怒气”和“烈怒或怒火”因表示对抗,故也表示惩罚,因为彼此对抗的事物也彼此冲突、碰撞;在这种情况下,邪恶和虚假就会受到惩罚。因为邪恶包含对良善的抗拒在里面,虚假包含对真理的抗拒在里面。既有对抗,也就有冲突或碰撞;惩罚便由此产生(参看696, 967节)。
以西结书:
这样我的怒气就得以发尽,我要使我的怒火在他们身上止息,安慰我自己;当我向他们发尽我的烈怒时,就是当我在怒气、烈怒和烈怒的责备中向你施行审判时,他们就知道我耶和华所说的是出于热心。(以西结书5:13, 15)
此处“怒气”也表示邪恶的惩罚,“烈怒”表示虚假的惩罚,这是由它的对抗和随之的攻击造成的。摩西五经:
耶和华必不情愿饶恕他,因为那时耶和华的怒气和妒忌要向那人冒烟。耶和华必将他从以色列众支派中分别出来,使他受祸。遍地是硫磺,盐卤,火迹,没有播种,没有发芽,连草都不长,好像耶和华在怒气和怒火中所倾覆的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一样。所有民族必都说,耶和华为何向此地这样行呢?这大怒气的热是什么意思呢?(申命记29:20-21, 23-24)
由于“所多玛”表示邪恶,“蛾摩拉”表示源于这邪恶的虚假(2220, 2246, 2322节),摩西在此提到的民族被比作在邪恶和虚假方面的这些民族,所以“怒气”论及邪恶,“怒火”论及虚假,“怒气的热”论及这两者。这些东西照着表象被归于耶和华或主,因为当人陷入邪恶,并且邪恶惩罚他时,主在他看来就是这样(参看245, 592, 696, 1093, 1683, 1874, 2335, 2395, 2447, 3605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