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27

27.智慧出于良善通

27.智慧出于良善通过真理产生。理性是如何在人里面孕育和出生的(2094, 2524, 2557, 3030, 5126节)。这一切是通过主经由天堂进入凡人所拥有的属灵和世俗知识,以及由此而来的提升实现的(1895, 1899—1901节)。这种提升取决于功用和对功用的爱(3074, 3085—3086节)。理性通过真理生出,所以真理的性质决定了理性的性质(2094, 2524, 2557节)。理性被来自良善的真理打开并形成,被来自邪恶的虚假关闭并摧毁(3108, 5126节)。人之所以理性,不是因为他能推理任何主题,而是因为他能看见并感知到某事是不是真的(1944节)。人生来没有任何真理,因为他生来没有任何良善;他需要学习并吸收两者(3175节)。由于导致推理和怀疑的感官谬误和虚假说服,人很难接受纯正的真理,并由此变得智慧(3175节)。当人开始厌恶否认真理的推理,并拒绝怀疑时,他才开始变得智慧(3175节)。未被光照的人类理性会嘲笑内在真理,包括例子(2654节)。只有当与人同在的真理被植入他的生活时,这些真理才能被称为内在真理,而不只是因为他知道真理,尽管它们可能是被称为内在的那种真理(10199节)。

良善里面有变得智慧的能力;因此,那些在世上过着良善生活的人,离世后会进入天使的智慧(5527, 5859, 8321节)。每种良善里面都有无数事物(4005节)。从良善可获知无数事物(3612节)。真理如何由于良善而繁殖增多(5345, 5355, 5912节)。婴孩的良善通过真理和照之的生活而变成智慧的良善(3504节)。

有对真理的情感,也有对良善的情感(1904, 1997节)。那些处于对真理的情感之人是何性质,那些处于对良善的情感之人又是何性质(2422, 2429节)。哪些人能进入对真理的情感,哪些人不能(2689节)。一切真理都在一个总的情感之下按顺序排列(9094节)。对真理的情感和对良善的情感在属世人中如同兄弟姐妹;但在属灵人中如同丈夫和妻子(3160节)。

纯粹的真理在世人,甚至天使里面找不到,只在主里面才能找到(3207, 7902节)。人所拥有的真理只是真理的表象(2053, 2519节)。人所拥有的最初真理是基于感官谬误的真理的表象;然而,随着在智慧上被完善,他会逐渐脱去这些表象(3131节)。对处于良善的人来说,真理的表象被主当作真理接纳(2053, 3207节)。何为真理的表象及其性质(3207, 3357-3362, 3368, 3404—3405, 3417节)。许多地方的圣言字义都是按表象说的(1838节)。这些真理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更真实,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不怎么真实,对又一个人来说可能是虚假的,因为它们被歪曲了(2439节)。真理也照着属世人与属灵人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为真理(3128, 3138节)。真理照着对它们的各种观念和感知而不同(3470, 3804, 6917节)。

当真理与良善结合时,它就会从记忆中消失,因为那时,它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3108节)。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真理才能与良善结合(3158节)。真理通过试探与良善结合(3318, 4572, 7122节)。一切良善都不断努力按顺序排列真理,并由此恢复它的状态(3610节)。当真理与良善的联系被切断时,它们就变得令人不快(8352节)。人很难区分真理和良善,因为他很难区分思考和意愿(9995节)。在圣言中,良善被称为真理的“弟兄”(4267节)。从某种角度来说,良善被称为“主人”,真理被称为“仆人”(3409, 4267节)。

属天的奥秘 #9666

9666.“板中间的

9666.“板中间的中闩要从这一端通到那一端”表主要能力,其它地方的能力都是从这主要能力延伸出来的。这从“闩”或“杠”、“中间”和“从这一端通到那一端”的含义清楚可知:“闩”或“杠”是指能力(参看9496节);“中间”是指至内在和首要之物(1074, 2940, 2973, 5897, 6084, 6103节);“从这一端通到那一端”当论及表示能力的“闩”时,是指从它衍生和延伸出来的其它一切地方的能力。
  没有人能真正明白这些事物是怎么回事,除非他了解灵界中的内层和外层事物的性质。最美好、最纯洁,因而比其它一切事物更完美的事物存在于至内层。从那里向外层扩展的事物则随着它们远离至内在事物的程度而越来越不完美;最后那些终止于最外层的事物是最不完美的(9648节)。当这些事物能更容易地从它们的形状和美丽,因而从它们的秩序中被扭曲时,可以说它们就不怎么完美了。这就像果实,果实至内在部分含有种子,周围则是果肉。种子处于比它们外面的果肉更完美的状态,这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来:当果肉腐烂时,种子仍完好无损。这也适用于种子本身。种子的至内在有生殖胚芽,这胚芽与在它之外的种子部分相比,处于更完美的状态;因为当种子的外在部分被分解时,胚芽仍保持完整,并产生一棵树或幼苗。天堂里的事物也是这种情况。在天堂,至内在的事物因离主更近,故与更外在的事物相比,处于更完美的状态。因此,至内层天堂享有比下面的天堂更大的智慧和聪明,从而享有更大的幸福。每层天堂内部同样是这种情况;至内层比周边部分更完美。这同样适用于一个处于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人。这个人的内在处于比外在更完美的状态,因为内在人住在天堂的热和光中,而外在人则住在世界的热和光中。在每一个完美的形式中,情况都是这样;因为它的至内在部分是最好的,这至内在部分就是“中间”所表示的。
  “从这一端通到那一端”当论及“闩”或“杠”时,之所以表示从主要能力衍生和延伸出来的其它一切地方的能力,是因为“从这一端通到那一端”表示最初目的和最后目的,因而表示从开始到结束,最初目的是开始。因此,“端(经上或译为边、极等)”表示一切事物和处处,如耶利米书:
  耶和华的剑,从地这边直到地那边,尽行吞灭。(耶利米书12:12)
  “剑”表示与虚假争战并摧毁它的真理,在反面意义上表示与真理争战并摧毁它的虚假(2799, 4499, 6353, 7102, 8294节);“从地这边直到地那边,尽行吞灭”表示教会的一切事物,因为“地”是指教会(9334节)。诗篇:
  祂从天这边出来,绕到天那边。(诗篇19:6)
  此处“从天这边绕到天那边”表示一切事物和处处。
  马可福音:
  祂要差遣天使,把祂的选民,从四风,从地极直到天边,都招聚了来(马可福音13:27)。
  “地极、天边”表示教会的一切外和内在事物,“地”是指教会的外在,“天”是指教会的内在(参看1733, 1850, 2117, 2118e, 3355e, 4535节,这些章节解释了“新地和新天”的含义)。复数形式的“极”(经上或译为端、边等)具有相同的含义,如下列经文:
  地极的人都当仰望我,就必得救。(以赛亚书45:22)
  诗篇:
  拯救我们的神啊,你本是一切地极和海上远处的人所倚靠的。(诗篇65:5)
  当论及“直到极”(经上或译为端、边等)时,单数形式也具有相同的含义,如下列经文:
  叫我的救恩直到地极。(以赛亚书49:6)
  以赛亚书:
  耶和华要叫人听见,直到地极,对锡安的女子说,看哪,你的拯救者就要来到。(以赛亚书62:11)
  耶利米书:
  必有哄嚷声到来,直到地极。(耶利米书25:31)
  在这些经文中,“直到极”含有从端到端,或从边到边的意思。
  但当“极”(经上或译为端、边等)仅表示最外层或最末和最低之物时,它表示天堂或教会的最低部分,如以赛亚书:
  从地极下到大海的和海中所有的,海岛和其上的居民,都当向耶和华唱新歌,赞美祂!(以赛亚书42:10)
  “从地极下到大海”表示教会的最末和最低部分,在那里,良善和真理住在模糊中(“海”具有这种含义,参看9653节)。“海岛”表示那些距离真理,因而距离(真正的)敬拜更加遥远的人(1158节)。
  同一先知书:
  将我的众子从远方带来,将我的众女从地极领回。(以赛亚书43:6)
  “远方的众子”是指那些在真理方面住在模糊中的人;“地极的众女”是指那些在良善方面住在模糊中的人,如外邦民族。“众子”表示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真理本身(参看264, 489, 491, 1147, 2623, 2803, 2813, 3373, 3704节);“众女”表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良善(489-491, 2362, 3963, 8994节)。由此也明显可知,“极”(经上或译为端、边等)论及良善,“远方”论及真理(也可参看诗篇65:5;以赛亚书13:5)。不过,要知道,“天边”不是指空间上的任何尽头,而是指良善和真理的状态的尽头;因为天上没有空间,只有空间的表象,而这表象取决于良善和真理的状态。
  

属天的奥秘 #5126

5126.“你仍要将

5126.“你仍要将法老的杯递在他手中”表好叫它们能由此服侍内层属世层。这从“递杯喝”的含义和“法老”的代表清楚可知:“递杯喝”是指变成自己的,如前所述(5120节),显然,它也是指服侍;“法老”是指内层属世层(5080,5095,5118节)。因为既有一个内层属世层,也有一个外层属世层;外层属世层由直接从世界经由感官进入属世心智,也就是说,进入属世心智的记忆,并由此进入想象的印象构成(参看5118节)。
  为叫人们知道何为构成外层人的外层属世层和内层属世层,并由此知道何为构成内层人的理性层,有必要在此对它们作以简要介绍。从婴儿到童年,人唯独仰赖他的感官,因为在这段时期,他通过身体感官所接受的,无非是地上、肉体和世俗的印象;在这段时期,这些印象也是他形成自己的观念和思想的原材料。与内层人的交流尚未开启,除非他能领悟并保持这些印象。这时,他所拥有的纯真只是外在的,而非内在的;因为真正的纯真居于智慧。但主利用外在纯真将经由感官进入之物纳入次序。在这第一个时期,若没有来自主的流注,就永远不会有任何根基使得适合人的心智理智或理性层级能建于其上。
  从童年到少年,与内层属世层的交流通过学习何为正派、有公益精神、高尚而被打开,既通过父母和老师的教导来学习,也通过自己努力的寻求来学习。从少年到青年时期,交流通过学习文明与道德生活的真理与良善,尤其通过聆听并阅读圣言学习属灵生活的真理与良善而在属世层和理性层之间被打开。事实上,他越运用真理使自己沉浸于善行,也就是说,越将所学到的真理付诸实践,理性层就越被打开;相反,他越不运用真理使自己沉浸于善行,或越不将真理付诸实践,理性层就越打不开。然而,他所知道的,仍留在属世层里面,也就是说,仍留在他的记忆中,因而可以说留在屋外的门槛上。
  但是,在这些年和接下来的生命时期,他越漠视良善与真理,拒绝接受它们,甚至背道而驰,也就是说,甚至反过来信虚假、行邪恶,理性层就越被关闭,内层属世层也是。尽管如此,主的神性眷顾仍使得交流保持开放,以便赋予他理解他所知道的良善或真理的能力。不过,他若不真正悔改,并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与虚假并邪恶抗争,就不能将这些变成他自己的。然而,对那些允许自己重生的人来说,情况恰恰相反;因为他们的理性层逐渐,或相继被打开,这时内层属世层被有序排列在它之下,外层属世层则在内层属世层之下。这种情形尤其出现在从青年晚期到成年这段时期;并持续到他们生命的最后几年,之后在天堂持续到永远。由此可知是什么构成人的内层属世层和外层属世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