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5.人拥有两种官能,一种被称为意愿,另一种被称为理解力(35, 641, 3539, 3623, 10122节)。人的性质取决于他的这两种官能的性质(7342, 8885, 9282, 10264, 10284节)。人凭这两种官能与动物区别开来,因为人的理解力能被主提升,并看见神性真理;他的意愿也能被提升,并感知神性良善。如此人可以通过构成他的这两种官能与主结合,但动物则不然(4525, 5114, 5302, 6323, 9231节)。既然人能以这种方式与主结合,那么就其内层,也就是他的灵而言,他不可能死亡,而是活到永远(5302节)。人之为人不是因为他的形状,而是因为属于他的意愿和理解力的良善和真理(4051, 5302节)。
正如宇宙万物都与良善和真理有关,人里面的一切事物都与意愿和理解力有关(803, 10122节)。因为意愿是良善的容器,理解力是真理的容器(3332, 3623, 5835, 6065, 6125, 7503, 9300, 9930节)。无论你说“真理”,还是说“信”,都是一回事,因为信属于真理,真理属于信;无论你说“良善”还是说“爱”,也都是一回事,因为爱属于良善,良善属于爱;凡人所信的,他都称之为真理;凡他所爱的,他都称之为良善(4997, 7178, 10122, 10367节)。由此可知,理解力是信的接受者,意愿是爱的接受者;当信和爱在人的理解力和意愿里面时,它们就在他里面,因为人的生命不在别处(7178, 10122, 10367节)。由于人的理解力能接受对主的信,意愿能接受对主的爱,所以他能凭信和爱而与主结合,凡能凭信和爱而与主结合者,永远不会死亡(4525, 6323, 9231节)。在灵界,爱就是结合(1594, 2057, 3939, 4018, 5807, 6195—6196, 7081, 7086, 7501, 10130节)。
人的意愿是他生命的真正存在,因为它是良善的容器;理解力是由此而来的生命的显现,因为它是真理的容器(3619, 5002, 9282节)。因此,意愿的生命是人的主要生命,理解力的生命则由此发出(585, 590, 3619, 7342, 8885, 9282, 10076, 10109—10110节);如同光从火或火焰发出(6032, 6314节)。凡进入理解力,同时进入意愿的事物,都会成为人的一部分;但只进入理解力的事物则不然(9009, 9069, 9071, 9182, 9386, 9393, 10076, 10109—10110节)。凡被意愿接受的事物都会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3161, 9386, 9393节)。由此可知,人之为人是由于他的意愿和由此而来的理解力(8911, 9069, 9071, 10076, 10109—10110节)。每个人都照着他意愿的良善,其次照着他理解力的良善而被他人所爱和尊重;如果他的意愿和理解力都是良善,那么他就被爱和尊重;如果他的理解力是良善,而他的意愿不是,那么他就被弃绝,并被视为毫无价值(8911, 10076节)。人死后仍保持他的意愿和理解力的性质(9069, 9386, 10153节)。那时,那些在理解力中,同时不在意愿中的事物都会消失,因为它们不在人的灵里(9282节)。或也可说,人死后仍保持他的爱和来自这爱的信之性质,就是他的良善和来自这良善的真理之性质;那时,凡属于信,同时不属于爱的事物,或说凡属于真理,同时不属于良善的事物都会消失,因为它们不在人里面,因而不属于人(553, 2364, 10153节)。人能以理解力明白他不愿意做的事,或能明白违背他的爱、他所不愿做的事(3539节)。
意愿和理解力一起构成一个心智(35, 3623, 5835, 10122节)。这两种生命官能要行如一体,以便人能成为人(3623, 5835, 5969, 9300节)。当人的理解力和意愿没有行如一体时,他的状态何等扭曲(9075节)。这就是伪君子、骗子、阿谀奉承者和冒充者的状态(3527, 3573, 4799, 8250节)。在来世,意愿和理解力要重新合而为一,在那里不可以拥有一个分裂的心智(8250节)。
教会的每个教义都有自己的观念,它的性质通过这些观念被感知(3310节)。对教义的理解取决于这些观念,没有使教义可以理解的某种观念,人将仅拥有对话语的观念,而没有对事物的观念(3825节)。理解力的观念广泛延伸到周围的灵人和天使的社群(6599-6605, 6609, 6613节)。在来世,人的理解力的观念是打开的,所以它们的性质是显而易见的(1869, 3310, 5510节)。一些人的观念看上去是什么样(6200, 8885节)。
对良善的一切意愿和对真理的一切理解都来自主,但脱离对良善的意愿的对真理的理解则不是来自主(1831, 3514, 5482, 5649, 6027, 8685, 8701, 10153节)。正是理解力被主光照(6222, 6608, 10659节)。主使那些被光照的人能看见并理解真理(9382, 10659节)。对理解力的光照因人的生命状态而异(5221, 7012, 7233节)。理解力在人的意愿接受真理的程度内被光照,也就是说,在他愿意照真理行动的程度内被光照(3619节)。如果人出于对真理的爱和对有用生活的爱而阅读圣言,他的理解力就被光照;如果他出于对自己的名声,地位或利益的爱而阅读圣言,他的理解力则不会被光照(9382, 10548—10549, 10551节)。光照是实实在在把心智提升到天堂之光(10330节);包括亲身经历(1526, 6608节)。天堂之光光照理解力,如同尘世之光光照肉眼的视觉(1524, 5114, 6608, 9128节)。天堂之光是神性真理,也就是一切聪明和智慧的源头(3195, 3222, 5400, 8644, 9399, 9548, 9684节)。正是理解力被这光光照(1524, 3138, 3167, 4408, 6608, 8707, 9128, 9399, 10569节)。
理解力的性质取决于来自良善的真理的性质,它由这些真理形成(10064节)。理解力由来自良善的真理形成,而不是由来自邪恶的虚假形成(10675节)。理解力在于基于经验和信息看见真理,事情的原因,它们的联系和一系列后果(6125节)。理解力在于看见并感知在被确认之前,某事是不是真的,而不在于能随心所欲地确认一切(4741, 7012, 7680, 7950, 8521,8780节)。没有对真理的明显感知的确认之光是属世之光,甚至能被那些不明智的人所拥有(8780节)。在被确认之前就看见并感知某事是不是真的,只对那些为了真理而热爱真理,因而处于属灵之光的人来说是可能的(8521节)。任何教义,甚至虚假教义都能被确认或证实,以至于看上去是真的(2385, 2477, 5033, 6865, 7950节)。
理性是如何在人里面被孕育和生出的(2093, 2524, 2557, 3030, 5126节)。它来自从主经由内在人进入外在人中的知识和科学的天堂之光的流注,以及由此而来的一种提升(1895, 1899—1902节)。理性通过真理,而不是通过虚假生出;因此,真理的性质决定了理性的性质(2093, 2524, 2557节)。理性被来自良善的真理打开并形成,被来自邪恶的虚假关闭并摧毁(3108, 5126节)。人若出于邪恶而充满虚假,就不是理性的;人能推理任何主题并不意味着他是理性的(1944节)。
人很难区分理解力和意愿,因为他几乎不知道如何区分思考和意愿(9995节)。
从刚才所引用的关于良善和真理的内容可以知道关于意愿和理解力的更多东西,并得出更多结论,只要把意愿理解为良善,把理解力理解为真理,因为意愿属于良善,理解力属于真理。
8495.“明天是向耶和华守的一个圣安息日”表良善和真理的永恒结合。这从“安息日”和“明天”的含义清楚可知:“安息日”是指良善和真理的结合,如下文所述;“明天”是指永恒(参看3998节)。人若不知道安息日代表什么,因而表示什么,也就不可能知道为何它被视为至圣。它被视为至圣的原因是,它在至高意义上代表神性和神性人身在主里面的合一;在相对意义上代表主的神性人身与人类的结合。因此,安息日是最为神圣的。它因代表这些事,故也代表良善和真理的结合方面的天堂,这种结合被称为“天上的婚姻”。由于良善和真理的结合唯独通过主实现,丝毫不通过人实现,还由于它是在平安的状态下实现的,所以人们被严厉禁止在那一日作任何工。这个禁令如此严格,以致凡如此行的灵魂都要被剪除,如我们在摩西五经中所读到的:
你们要守安息日,因为它是你们的圣日。凡亵渎这日的,必被处死;凡在这日作工的,灵魂必从他百姓中间剪除。(出埃及记31:14)
这就是为何有一个人只是在安息日捡柴,就被人用石头打死(民数记15:32-36)。这也是为何关于安息日的诫命是十诫中的第三诫,紧跟在关于对耶和华的神圣敬拜的那两诫之后(出埃及记20:8; 申命记5:12)。因此,安息日被称为“永远的约”(出埃及记31:16),因为“约”表示结合(665, 666, 1023, 1038, 1864, 1996, 2003, 2021, 6804节)。
由此可见以下经文关于安息日所说的话在内义上表示什么,如在以赛亚书:
谨守安息日而不亵渎的人便为有福。耶和华如此说,那些谨守我的安息日,拣选我所喜悦的事,持守我约的太监,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一个地方,一个名号,比儿女更美好;我必赐他们永远的名,不能剪除;凡守安息日不亵渎、又持守我约的人,我必领他们到我的圣山,使他们在我的祷告殿中喜乐。(以赛亚书56:2-7)
由此明显可知,“谨守安息日为圣的人”是指那些与主结合的人。“在耶和华的殿中有比儿女更美好的一个地方,一个名号赐给他们,一个不能剪除的永远的名号”,他们被“领到圣山”表示他们必在天堂。
同一先知书:
你若在安息日掉转你的脚步,在我圣日不行你意,称安息日为快乐,称耶和华的圣日为可尊重的,而且尊敬这日,不行自己的路,不寻求自己的私欲,不说一句私话,你就以耶和华为乐。我要以雅各的产业养育你。(以赛亚书58:13, 14)
“在安息日不做任何工”表示什么,这在此处是显而易见的,即:他们不可做始于自己的任何事,只能做始于主的事。因为在天堂,天使的状态是这样:他们不会意愿或去做,甚至思考或说出始于自己,或始于他们自己东西的任何事;他们与主的结合就在于此。当经上说他们不可行己意,也不可行自己的路、寻求自己的私欲、说一句私话时,所表示的是不去做始于他们自己的任何事。天使所具有的这种状态就是天上的状态本身;当他们处于这种状态时,就拥有平安和安息。主也有安息,因为当他们与祂结合时,他们不再劳碌;这时他们住在主里面。这些事由这些话来表示:你若称安息日为耶和华神圣的快乐,他们就会以耶和华为乐。在创世记(2:2),六日创造之后,主在第七日休息就表示祂的安息。
耶利米书中的这些话也表示这些事:
你们若留意听从我,在安息日不担什么担子进入这城的各门,只以安息日为圣日,在那日无论何工都不做,那时就有坐大卫宝座的君王和首领,他们和他们的首领,与犹大人并耶路撒冷的居民,或坐车,或骑马进入这城的各门。而且这城必永远有人居住。(耶利米书17:24, 25)
“在安息日做工”表示源于自我的一切;“坐大卫宝座的君王和首领或坐车,或骑马进入这城的各门”描述了那些被自我而非被主引导的人;“君王”表示信之真理;“首领”表示它们的首要事物;“坐大卫宝座”表示它们来自主;“车和马”表示信的教义和理性概念。要知道,来自人自我的一切皆为邪恶,来自主的一切皆为良善。对那些被主引导的人来说,一切事物,直至其理解力和意愿的生命的最小粒子,因而直至他们所拥有的信和仁的每一个部分,都是流入的;对此,可参看前面通过经历所作的大量说明(2886-2888, 6053-6058, 6189-6215, 6307-6327, 6466-6495, 6598-6626, 6982, 6985, 6996, 7004, 7055, 7056, 7058, 7147, 7270节)。
安息日是主与人类结合的代表,这一点明显可见于以西结书:
我将我的安息日赐给他们,好在我与他们中间为证据,使他们承认我耶和华是叫他们成为圣的。(以西结书20:12;以及出埃及记31:13)
因此,在安息日生火也是不可以的(出埃及记35:3),因为“火”表示构成生命的一切;“生火”表示构成始于自我的生命之物。综上所述,明显可知,主是“安息日的主”,正如主在马太福音(12:1-8)中所说的;还明显可知为何主在安息日医治了许多人(马太福音12:10-13马可福音3:1-8路加福音6:6-11; 13:10-17; 14:1-6; 约翰福音5:9-18; 7:22, 23; 9:14, 16);因为主为人们所医治的疾病涉及由于邪恶而存在的属灵疾病(参看7337, 8364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