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圣爱与圣智 #328

328.与功用有关的

328.与功用有关的人,不仅指个人,还指群体,以及大大小小的群体,如一个州,一个王国、或帝国,或最大的群体,即整个世界,因为这些群体中的每一个都是一个人。天堂的情况也一样,整个天使天堂在主眼里如同一个人,每一个天堂社群同样是一个人。正因如此,每位天使都是一个人。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可见于《天堂与地狱》一书(68-103节)。这清楚表明下文中的人类是什么意思。

圣爱与圣智 #308

308.当考虑到除了

308.当考虑到除了功用外,没有什么东西能从神造物主那里产生,从而被祂创造,并且要成为功用,它必须为了他人而存在时,谁不清楚地看出,功用是创造的目的?并且为自己的功用也是为他人,因为为自己的功用就是处于对他人有用的状态?凡想到这一点的人也能看出,真正系功用的功用,不会源于人,但必须从那个存在(从该存在产生的一切都是功用),因而从主而存在于人里面。

圣爱与圣智 #41

41.不过,由于这与

41.不过,由于这与表象相反,所以若不加以证明,恐怕难以令人信服;既然它只能通过人的身体感官所能感知到的那类事物来证明,那么我们将通过这类事物来证明。人有五种外在感觉,就是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触觉的主体是包裹人的皮肤,正是皮肤的物质与形式使皮肤去感觉凡触碰它之物。触觉并非存在于所触及之物中,而是存在于皮肤的物质与形式中,它们才是主体;感觉本身无非是触碰之物对主体的一种影响。味觉也一样;这种感觉只是舌头的物质与形式所受到的一种影响;舌头是主体。嗅觉同样如此;众所周知,气味影响鼻孔,并在鼻孔中被感觉到,嗅觉是气味散发物触及鼻孔而对它产生的一种影响。听觉同理,它似乎出自声源,但实际上在耳中,是对耳朵的物质与形式的一种影响;听觉在耳朵之外只是一种表象。

视觉也是如此,当人观看远处的物体时,视觉似乎在那里,但实际上在眼睛里,眼睛才是主体,视觉同样是对主体的一种影响。距离完全是根据居间物,或物体的缩小和随之的模糊而得出的关于空间的判断,物体的图像是根据入射角度在眼睛内部产生的。由此明显可知,视觉并非从眼睛发出落到物体上,而是物体的图像进入眼睛,影响了它的物质与形式。听觉和视觉是一样的道理;听觉并非从耳朵发出捕捉声音,而是声音进入耳朵并影响了它。

从这些例证可以看出,对产生感觉的物质与形式的影响并非脱离主体的某种事物,只是在主体里面造成一种变化,无论之前还是之后,主体依然是那个主体。由此可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并非从它们的器官流出的某种发散物,就其物质与形式而言,它们就是器官本身;当器官受到影响时,感觉便产生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