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7.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很难只进入一种联结或结合,也就是说,要么只进入良善和真理的联结或结合,要么只进入邪恶和虚假的联结或结合,因为只要活在世上,他就被保持在改造或重生的状态中。然而,死后,每个人都要进入这一种或那一种的结合,因为他无法再被改造并重生;那时,他在世上的生活是什么样,也就是他的主导爱是什么样,他仍是什么样。因此,如果他的生活是喜爱邪恶的生活,那么他在世上从教师、讲道或圣言本身中所获得的一切真理都会从他那里被夺走;真理被夺走后,他会像海绵吸水那样吸收与其邪恶一致的虚假。另一方面,如果他的生活是喜爱良善的生活,那么他在世上通过听闻和阅读所拾起、但自己并未确认的一切虚假,都会被除去,取而代之的是赋予他的与其良善一致的真理。这就是主说这些话的意思:
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十千的。因为凡有的,还要给他,叫他充足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从他夺过来。(马太福音25:28—29; 13:12; 马可福音4:25; 路加福音8:18; 19:24–26)
415.智慧与爱的这种结合与分离,可以看作是肺与心的结合。因为心脏可以通过直接从它输送的血液与支气管的肺泡连接,也可以通过不是直接从它,而是从腔静脉和主动脉输送的血液与它们连接。这使得身体的呼吸与灵的呼吸分离成为可能。但当唯有来自心脏的血液驱动时,两种呼吸就无法分离。由于思维通过对应与呼吸行如一体,所以从肺呼吸的双重模式也明显可知,当与他人在一起时,一个人能以一种方式进行思考,并照着这种思考说话和行动;当不与其他人在一起时,也就是说,当不用担心丧失名声时,则以另一种方式进行思考,并照着这种思考说话和行动。因为这时,他能思想并出言反对神、邻舍和教会的属灵事物,反对道德和文明的法律;他还能通过偷窃、报复、亵渎和通奸等行为反对它们。而另一方面,与其他人在一起,就是在他害怕丧失名声的地方,他能像一个属灵、道德和守法的人那样谈论、说教和行动。由此可见,爱或意愿也能像理解力那样被提升,还能感知诸如出于天堂属于热或爱的那类事物,只要它热爱在同一层级的智慧,若不爱智慧,可以说是能分离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