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10.⑴什么是人自己的谨慎,什么是非人自己的谨慎。当人们确信表象,并视之为真理,尤其确信这一表象:人自己的谨慎就是一切,圣治除了是某种普遍之物外,什么都不是时,他们就专注于自己的谨慎;但这种普遍之物若非由具体细节构成,是不可能的,如前所示(201节)。这些人还陷入幻觉,因为被确认为真理的一切表象都会变成幻觉;并且他们照着通过幻觉确认的程度而变成唯物主义者,甚至到了这种地步:他们只相信通过某种身体感官,尤其通过视觉感知到的东西,因为视觉尤其与思维行如一体。这种人最终会变得感官化;他们若确认支持自然反对神,就会关闭其心智的内层,可以说蒙上一层面纱。从那时起,他们就在这面纱之下思考,就好像它上面什么东西也没有一样。古人称这些感官人为“知识树的蛇”;在灵界,他们说,像这样的人因固执己见,故关闭了其心智的内层,甚至一直关闭到鼻子。因为“鼻子”表示对真理的感知,这意味着他们没有这种感知。我需要描述一下这种人是什么样子。
他们比其他人更精明、狡猾,是巧辩家;他们称精明和狡猾为聪明和智慧,他们也不知道别的。凡和他们不一样的人,尤其那些敬拜神并承认圣治的人,他们一律视其为简单和愚蠢。他们对其心智的内部原理知之甚少,就像那些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人,就是那些视杀人,通奸,偷盗,作假见证本身为无足轻重的人。即便他们反驳这些罪行,那也只是为了小心谨慎,不让他们的本性暴露出来。
论到人在世上的生命,他们只认为它就像动物的生命;论到人死后的生命,则认为它就像从尸体或坟墓中冒上来,然后又沉回去,从而死亡的活雾。这种疯狂带来以下观念:灵人和天使是由空气做的。在这些唯物主义者当中,凡被迫相信永生的人都认为灵魂就具有这种性质,因而不能看、听或说,故又瞎又聋又哑,只能在自己那点空气中思考。他们说,灵魂怎会是别的东西呢?外在感官不是随着肉体一起死亡了吗?灵魂在与肉体重新结合之前,如何能再次获得它们?他们之所以执着于这些观念,是因为他们只能以这种感官方式,不能从属灵的角度来理解死后灵魂的状态。没有这种物质概念,他们就会丧失永生的信念。他们尤其将自我之爱证实,称其为生命之火,认为它对国家的各种功用有激励作用。这使得他们成为自己的偶像;他们的思维因是幻觉并基于幻觉,故是虚假的形像。他们因赞成欲望的快乐,故是撒旦和魔鬼。那些确认恶欲,或将其证实的人被称为撒旦,那些把这些恶欲行出来的人被称为魔鬼。
我被恩准知道最狡猾的感官人是什么样子。他们的地狱在后面的深处,他们不想叫人发现。因此,他们在那里看上去就像幽灵(就是他们的幻觉)那样到处飞。他们被称为魔鬼。他们当中有些人曾被放出地狱,好叫我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他们立刻附到我的脖子上,就在我的后枕骨下面,从那里进入我的情感。他们不想进入我的思维,而是巧妙地避开它们。他们接连改变我的情感,不知不觉地把我的心情转到对立面,也就是转到恶欲;他们并不触及我的思维,所以若不是主阻止,他们会在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扭曲并反转我的情感。
那些在世时不相信圣治的存在,只寻找他人身上的情欲和渴望,从而迷惑他们,直到彻底掌控他们的人就会变成这个样子。由于他们暗中做起这种事来如此巧妙、狡猾,以致其他人毫无察觉,还由于他们死后仍保持这种性质,所以一进入灵界,他们就被扔进这个地狱。在天堂之光下,他们看上去似乎没有鼻子;奇怪的是,他们虽如此狡诈,却比其他人更感官化。正因古人将感官人称为蛇,还因这种人在推理辩论方面比其他人更精明、狡猾和灵巧,所以经上说:
蛇比田野一切的野兽更狡猾。(创世记3:1)
主说:
所以你们要谨慎如蛇,单纯如鸽子。(马太福音10:16)
经上(启示录20:2)如此描述被称为古蛇、魔鬼和撒旦的龙:
有七头十角,头上戴着七个冠冕。(启示录12:3,9)
“七头”表示狡猾,“十角”表示通过谬论或扭曲而说服的能力,“七个冠冕”表示遭到亵渎的圣言和教会的圣物。
330.为了清楚表明普遍意义上所理解的预定论信仰何等有害,我需要重申并证实这四个命题。
①除了去天堂,任何预定都违背无限的神性之爱。我在《圣爱与圣智》一书已经说明,耶和华或主是神性之爱,祂是无限的,并且是一切生命的存在或本质,人是照着神的形像、按着神的样式被造的。由于主照着那形像、按着那样式在子宫里面形成每个人,如前所示(328节),所以可推知,主是所有人的天父,人们是祂的属灵孩子。在圣言中,耶和华或主就被如此称呼的,人们同样是被如此称呼的;因为主说:
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23:9)
这意味着,唯独祂是生命方面的父,世上的父仅仅是生命覆盖物,也就是肉体方面的父。这就是为何在天上,除了主之外,没有人被称为父。没有败坏这生命的人,经上就说他们是祂的儿子,从祂生的,这一点也可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
由此可见,神性之爱在每个人里面,无论恶人还是善人;因此,主作为神性之爱,对待人们必如同世上的慈父对待自己的儿女,并且更是无限如此,因为神性之爱是无限的。此外,祂不可能从任何人那里退出,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来自祂。表面上看,祂似乎从恶人那里退出;实际上是恶人从祂那里退出,而祂出于爱仍在引领他们。所以主说: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你们中间哪一个人,儿子向他求饼,反给他石头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祂的人吗?(马太福音7:7-11)
又:
祂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马太福音5:46)
此外,在教会,人们都认识到,主愿意拯救所有人,不愿一人死亡。这一切表明,除了去天堂,任何预定都违背神性之爱。
②除了去天堂,任何预定都违背无限的神性智慧。神性之爱通过其神性智慧提供了每个人能够得救的方法;因此,说除了去天堂还有别的预定,就是在说神性之爱不能提供得救的方法。然而,如前所示,所有人都有方法,这些方法来自无限的圣治。但之所以有些人并未得救,是因为神性之爱想要人在自己里面感受天堂的快乐和幸福;要不然,这对人来说不是天堂;并且除非在人看来,他的思考和意愿来自他自己,否则这种感受是不可能的。没有这种表象,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归给他,他也不会是一个人。这就是圣治的目的,圣治就是源于神性之爱的神性智慧的产物。
但这不会废去这一真理:所有人都被预定上天堂,没有人被预定下地狱。然而,若缺乏得救的方法,该真理就会被废去。不过,我在前面(326, 329节)说明,每个人都被赋予得救的方法,并且天堂具有这种性质:凡生活良善的人,无论属于哪种宗教,都在那里有一席之地。人就像产出各种果实的地,正是由于这种能力,地才成为地。地产出坏果子的事实并不废去它产出好果子的能力;但如果这地只能产出坏果子,这种能力就会被废去。人也像一个本身会使光线变得多样化的物体;如果这物体只呈现出令人讨厌的色彩,那不是光的原因,因为光线也能被改变为迷人的色彩。
③只有那些生在教会的人才能得救是一种愚蠢疯狂的异端邪说。那些出生在教会之外的人和那些出生在教会之内的人都是一样的人,他们来自同一个天上源头,同样是活着的不朽灵魂。他们也有宗教信仰,这宗教信仰使得他们承认有一位神,承认他们要过良善的生活;凡承认神、过着良善生活的人,都在自己的层级上变得属灵,并得救,如前所示(326节)。有人可能会说,这些人没有受洗;但除了那些受属灵的洗,也就是重生的人外,洗礼拯救不了任何人;因为洗礼是重生的一个标志和纪念。
有人可能还会说,他们不认识主,没有主就没有救恩。但没有人会因为认识主而得救,人得救乃因他照主的诫命生活。此外,凡承认神的人都认识主,因为主是天地之神,如祂自己所教导的(马太福音28:18等)。特别是,比起基督徒,在教会之外的人更是持有神为一个人的观念;那些持有神为一个人的观念,并且过着良善生活的人,都被主接纳。和基督徒不同,这些人还承认神在位格和本质上都为一。他们也在生活中思想神,因为他们视恶为反对神的罪;那些如此行的人就是在生活中思想神。基督徒从圣言获得其宗教的诫命,但很少有人从圣言实际提取任何生活的诫命。
天主教徒不读圣言,处于与仁分离之信的新教徒则不关心圣言所说关于生活的话,只关心它所说关于信的话。然而,整部圣言无非是生活的教义。基督教只存在于欧洲;伊斯兰教和异教则存在于亚洲,印度,非洲和美洲;这些地区的全球人口是基督教地区人口的十倍还多;在基督教地区,只有极少数人将宗教融入生活。那么,还有比相信只有后者得救,而前者受到诅咒,并且人获得天堂凭的是出身而非生活更疯狂的吗?这就是为何主说:
我告诉你们,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出去。(马太福音8:11-12)
④人类当中有人因预定而受到诅咒,这是一种残忍的异端邪说。相信为爱本身和怜悯本身的主允许如此众多的人为地狱而生,或大量的人生来受到诅咒,注定在劫难逃,也就是生为魔鬼和撒旦,是残忍的。相信祂不会以其神性智慧确保那些过着良善生活,并承认神的人不会被投入永恒的火焰和折磨之中,是残忍的。然而,主是所有人的创造者和救主。唯独祂引领所有人,不愿一人死亡;因此,相信并认为在祂的亲自指引和看顾之下,如此众多的民族和人民因预定而作为猎物被交给魔鬼,是残忍的。
277.⑴每个人都沉浸于邪恶,为了得以改造,他必须被引离邪恶。在教会,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遗传的邪恶,他由此陷入对许多邪恶的欲望之中。这也是为何人不能凭自己行善,因为邪恶只会行含有邪恶在里面的那种良善。在良善里面的邪恶就是他为了自己,因而只为了表现而行善。我们知道,这种邪恶是从父母遗传来的。有些人说它来自亚当和他的妻子,但这是一个错误;因为每个人生来都从他的父母获得邪恶,他的父母又从其父母获得它,其父母又从自己的父母获得它,就这样代代相传,变得越来越强大,并累积起来,传给后代。这就是为何人里面没有任何完好之物;相反,他全然是恶。谁会感觉爱自己胜过别人是错呢?那么,谁又知道它就是邪恶呢?然而,它却是众恶之首。
这种遗传来自父母、祖父母和曾祖父母,这一点从世上的大量常识可以看出来。如各家庭、宗族,乃至民族单单从脸上就能被区分开来,脸是心智或心灵的印记,心智与属于爱的情感是一致的。此外,有时祖先的特征会重现在孙子或曾孙身上。我仅从脸就能分辨出一个人是不是犹太人,也能分辨出其他人属于哪个种族。毫无疑问,其他人也能分辨。如果属于爱的情感就这样从父母那里衍生并传下来,那么可推知,邪恶也一样,因为它们属于情感。现在我需要解释一下这种相似性的根源。
每个人的灵魂都来自父亲,它只是从母亲那里披上一具身体。灵魂来自父亲,这一点不仅从刚才所提到的现象,还从其它大量迹象可推知。其中一个就是以下事实:如果一个孩子的父亲是黑人,或摩尔人,母亲是白人或欧洲人,那么他就是黑人,反之亦然。特别是,灵魂住在种子或精子里面,因为种子或精子带来受孕,种子或精子就是来自母亲的肉体所包裹的东西。这种子或精子是父亲特有的爱之本质或初始形式,是他的主导爱及其最近的衍生物,也就是那爱的至内在情感。
在每个人里面,这些情感被属于道德生活的诚实正直,以及部分属于文明生活,部分属于属灵生活的美德包围。这些构成生命的外在形式,甚至恶人也有。每个婴孩都生在这种生命的外在形式中,这就是为何他惹人喜爱。但随着孩子成长为青少年,他从外在形式进入内在性质,最终进入他父亲的主导爱;如果父亲是邪恶的,并且这种性质没有通过各种手段被他的教师软化并扭转过来,那么孩子的爱就会变得像父亲的爱。然而,邪恶无法被根除,只能被移走,如下文(279节)所看到的。显然,每个人都沉浸于邪恶。
277a.为了得以改造,人必须被引离邪恶,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须解释。因为人若在世上处于邪恶,离世后仍处于邪恶。这意味着邪恶若在世上没有被移走,以后就无法被移走了。树倒在何处,就躺在何处。所以,当一个人死亡时,他生命的基本品质保持不变。每个人都照他的行为受审判;并不是说详细列举这些行为,而是说他会转回去,行为一如从前。死亡是生命的一个延续,不同之处在于:这时,人无法被改造了。一切改造都在完整性中实现,也就是说,同时包括首先事物和末后事物。末后事物与首先事物一致在世上被改造,以后就无法被改造了,因为人死后要携带的生命的最外在事物会进入休眠状态,并与他的内层和谐一致,也就是说,它们行如一体。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