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4.⑴自创世之初以来,所有曾生而为人且已离世者要么在天堂,要么在地狱,这一点从前一章,即天堂和地狱皆来自人类的说明和解释可推知。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解释。迄今为止,人们普遍以为,在最后审判之日,就是当灵魂回到自己的身体,从而享有被认为只属于身体的官能时以先,人不会进入天堂或地狱。许多简单人被那些研究人的内在状态,并妄称智慧的人误导接受了这种信念。这些人根本不思想灵界,只思想自然界,因而不思想属灵人,所以不知道每个人在属世人里面所拥有的属灵人和属世人一样拥有人的形式。因此,他们从来没有想到属世人从他的属灵人那里获得自己的人的形式。然而,他们原本能够看出,属灵人随意作用于属世人的整体和每个细节,而属世人凭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正是属灵人在思考和意愿,因为属世人凭自己无法做到这一点。属灵人的思维和意愿是属世人的全部中的全部;因为属世人照着属灵人的意愿行动,也照着属灵人的思维说话,并且如此彻底,以至于行为无非是意愿,言语无非是思维。这是因为若除去思维和意愿,言语和行为就立刻停止。由此可见,属灵人才是真正的人,它存在于属世人的整体和每个细节中。这意味着属世人是属灵人的一个形像,或说它的外在形式必是相似的,因为属世人的任何部分或粒子,若不从属于属灵人的行为,或说没有属灵人在其中活动,就毫无生命。但属灵人无法被属世人看见,因为属世之物看不见属灵之物,属灵之物却能看见属世之物;这符合秩序,反过来则违反秩序。因此,属灵之物流入属世之物是可能的,反过来是不可能的;这适用于视觉,因为视觉也是流入的。被称为人之灵的,正是属灵人,它在灵界处于完整的人的形式,并且(译注:肉体)死后会继续活着。
由于前面所说的聪明人或大思想者,对灵界一无所知,因而对人的灵一无所知,所以他们获得这种观念:一个人不可能拥有人的生命,或说不可能作为一个人活着,直到他的灵魂回到他的肉体,再次拥有肉体感觉。这就是关于复活的那些虚妄观念的根源,如:肉体虽被虫子或鱼吃光,或化为尘土,却仍将凭神性全能再次被收聚,重新与灵魂结合;这些事只有在世界结束时才会发生,到那时,可见的物质宇宙将要毁灭。还有其它类似观念,所有这些观念都是不可思议的,乍一看就是不可能的,并且违反神性秩序。因此,这些观念逐渐削弱了许多人的信仰,因为那些智慧思考的人无法相信他们完全不明白的东西;一个人无法相信不可能的事,也就是人判断为不可能的事。所以,那些不相信死后生命的人就利用这个论据来支持他们的否认。然而,人死后立即复活,然后被赋予完整的人的形式,这一点可见于《天堂与地狱》一书的许多章节。说这些事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天堂和地狱皆来自人类;由此可推知,自创世之初以来,所有曾生而为人且已离世者,要么在天堂,要么在地狱。
681.“海就变成好像死人的血,海中一切活着的灵魂都死了”表他们当中的地狱虚假,圣言、因而教会和信仰的一切真理都被它们灭绝了。“好像死人的血”或血块和血腥物表示地狱的虚假;因为“血”表示神性真理,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被歪曲的神性真理(379节);但“好像死人的血”表示地狱的虚假,因为“死”表示属灵生命的灭绝,因而“死人”表示地狱的东西(321,525节)。“一切活着的灵魂都死了”表示圣言、教会和信仰的一切真理都被灭绝了,因为“活着的灵魂”表示信仰的真理,“活着的灵魂死了”表示信之真理的灭绝。在圣言中,“灵魂”当论及人时,表示他的属灵生命,也就是其理解或认知的生命;由于理解或认知通过真理而成为理解或认知,而真理属于信仰,所以“灵魂”表示信仰的真理。这就是“灵魂”的含义,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以及论及灵魂和心的地方明显看出来。显然,“灵魂和心”是指人的生命,但人的生命来自意愿和理解或认知,从属灵的角度来说,来自爱与智慧,也来自仁与信;来自爱或仁之良善的意愿生命由“心”来表示,来自智慧或信之真理的理解或认知由“灵魂”来表示。这就是相关经文(如马太福音22:37;马可福音12:30,33;路加福音10:27;申命记6:5;10:12;11:13;26:16;耶利米书32:41等,在这些经文中灵魂,即soul经常译为“性命”)中“灵魂和心”的意思。在单独提及“心”的经文和单独提及“灵魂”的经文中,它们的意思也一样。以名字区别它们是由于心与意愿并爱相对应,肺呼吸与理解或认知并智慧相对应,这一点可见于《圣爱与圣智》第五章,那里论述了对应。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