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5.人们从圣言知道,当信在教会中不复存在时,教会就走到尽头;但却不知,没有仁,就没有信。因此,有必要说一说这个主题(36节)。主预言,教会的末期将没有信:人子来的时候,能在世上找到信吗?(路加福音18:8)
那时也将没有仁(译注:经上译为爱心):
在时代的完结,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这福音必在全世界宣讲,然后末期才来到。(马太福音24:12, 14)
“时代的完结”是指教会的末期。在这一章,主描述了在爱与信方面教会状态的逐渐衰落,但只通过对应予以描述。所以,若不知道对应于每句话的灵义,就无从理解主的预言。因此,主许我解释这一整章和下一章的一部分,它们论述了时代的完结,主的降临,教会的逐渐荒废和最后的审判。这一切可见于《属天的奥秘》一书(3353-3356, 3486-3489, 3650-3655, 3751-3757, 3897-3901, 4056-4060, 4229-4231, 4332-4335, 4422-4424, 4635-4638, 4661-4664, 4807-4810, 4954-4959, 5063-5071节)。
七、启示录所预言的一切如今都已应验
40.没有人能知道启示录这本书都表示并涉及什么,除非他知道圣言的内义或灵义。整本书的内容都是以类似于旧约先知书的风格写成的,其中每个字都表示在字义上看不出来的某种属灵事物。此外,只有那些了解教会,直至它的末期是何情形的人才能按灵义来解释启示录的内容;这一切只能在天堂得知。这是启示录的主题,因为圣言的灵义处处都论述灵界,也就是天上和地上教会的状态。这就是为何圣言是属灵的,是神性。启示录按顺序详述了教会的状态。由此清楚可知,只有领受了关于天上教会的相继状态的启示之人才能解释启示录的内容。天上同样有一个教会,和地上一样;接下来有必要说一说这一点。
36.有必要说一说这一点,即:没有仁,就没有信。人或以为,只要相信教会的教义,信就存在;或那些相信的人就有信。然而,只是相信并不是信,意愿和实行所相信的,才是信。当教会的教义仅仅被相信时,它们并不在人的生命里面,只在他的记忆中,并由此在他外在人的思维当中;它们在进入他的意愿,并由此进入他的行为之前,也没有进入他的生命;只有当它们进入意愿,并由此进入行为时,信才首次存在于人的灵里面。因为人的灵是由他的意愿和从他的意愿发出的思维形成的,其生命是他真实的生命本身。人的记忆和源于它的思维只是实现引入所经由的入口或外院。
无论你说意愿,还是说爱,意思都一样,因为每个人都意愿他所爱的,爱他所意愿的;意愿是爱的容器,其功能为思考的理解力是信的容器。一个人可能知道、思考并理解许多东西;但当私下里出于自己的意愿或爱进行沉思时,他就会抛弃与他的意愿或爱不一致的东西。所以当肉身生活结束,活在灵里时,他也会抛弃它们。因为唯独进入人的意愿或爱的东西才会留在他的灵里,如前所述。死后,其它一切都被视为异类,他会弃之门外,并心怀憎恶,因为它们不是他爱的一部分。
但当人不仅相信取自圣言的教会教义,还意愿并实行它们时,情况就不同了,因为这时,他有了真实的信。信就是由意愿真理,因为它是真理而产生的对真理的情感;事实上,意愿真理本身,因为它是真理,才是属灵人,因为它远离属世人,而属世人虽意愿真理,但不是为了真理的缘故,而是为了自己的荣耀和名利。脱离这些东西来看待的真理是属灵的,因为它本质上是神性。因此,意愿真理,因为它是真理,也是承认并热爱神性。这两者结合得如此紧密,以至于在天堂被视为一,因为在天堂,从主发出的神性是神性真理(参看《天堂与地狱》128-132节);那些接受它,并使之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的人就是天堂的天使。说这些事是为了叫人们知道,信不仅仅是相信,还是意愿和实行,所以没有仁,就没有信。仁或爱就是意愿并实行。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