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白马 #13

九、圣言的字义或外在

九、圣言的字义或外在意义

WH13.圣言的字义是照着世界上的表象来表达的(589, 926, 1832, 1874, 2242, 2520, 2533, 2719-2720节),它适合心思单纯之人的理解力(2533, 9049, 9063, 9086节)。圣言在字义上是属世的(8783节),因为属世之物是属灵和属天事物终止于其中的最终事物,属灵和属天事物立在属世之物上面,如同房屋立在地基上;此外,没有一个外在形式,圣言的内义将如同一座没有地基的房屋(9360, 9430, 9433, 9824, 10044, 10436节)。圣言因具有这种性质,故是一个属灵意义和一个属天意义的容器(9407节);由于这就是圣言的性质,所以字义里面有一种神性的圣洁,这种圣洁一直延伸到每一个细节,直至一点一画(639, 680, 1869-1870, 9198, 10321, 10637节)。尽管在以色列人面前制定的律法已经被废除,但由于其中的内义,它们仍是神圣的圣言(9211, 9259, 9349节)。为以色列或犹太教会,就是一个代表性教会所制定的这些律法、典章和律例,有一些在外在和内在两方面的意义上仍是有效的;其中有一些要完全照其外在意义来遵守;有一些如果人们愿意,也是有用的;有一些则完全废除了(9349节)。甚至就那些已经被废除的事物而言,由于隐藏在它们内义里面的天上事物,圣言仍是神性(10637节)。

如果不同时照着内义,或也可说,照着来自圣言的真正教义理解圣言,圣言在字义上是何性质(10402节)。大量异端邪说是从没有内义,也就是没有取自圣言的纯正教义的字义中喷涌而来的(10400节)。那些处于没有内在的外在之人无法忍受圣言的内在事物(10694节)。这些人是犹太人,他们今天还是这样(301-303, 3479, 4429, 4433, 4680, 4844, 4847, 10396, 10401, 10407, 10694, 10705, 10707节)。

属天的奥秘 #1984

第十七章 1984

第十七章
1984.很少有人相信圣言拥有内义在里面,这内义根本没有显示在字义中,因为内义距离字义,可以说如同天距离地那样遥远。但从第一卷各个地方的阐述清楚看出,字义就包含这类事物在里面,并代表和表示除了主和从主看见的天使外,没有人看见的奥秘。字义与内义的关系就像人的身体与灵魂的关系。当一个人在身体中,并基于身体事物思考时,他对灵魂几乎一无所知,因为身体的功能不同于灵魂的功能,并且如此不同,以至于如果灵魂的功能被揭开,人们不会承认它们是这样。圣言的内在也是如此:圣言的灵魂,也就是它的生命在它的内在中,这些内在只关注主、祂的国、教会,以及人里面那些属于祂的国和教会的事物。当这些被关注时,这便是主的圣言,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拥有生命本身在里面。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已在第一卷被广泛证实了,也是我被允许确切知道的事。因为凡涉及肉体和世俗事物的观念都绝无可能到达天使那里,随着这些观念离开人,它们在第一道门槛处就被剥离,并完全被除去,这一点从第一卷中的实际经历(1769-1772节,1772节包括在内),以及它们如何改变(1872-1876节)可以看出来。
这一点也可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很清楚地看出来:从字义上看,这些经文一点也不容易理解,它们若没有这灵魂或生命在里面,就不会被承认为主的圣言。凡没有从孩提时代就被训练相信圣言是神启的,因而是神圣的人,都不会视圣言为神性。谁能从字义知道雅各临死前对他儿子所说的话(创世记49章)是什么意思呢?
但必作道上的蛇,路中的角蝰,咬伤马蹄,使骑马的向后坠落。(创世记49:17)
必有敌军毁坏迦得,他必毁坏脚跟。(创世记49:19)
拿弗他利是被释放的母鹿,发出优雅的言语。(创世记49:21)
犹大把小驴拴在葡萄树上,把母驴驹拴在上好的葡萄树上。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在葡萄血中洗了袍褂。他的眼睛比酒更红,他的牙齿比奶更白。(创世记49:11-12)
先知书的许多地方都有类似经文。但若不从内义来看,这些话表示什么根本不明显;在内义中,每一个细节都以最优美的次序联结在一起。
主在马太福音中论到末期的话也一样:
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众支派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马太福音24:29-30)
这些话根本不表示太阳和月亮变黑了,或众星要从天上坠落,或众支派都要哀哭;相反,它们表示仁和信即将以这种方式变黑,因为仁和信就是内义上的“日头和月亮”;它们也表示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即将坠落并消失,因为这些知识或认知就是在此被称为“天势”的“众星”;它们还表示信的一切事物,也就是“地上的众支派”。这在第一卷也已经说明了(31, 32, 1053, 1529-1531,1808节)。这几个例子可以表明圣言内义的性质,还表明内义距离字义很远,在某些地方则非常遥远。尽管如此,字义仍代表真理,也阐述真理的表象,因为当一个人缺乏真理之光时,他可以依靠真理的表象。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