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九、圣言的字义或外在意义
WH13.圣言的字义是照着世界上的表象来表达的(589, 926, 1832, 1874, 2242, 2520, 2533, 2719-2720节),它适合心思单纯之人的理解力(2533, 9049, 9063, 9086节)。圣言在字义上是属世的(8783节),因为属世之物是属灵和属天事物终止于其中的最终事物,属灵和属天事物立在属世之物上面,如同房屋立在地基上;此外,没有一个外在形式,圣言的内义将如同一座没有地基的房屋(9360, 9430, 9433, 9824, 10044, 10436节)。圣言因具有这种性质,故是一个属灵意义和一个属天意义的容器(9407节);由于这就是圣言的性质,所以字义里面有一种神性的圣洁,这种圣洁一直延伸到每一个细节,直至一点一画(639, 680, 1869-1870, 9198, 10321, 10637节)。尽管在以色列人面前制定的律法已经被废除,但由于其中的内义,它们仍是神圣的圣言(9211, 9259, 9349节)。为以色列或犹太教会,就是一个代表性教会所制定的这些律法、典章和律例,有一些在外在和内在两方面的意义上仍是有效的;其中有一些要完全照其外在意义来遵守;有一些如果人们愿意,也是有用的;有一些则完全废除了(9349节)。甚至就那些已经被废除的事物而言,由于隐藏在它们内义里面的天上事物,圣言仍是神性(10637节)。
如果不同时照着内义,或也可说,照着来自圣言的真正教义理解圣言,圣言在字义上是何性质(10402节)。大量异端邪说是从没有内义,也就是没有取自圣言的纯正教义的字义中喷涌而来的(10400节)。那些处于没有内在的外在之人无法忍受圣言的内在事物(10694节)。这些人是犹太人,他们今天还是这样(301-303, 3479, 4429, 4433, 4680, 4844, 4847, 10396, 10401, 10407, 10694, 10705, 10707节)。
203.人在何等程度上处于天堂的形式,就在何等程度上处于天堂,事实上,就是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57节),因而也在何等程度上处于聪明和智慧;因为如前所述,其理解力的一切思维和意愿的一切情感照着天堂的形式从四面八方向天堂延伸,并奇妙地与那里的社群相联,而这些社群又反过来与他相联。
有些人以为思维和情感并非真的从他们周围延伸出去,而是在他们里面,因为凡他们所思想的,他们都在自己里面,而非如同从远处看见;然而,他们大错特错了。因为正如眼睛的视觉延伸至远处的物体,并照着在那延伸中所见之物的秩序而受到影响,内在视觉作为理解力的一种属性,在灵界有同样的延伸,只是由于上述原因(196节)没有被人察觉。唯一不同的是,眼睛的视觉以属世的方式受到影响,因为眼睛是由自然界的物质构成的;而理解力的视觉以属灵的方式受到影响,因为理解力是由灵界的物质构成的,而灵界的物质都与良善并真理有关;人对此之所以一无所知,是因为他不知道有一种启示理解力的光存在。然而,没有这启示理解力的光,人根本无法思考(关于这光,参看126-132节)。
有一个灵人以为他的思维来自他自己,因而没有从他自己出去的任何延伸,由此没有与在他之外的社群的交流。为叫他认识到这是不对的,他与附近社群的交流被切断了。结果,他不仅丧失思维,还摔倒了,仿佛没了生命,只是像新生婴儿那样挥动手臂。过了一会儿,交流得以恢复,并且随着交流一点点地恢复,他逐渐回到其平时的思维状态。
其他灵人看到这一幕后,承认一切思维和情感,因而生命的一切都是照交流而流入的,因为人之生命的一切就在于他思考并被情感打动的能力,或也可说,在于他理解并意愿的能力。
注:在天堂,人人都有生命的交流,这种交流可称作生命照其良善的质和量而向周围天使社群的延伸(8794, 8797节)。思维和情感就有这种延伸(2470, 6598-6613节)。它们照着主导情感而被联结或分离(4111节)。生命唯有一个,所有人,无论在天堂还是在尘世,都靠这生命存活(1954, 2021, 2536, 2658, 2886-2889, 3001, 3484, 3742, 5847, 6467节)。这生命唯独来自主(2886-2889, 3344, 3484, 4319, 4320, 4524, 4882, 5986, 6325, 6468-6470, 9276, 10196节)。它以神奇的方式流入天使、灵人和世人(2886-2889, 3337—3338, 3484, 3742节)。主从祂的神性之爱流入,这神性之爱具有这样的性质:它愿意将它自己的东西给予他人(3472, 4320节)。因此,生命看似在人里面,而不是流入的(3742, 4320节)。根据天使向我所作的见证,我发觉并确认天使的喜乐是由于以下事实:他们并非靠自己,而是靠主活着(6469节)。恶人不肯确信生命是流入的(3743节)。来自主的生命甚至向恶人流入(2706, 3743, 4417, 10196节)。但他们将良善变为邪恶,将真理变为虚假;因为人的品质决定了他对生命的接受;举例说明(4319, 4320, 4417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