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白马 #2

WH2.在圣言的预言

WH2.在圣言的预言部分,经上多次提到马,但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马”表示理解力,“骑马的”表示一个去理解的人;这或许是因为“马”在灵义上,因而在圣言中表示这种事物,显得既奇怪又不同寻常。然而,事实就是如此,这一点可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我在此只引用少许。以色列的预言论到但说:

但必作道上的蛇,路中的箭蛇,咬伤马蹄,使骑马的向后坠落。(创世记49:17, 18

没有人能知道论到以色列支派中的一支的这个预言表示什么,除非他知道“蛇”、“马”和“骑马的”分别表示什么;然而,谁都知道其中隐含着某种属灵事物;至于每一个事物表示什么,可参看《属天的奥秘》一书(6398—6401节),那里解释了这个预言。哈巴谷书:

神啊,你乘在马上,你的战车是拯救。你乘马践踏海。(哈巴谷书3:8, 15)

显然,在这段经文中,“马”表示某种属灵事物,因为这些话是指着神说的。否则,神“乘在马上”,并“乘马践踏海”会是什么意思呢?撒迦利亚书:

当那日,马的铃铛上必有归耶和华为圣。(撒迦利亚书14:20)

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使一切马匹惊惶,使骑马的颠狂;我必张开眼睛看顾犹大家,使万民的一切马匹瞎眼。(撒迦利亚书12:4, 5)

这段经文论述了教会的荒凉,当不再明白任何真理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这种状态通过马匹和骑马的来描述;否则,“我必使一切马匹惊惶”、“使万民的一切马匹瞎眼”会是什么意思呢?这与教会能有什么关系呢?约伯记:

神使她忘记智慧,也没有把聪明赐给她;她几时把自己举到高处,就嗤笑马和骑马的人。(约伯记39:17, 18, 19ff)

“马”在此表示理解力,这是显而易见的。同样在诗篇,经上说神:

乘驾真理的话。(诗篇45:4)

另外还有其它许多经文。此外,若不知道“战车”表示什么,“以利亚和以利沙”代表什么,谁能知道以利亚和以利沙为何被称为“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又为何“少年人以利沙看见满山有火车火马”?因为以利沙对以利亚说:

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列王纪下2:11, 12)

约阿施王对以利沙说:

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列王纪下13:14)

论到少年人以利沙时,经上说:

耶和华开了少年人以利沙的眼目,就看见了,看哪,满山有火车火马围绕以利沙。(列王纪下6:17)

以利亚和以利沙之所以被称为“以色列的战车马兵”,是因为他们两人都代表圣言方面的主,“战车”表示取自圣言的教义,“马兵”表示聪明。关于“以利亚”和“以利沙”代表圣言方面的主,可参看《属天的奥秘》一书(5247, 7643, 8029, 9372节);“战车”表示取自圣言的教义(5321, 8215节)。  

属天的奥秘 #3448

3448.“他的同伴

3448.“他的同伴亚户撒、他的军长非各”表示他们的信之教义的首要特征或主要教导。这从“亚比米勒”的代表清楚可知,“亚比米勒”是指关注理性概念或事物的信之教义。因此,“他的同伴和他的军长”表示那些首要事物或教义的教导,事实上表示他们教义的首要事物或主要教导,因为“军长”和“首领”一样,表示首要事物或最重要的部分(1482, 2089节),“军队” 表示教义事物本身。“军队”之所以表示关乎真理,或系低级真理的教义事物,是因为在圣言中,“兵役”和“战争”表示那些与属灵的兵役和战争有关的事物(1664, 1788, 2686节)。“武器”也一样,如“枪”、“盾”、“弓”、“箭”、“剑”等等,如在各个地方所说明的。由于它们是发动属灵争战所用的真理或教义事物,所以“军队”表示这些真理或教义事物,也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虚假或异端邪说。
许多经文可以证明,在圣言中,“军队”或“天象”表示真理或虚假,如但以理书:
公山羊的一角向南、向东、向荣美之地大大生长。它甚至长到天军,将些军队和星宿抛落在地上,并践踏它们。它高举自己,直达天象之君或军中的首领。因罪过的缘故,有常献的燔祭交付他的军队;它将真理抛在地上。我听见有一位圣者说话,又有一位圣者说,使圣所与军队被践踏的这异象、常献的祭和荒凉的罪过要持续到几时呢?(但以理书8:9-13)
“向南、向东、向荣美之地大大生长”是指从邪恶获得的虚假的能力(2832节);“天军或天象”是指真理;“天象之君或军中首领”是指神性真理方面的主。由于“军队”或“天象”在正面意义上是指真理,所以经上说那角“将些军队或天象抛落在地上”,然后又说它“将真理抛在地上”。
同一先知书:
北方王必兴举大军,比先前的更多,满了年数,他必率领大军,带极多的物资来。那时他必发动他的力量、激动他的心,率领大军攻击南方王,南方王也必以极大极强的军队仰战,却站立不住,因为吃他食物的,必使他破败,他的军队必消耗殆尽,仆倒被杀的甚多。(但以理书11:13, 25-26)
这一整章论述的主题都是北方王和南方王之间的战争;“北方王”表示虚假,他的“军队”也是;“南方王”和他的“军队”表示真理;这是关于教会荒废的预言。
启示录:
我看见天开了,看哪,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称为忠信真实。祂穿着溅了血的衣服。在天上的众军骑着白马,穿着细麻衣,又白又洁,跟随祂。我看见那兽和地上的列王,并他们的众军都聚集,要与骑马的并祂的军队争战。(启示录19:11, 13-14, 19)
“骑白马的”表示主的圣言,或圣言方面的主(2760-2762节);“跟随祂的天上众军”表示来自圣言的真理,因而表示天上那些拥有真理的人;“兽”表示属于自我之爱的邪恶;“地上的列王并他们的众军”表示虚假。此处描述的是虚假与真理的争战。
诗篇:
诸天藉耶和华的话而造;其万象藉祂口中的气而成。(诗篇33:6)
“其万象”或天象表示真理。由于“军队”表示真理,所以天国之子和天使凭他们所拥有的真理而被称为天军或天象、天兵,如路加福音:
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路加福音2:13)
诗篇:
你们作祂的众军,作祂的仆役,行祂旨意的,都要称颂耶和华!(诗篇103:21)
又:
祂的众天使都要赞美祂;祂的众军都要赞美祂。(诗篇148:2)
以赛亚书:
把你们的眼睛举到高处,看谁创造这万象,按数目领出它们。祂一一称其名,因大有权柄和能力,连一个人都不缺。(以赛亚书40:26)
同一先知书:
我造地,又创造人在地上;我亲手展开诸天,其众军也是我所命定的。(以赛亚书45:12)
此处“天象或天军”表示真理,因而表示天使,因为他们拥有真理,如前所示。
列王纪:
我看见耶和华坐在祂的宝座上,天上的众军都侍立在祂右手和左手边。(列王纪上22:19)
约珥书:
耶和华在祂军旅前发声,祂的营甚大;行祂话的是强盛者。(约珥书2:11)
撒迦利亚书:
我必在我家的四围安营,使敌军不得任意往来,暴虐的人也不再经过。锡安的女子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女子哪,应当大声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撒迦利亚书9:8-9)
这论及主的降临;祂的“军队”表示神性真理。出于这个原因,还因为唯独主为人与不断奋力攻击他的地狱争战,所以在圣言中,主经常被称为“万军之耶和华”、“万军之神”、“万军之主”,也就是万象之耶和华、神或主,如以赛亚书:
列族之国聚集哄嚷的声音;万军之耶和华正率领军队,预备打仗。(以赛亚书13:4)
“列族之国”表示源于邪恶的虚假;“率领军队,预备打仗”表示为人而作战。
由于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代表主的天国,并且“支派”,以及“十二”表示整体上信的一切事物,也就是该国度的一切真理(577, 2089, 2129, 2130, 3272节),所以他们还被称为“耶和华的军队”(如出埃及记7:4; 12:17, 41, 51);并且经上吩咐要按着“他们的军队”把他们从埃及领出来(出埃及记6:26);要“照他们的军队”各归本营(民数记1:52);要分散到他们的“军队”中(民数记2:1-34)。
“军队”表示真理,这一点也清楚可见于以西结书:
波斯、路德和弗在你军队中作你的战士;他们在你中间悬挂盾牌和头盔,彰显你的尊荣;亚发人和你的军队都在你四围的墙上,歌玛底人则在你的塔楼上。(以西结书27:10-11)
这论及推罗,推罗表示良善和真理的内层知识或认知,因而表示那些拥有它们的人(1201节);“军队”表示真理本身;“路德和弗”也表示那些拥有知识或认知的人(参看1163, 1164, 1166, 1195, 1231节);“盾牌和头盔”描述了诸如属于属灵争战或战争的那类事物。
至于“军队”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虚假,这明显可见于以赛亚书:
到那日,耶和华在高处必察罚高处的军队,在地上必察罚地上的列王。(以赛亚书24:21)
此处“高处的军队”表示源于自我之爱的虚假。以西结书:
我要把你掉转过来,用钩子钩住你的腮颊,将你和你的全军、马匹和马兵都带出来,他们都披挂整齐,一大团队,有大牌小盾,都拿着剑。你必从你的地方,从北方的极处,你和许多人民一同前来,他们都骑着马,一大团队,一大军兵。(以西结书38:4, 15)
这论及哥革,他表示与内在分离,因而变成偶像崇拜的外在敬拜(1151节);他的“军队”表示虚假。
耶利米书:
我要派弓箭手,就是那拉弓和贯甲挺身的攻击巴比伦;不要怜惜少年人,要灭尽她的全军。(耶利米书51:2-3)
“巴比伦”表示外在显得神圣,内在却是亵渎的敬拜(1182, 1283, 1295, 1304, 1306-1308, 1321, 1322, 1326节);“她的军队”表示具有这种敬拜之人的虚假。在其它地方,巴比伦的军队也具有这种含义(如耶利米书32:2; 34:1, 21; 39:1)。以西结书:
法老看见他们,必为他的众人安慰自己;法老和他的全军,都必被剑刺死,因为我将我的惊恐放在活人之地。(以西结书32:31-32)
这论及埃及,埃及表示那些通过基于记忆知识或事实的推理扭曲真理的人(1164, 1165节);他的“军队”或法老的军队表示由此而来的虚假;在其它经文中,“法老的军队”也是这个意思(如耶利米书37:5, 7, 11; 46:2; 以西结书17:17)。路加福音:
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军队围困的时候,就知道她的荒凉近了。(路加福音21:20)
这论及时代的完结,或教会的末期,这时信不复存在。“耶路撒冷”表示教会(参看2117节),当被虚假围困时,它就被“军队围困”。
由此可见犹太人和偶像崇拜者所崇拜的“天象(或天军、天兵)”在内义上表示虚假,如列王纪所描述的:
他们离弃他们神的一切诫命,为自己做了两个牛犊的铸像,又造了亚舍拉,向天上的万象下拜。(列王纪下17:16)
这论及以色列人;在另一处,经上论到玛拿西说:
他为天上的万象筑坛。(列王纪下21:5)
又:
约西亚王将那为巴力和亚舍拉,并天上万象所造的一切器皿,都从殿里搬出来。(列王纪下23:4)
耶利米书:
他们必将首领、祭司和先知的骸骨取出来,抛散在日头、月亮、和天上的万象之下,就是他们从前所喜爱、所服侍、所随从的。(耶利米书8:1-2)
别处:
耶路撒冷的房屋和犹大列王的房屋,就是他们在其房顶上向天上的万象烧香,向别神浇奠祭的一切房屋,都必被玷污,和陀斐特一样。(耶利米书19:13)
西番雅书:
我必伸手攻击那些在房顶上敬拜天上万象的。(西番雅书1:4-5)
被称为“天象”的,主要是众星;而“众星”表示真理,在反面意义上则表示虚假(1128, 1808节)。

属天的奥秘 #3993

3993.“从羊群中

3993.“从羊群中挑出一切有点有斑的羊”表“拉班”所表示的良善与真理,凡与“点”所表示的邪恶混杂,或与“斑”所表示的虚假混杂的,都要被分离出去。这从“挑出”(removing)和“羊”的含义清楚可知:“挑出”是指分离;“羊群中的羊”(此处是山羊和羔羊)是指良善与真理(1824, 3519节)。这些细节和本章接下来的细节含有奥秘在里面,这一事实可从以下分析看出来:它们若非含有比字面上所看到的还要深的奥秘,绝大多数在神性圣言中是不值一提的;如:雅各要求以山羊当中有斑有点的,羔羊当中黑色的为他的工价;然后他将皮剥成白纹的榛树和梧桐树的嫩枝插在水沟里,正对着当时发热的拉班的羊群;至于羔羊,他使羊群面对拉班羊群中有纹和黑色的;他由此以邪恶的伎俩,而非正当的手段变得富有。这些事并未表现出任何神性之物,而圣言的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直至一点一划,都是神性。此外,知道知道这一切对救恩毫无用处;然而,圣言因是神性,故里面所包含的事物无不有助于救恩和永生。
通过这些,以及其它类似细节,谁都能断定,它们里面隐藏着某个奥秘,尽管从字义上看,它们是那种不值一提的事实,然而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更为神性的观念。不过,若不通过内义,也就是若不知道天使如何理解这些事,谁也看不出这些观念准确来说是什么;当世人看到历史的属世意义时,天使觉察到的是属灵意义。这两种意义表面看似相距甚远,而事实上,它们彼此联结得十分紧密;这一点从前面所解释的历史细节,以及所有其它此类细节很清楚地看出来。诚然,包含在此处和随后本章中那些细节的奥秘本身从前面关于拉班和雅各的阐述能在某种程度上得知,即:“拉班”表示诸如能服务于引入纯正良善与真理的那类良善,而“雅各”表示真理的良善。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何为对应于属灵良善的属世良善,更少有人知道何为属灵良善,并且这二者之间必存在一个对应关系,罕有人知道仅看似良善的那类良善是用来引入纯正良善与真理的手段。既如此,那么论述这些事的奥秘就无法轻易解释清楚,因为它们会落入理解力或认知的阴影中。确切地说,这就像是有人以外语来谈论,无论把这个事情解释得多么清楚,听者都不会明白的。尽管如此,还是要让人们知道隐藏在圣言内义中的事,此处细节里面的真正奥秘如今要揭开。
就至高意义而言,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主,即祂如何使自己的属世层变成神性;就代表意义而言,主题则是人里面的属世层,即主如何重生这属世层,并使它与人的内层人,也就是那肉体死后继续活着、那时被称为人之灵的相对应。当从肉身被释放出来时,除了肉和骨之外,人的灵会将外在人的一切都带走。内在人与外在人的这种对应关系若不在时间,或在肉身生活中实现,以后就不会实现了。此处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主题就是主通过重生将这二者结合起来。
前几节论述了人在能重生之前必须接受并承认的一般真理,这些真理由雅各和利亚并使女所生的十个儿子来表示;然后论述了(此人接受并承认这些真理后)外在人与内层人,也就是属世人与“约瑟”所表示的属灵人的结合。现在按照这个次序,所论述的主题是良善的繁殖和真理的增多,一旦理性人与属灵人结合,这种情形就开始照着它们结合的程度出现。这就是雅各通过拉班的羊群为自己所获得的“羊群”所表示的。“羊群”在此表示良善与真理,如在圣言别处频繁所表示的。“拉班的羊群”表示“拉班”所代表的良善,其性质早已阐述过。“雅各的羊群”表示通过拉班代表的良善所获得的纯正良善与真理。
此处便描述了获得这些纯正良善与真理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绝不被理解,除非知道“斑”、“点”、“黑”、“白”在内义上表示什么,因而必须先在此解释它们。有斑的,或有点的,就是由黑和白构成的。一般来说,“黑”表示邪恶,尤表人的自我(proprium),因为这自我只是邪恶。但是,“暗”(dark)表示虚假,尤表虚假原则。“白”在内义上表示真理,严格来说,表示主的公义和功德(Righteousness and Merit),由此表示主在人里面的公义和功德。这种白被称为“亮白”,因为它从主所放射的光闪耀出来。但在反面意义上,“白”表示自我公义,或人自己的功德。事实上,没有良善的真理都具有这种自我功德在里面,因为当人的善行并非源于真理的良善时,他总是渴望得到某种回报,因他行善是为了自己。而当良善隐藏人所付诸实践的真理后面时,这真理就会被主所放射的光照亮。由此可见“斑”和“点”分别表示什么,即“斑”表示与虚假混杂的真理;“点”表示与邪恶混杂的良善。
来世所看到的实际色彩如此美丽和明亮,以至于无法描述(1053, 1624节)。它们就是白与黑里面的光影混杂的产物。不过,尽管那里的光在肉眼面前显为光,却和世上的光不一样。天上的光含有聪明和智慧在里面,因为来自主的神性聪明和智慧在那里就显为光,并且光照整个天堂(2776, 3138, 3167, 3190, 3195, 3222, 3223, 3225, 3339-3341, 3485, 3636, 3643, 3862节)。同样,来世的阴影尽管看似阴影,却和世上的阴影不一样;因为那里的阴影就是光的缺乏,因而是聪明和智慧的缺乏。由于在来世,白和黑是含有聪明和智慧在里面的光之产物,以及缺乏聪明和智慧的阴影之产物,故显而易见,“白”和“黑”就表示诸如前面所阐述的那类事物。结果,色彩是由白与黑所构成的表面里面的光影变化,因此这就是被称为色彩的这些变化所产生的多样性(1042, 1043, 1053节)。
由此可见,“有斑的”,也就是标有或布满黑白点的表示什么,即表示与邪恶混杂的良善;以及“有点的”表示什么,即表示与虚假混杂的真理。这些就是取自拉班良善的事物,以便服务于引入纯正的良善与真理。不过,至于它们能以哪种方式服务于这一目的,这是一个奥秘;事实上,这个奥秘能清楚地呈现在那些处于天堂之光的人面前,因为如前所述,这光含有聪明在里面;但它却无法清楚呈现在那些处于尘世之光的人面前,除非他们的尘世之光被天堂之光照亮,如那些已重生之人的情形。因为每一个重生之人都在自己那来自天堂之光的属世之光里面看见良善与真理,因为天堂之光会给他的理解或认知带来视觉,而尘世的劣质之光则赋予他属世的视觉。
有必要补充几句话,以进一步解释此中情形。人里面没有纯粹的良善,或不与邪恶混杂的良善;也没有纯粹的真理,或不与虚假混杂的真理。这是因为人的意愿只是邪恶,虚假由此不断流入他的理解或认知;众所周知,人通过遗传接受他祖祖辈辈逐渐累积来的邪恶,又由此制造了实际的邪恶,将其变成自己的,并把他自己的邪恶进一步添加到这遗传上。但居于人身上的邪恶各种各样;有些邪恶不能与良善混杂,有些邪恶则能与良善混杂;这同样适用于虚假。若非如此,绝没有人能够重生。不能与良善并真理混杂的邪恶与虚假就是违背对神之爱与对邻之爱的那类;即仇恨、报复、残忍,随之与自己相比对他人的蔑视,以及由此而来的虚假说服。但能与良善并真理混杂的邪恶与虚假则是不违背对神之爱与对邻之爱的那类。
例如:若有人爱自己胜过他人,并出于这爱而努力在私下和公众生活中胜过别人,在知识和教义上胜过他们,被提升到比别人更重要的位置上,以及比别人更富有,同时又承认和敬拜主,发自内心向邻人做善事,出于良知行公义公平,那么属于其自我之爱的邪恶就是能与良善并真理混杂的那种。因为这是一种人自己的邪恶,因邪恶而与生俱来。突然将这邪恶从他身上拿走,就会扑灭他里面最初燃烧的生命之火。但若有人爱自己胜过他人,并出于这爱与自己相比蔑视他人,仇恨那些不尊重他,可以说崇拜他的人,因而在报复和残忍中享受仇恨的快乐,那么这种爱的邪恶就是无法与良善并真理混杂的那种,因为它们是对立面。
再举一例:若有人自以为从罪中洁净,因而被清洗干净,就像有人用大量的水洗去污秽一样,一旦他悔改,执行了所规定的处罚,或他进行忏悔并听到听告解神父说他脱离了罪恶后,或领受圣餐后,过上一种新生活,并处于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那么这虚假就是能与良善混杂的那种。但是,若他仍和以前一样,继续过着肉欲和世俗的生活,那么这虚假就是无法与良善混杂的那种。
又:若有人以为人凭着相信良善,而非凭着意愿良善而得救,然而又意愿良善,进而行善,那么这虚假就是能依附于良善与真理的那种;但是,若他不意愿良善,进而行善,就是不能依附的那种。同样,若有人不知道人死后会再次兴起,进而不信复活,或有人知道但仍怀疑或几乎否认它,然而却活在真理与良善中,那么良善与真理也能与这虚假混杂。但是,若他活在虚假与邪恶中,真理与良善就无法与这虚假混杂,因为它们是对立面;并且这虚假会摧毁真理,邪恶则会摧毁良善。
又:以良善为目的的伪装和城府,无论这良善是邻舍的良善,还是国家或教会的良善,就是谨慎;与它们混在一起的邪恶就能通过并为了这目的而与良善混杂。但是,以邪恶为目的的伪装和城府则不是谨慎,而是诡诈和欺骗。良善绝无可能与它们结合,因为具有邪恶目的的欺骗会将属地狱之物带入人的一切事物,无论还是细节,将邪恶置于中间,将良善丢到周边。这种次序就是地狱的次序本身。其它无数例子也一样。
有些邪恶与虚假是能依附于良善与真理的,这一点仅从以下事实就能看出来:虽然有如此众多不同的信条和教义存在,其中许多完全是异端的,然而每一种中都有人得救。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看出来:主的教会甚至存在于教会之外的外邦人当中;虽然他们处于虚假,但那些过着仁爱生活的人仍能得救(2589-2604节)。若非有能与良善混杂的邪恶,并能与真理混杂的虚假,这种情形是绝无可能的。因为能与良善混杂的邪恶,并能与真理混杂的虚假,能被主奇妙地排列成序。它们不是结合起来,更不是合而为一,而是相互毗邻,彼此相接,并且是以这种方式,良善连同真理占据中间,可以说占据核心,而邪恶与虚假则占据向外辐射,直到周边区域或四围的位置。因此,前者被后者光照,也就是邪恶与虚假从良善与真理接受光,并像从中间或核心放射的光所制造的白与黑的斑点那样斑驳。这就是天上的次序。这些就是“斑”和“点”在内义上所表示的事。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