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WH2.在圣言的预言部分,经上多次提到马,但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马”表示理解力,“骑马的”表示一个去理解的人;这或许是因为“马”在灵义上,因而在圣言中表示这种事物,显得既奇怪又不同寻常。然而,事实就是如此,这一点可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我在此只引用少许。以色列的预言论到但说:
但必作道上的蛇,路中的箭蛇,咬伤马蹄,使骑马的向后坠落。(创世记49:17, 18)
没有人能知道论到以色列支派中的一支的这个预言表示什么,除非他知道“蛇”、“马”和“骑马的”分别表示什么;然而,谁都知道其中隐含着某种属灵事物;至于每一个事物表示什么,可参看《属天的奥秘》一书(6398—6401节),那里解释了这个预言。哈巴谷书:
神啊,你乘在马上,你的战车是拯救。你乘马践踏海。(哈巴谷书3:8, 15)
显然,在这段经文中,“马”表示某种属灵事物,因为这些话是指着神说的。否则,神“乘在马上”,并“乘马践踏海”会是什么意思呢?撒迦利亚书:
当那日,马的铃铛上必有归耶和华为圣。(撒迦利亚书14:20)
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使一切马匹惊惶,使骑马的颠狂;我必张开眼睛看顾犹大家,使万民的一切马匹瞎眼。(撒迦利亚书12:4, 5)
这段经文论述了教会的荒凉,当不再明白任何真理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这种状态通过马匹和骑马的来描述;否则,“我必使一切马匹惊惶”、“使万民的一切马匹瞎眼”会是什么意思呢?这与教会能有什么关系呢?约伯记:
神使她忘记智慧,也没有把聪明赐给她;她几时把自己举到高处,就嗤笑马和骑马的人。(约伯记39:17, 18, 19ff)
“马”在此表示理解力,这是显而易见的。同样在诗篇,经上说神:
乘驾真理的话。(诗篇45:4)
另外还有其它许多经文。此外,若不知道“战车”表示什么,“以利亚和以利沙”代表什么,谁能知道以利亚和以利沙为何被称为“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又为何“少年人以利沙看见满山有火车火马”?因为以利沙对以利亚说:
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列王纪下2:11, 12)
约阿施王对以利沙说:
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列王纪下13:14)
论到少年人以利沙时,经上说:
耶和华开了少年人以利沙的眼目,就看见了,看哪,满山有火车火马围绕以利沙。(列王纪下6:17)
以利亚和以利沙之所以被称为“以色列的战车马兵”,是因为他们两人都代表圣言方面的主,“战车”表示取自圣言的教义,“马兵”表示聪明。关于“以利亚”和“以利沙”代表圣言方面的主,可参看《属天的奥秘》一书(5247, 7643, 8029, 9372节);“战车”表示取自圣言的教义(5321, 8215节)。
3448.“他的同伴亚户撒、他的军长非各”表示他们的信之教义的首要特征或主要教导。这从“亚比米勒”的代表清楚可知,“亚比米勒”是指关注理性概念或事物的信之教义。因此,“他的同伴和他的军长”表示那些首要事物或教义的教导,事实上表示他们教义的首要事物或主要教导,因为“军长”和“首领”一样,表示首要事物或最重要的部分(1482, 2089节),“军队” 表示教义事物本身。“军队”之所以表示关乎真理,或系低级真理的教义事物,是因为在圣言中,“兵役”和“战争”表示那些与属灵的兵役和战争有关的事物(1664, 1788, 2686节)。“武器”也一样,如“枪”、“盾”、“弓”、“箭”、“剑”等等,如在各个地方所说明的。由于它们是发动属灵争战所用的真理或教义事物,所以“军队”表示这些真理或教义事物,也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虚假或异端邪说。
许多经文可以证明,在圣言中,“军队”或“天象”表示真理或虚假,如但以理书:
公山羊的一角向南、向东、向荣美之地大大生长。它甚至长到天军,将些军队和星宿抛落在地上,并践踏它们。它高举自己,直达天象之君或军中的首领。因罪过的缘故,有常献的燔祭交付他的军队;它将真理抛在地上。我听见有一位圣者说话,又有一位圣者说,使圣所与军队被践踏的这异象、常献的祭和荒凉的罪过要持续到几时呢?(但以理书8:9-13)
“向南、向东、向荣美之地大大生长”是指从邪恶获得的虚假的能力(2832节);“天军或天象”是指真理;“天象之君或军中首领”是指神性真理方面的主。由于“军队”或“天象”在正面意义上是指真理,所以经上说那角“将些军队或天象抛落在地上”,然后又说它“将真理抛在地上”。
同一先知书:
北方王必兴举大军,比先前的更多,满了年数,他必率领大军,带极多的物资来。那时他必发动他的力量、激动他的心,率领大军攻击南方王,南方王也必以极大极强的军队仰战,却站立不住,因为吃他食物的,必使他破败,他的军队必消耗殆尽,仆倒被杀的甚多。(但以理书11:13, 25-26)
这一整章论述的主题都是北方王和南方王之间的战争;“北方王”表示虚假,他的“军队”也是;“南方王”和他的“军队”表示真理;这是关于教会荒废的预言。
启示录:
我看见天开了,看哪,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称为忠信真实。祂穿着溅了血的衣服。在天上的众军骑着白马,穿着细麻衣,又白又洁,跟随祂。我看见那兽和地上的列王,并他们的众军都聚集,要与骑马的并祂的军队争战。(启示录19:11, 13-14, 19)
“骑白马的”表示主的圣言,或圣言方面的主(2760-2762节);“跟随祂的天上众军”表示来自圣言的真理,因而表示天上那些拥有真理的人;“兽”表示属于自我之爱的邪恶;“地上的列王并他们的众军”表示虚假。此处描述的是虚假与真理的争战。
诗篇:
诸天藉耶和华的话而造;其万象藉祂口中的气而成。(诗篇33:6)
“其万象”或天象表示真理。由于“军队”表示真理,所以天国之子和天使凭他们所拥有的真理而被称为天军或天象、天兵,如路加福音:
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路加福音2:13)
诗篇:
你们作祂的众军,作祂的仆役,行祂旨意的,都要称颂耶和华!(诗篇103:21)
又:
祂的众天使都要赞美祂;祂的众军都要赞美祂。(诗篇148:2)
以赛亚书:
把你们的眼睛举到高处,看谁创造这万象,按数目领出它们。祂一一称其名,因大有权柄和能力,连一个人都不缺。(以赛亚书40:26)
同一先知书:
我造地,又创造人在地上;我亲手展开诸天,其众军也是我所命定的。(以赛亚书45:12)
此处“天象或天军”表示真理,因而表示天使,因为他们拥有真理,如前所示。
列王纪:
我看见耶和华坐在祂的宝座上,天上的众军都侍立在祂右手和左手边。(列王纪上22:19)
约珥书:
耶和华在祂军旅前发声,祂的营甚大;行祂话的是强盛者。(约珥书2:11)
撒迦利亚书:
我必在我家的四围安营,使敌军不得任意往来,暴虐的人也不再经过。锡安的女子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女子哪,应当大声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撒迦利亚书9:8-9)
这论及主的降临;祂的“军队”表示神性真理。出于这个原因,还因为唯独主为人与不断奋力攻击他的地狱争战,所以在圣言中,主经常被称为“万军之耶和华”、“万军之神”、“万军之主”,也就是万象之耶和华、神或主,如以赛亚书:
列族之国聚集哄嚷的声音;万军之耶和华正率领军队,预备打仗。(以赛亚书13:4)
“列族之国”表示源于邪恶的虚假;“率领军队,预备打仗”表示为人而作战。
由于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代表主的天国,并且“支派”,以及“十二”表示整体上信的一切事物,也就是该国度的一切真理(577, 2089, 2129, 2130, 3272节),所以他们还被称为“耶和华的军队”(如出埃及记7:4; 12:17, 41, 51);并且经上吩咐要按着“他们的军队”把他们从埃及领出来(出埃及记6:26);要“照他们的军队”各归本营(民数记1:52);要分散到他们的“军队”中(民数记2:1-34)。
“军队”表示真理,这一点也清楚可见于以西结书:
波斯、路德和弗在你军队中作你的战士;他们在你中间悬挂盾牌和头盔,彰显你的尊荣;亚发人和你的军队都在你四围的墙上,歌玛底人则在你的塔楼上。(以西结书27:10-11)
这论及推罗,推罗表示良善和真理的内层知识或认知,因而表示那些拥有它们的人(1201节);“军队”表示真理本身;“路德和弗”也表示那些拥有知识或认知的人(参看1163, 1164, 1166, 1195, 1231节);“盾牌和头盔”描述了诸如属于属灵争战或战争的那类事物。
至于“军队”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虚假,这明显可见于以赛亚书:
到那日,耶和华在高处必察罚高处的军队,在地上必察罚地上的列王。(以赛亚书24:21)
此处“高处的军队”表示源于自我之爱的虚假。以西结书:
我要把你掉转过来,用钩子钩住你的腮颊,将你和你的全军、马匹和马兵都带出来,他们都披挂整齐,一大团队,有大牌小盾,都拿着剑。你必从你的地方,从北方的极处,你和许多人民一同前来,他们都骑着马,一大团队,一大军兵。(以西结书38:4, 15)
这论及哥革,他表示与内在分离,因而变成偶像崇拜的外在敬拜(1151节);他的“军队”表示虚假。
耶利米书:
我要派弓箭手,就是那拉弓和贯甲挺身的攻击巴比伦;不要怜惜少年人,要灭尽她的全军。(耶利米书51:2-3)
“巴比伦”表示外在显得神圣,内在却是亵渎的敬拜(1182, 1283, 1295, 1304, 1306-1308, 1321, 1322, 1326节);“她的军队”表示具有这种敬拜之人的虚假。在其它地方,巴比伦的军队也具有这种含义(如耶利米书32:2; 34:1, 21; 39:1)。以西结书:
法老看见他们,必为他的众人安慰自己;法老和他的全军,都必被剑刺死,因为我将我的惊恐放在活人之地。(以西结书32:31-32)
这论及埃及,埃及表示那些通过基于记忆知识或事实的推理扭曲真理的人(1164, 1165节);他的“军队”或法老的军队表示由此而来的虚假;在其它经文中,“法老的军队”也是这个意思(如耶利米书37:5, 7, 11; 46:2; 以西结书17:17)。路加福音:
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军队围困的时候,就知道她的荒凉近了。(路加福音21:20)
这论及时代的完结,或教会的末期,这时信不复存在。“耶路撒冷”表示教会(参看2117节),当被虚假围困时,它就被“军队围困”。
由此可见犹太人和偶像崇拜者所崇拜的“天象(或天军、天兵)”在内义上表示虚假,如列王纪所描述的:
他们离弃他们神的一切诫命,为自己做了两个牛犊的铸像,又造了亚舍拉,向天上的万象下拜。(列王纪下17:16)
这论及以色列人;在另一处,经上论到玛拿西说:
他为天上的万象筑坛。(列王纪下21:5)
又:
约西亚王将那为巴力和亚舍拉,并天上万象所造的一切器皿,都从殿里搬出来。(列王纪下23:4)
耶利米书:
他们必将首领、祭司和先知的骸骨取出来,抛散在日头、月亮、和天上的万象之下,就是他们从前所喜爱、所服侍、所随从的。(耶利米书8:1-2)
别处:
耶路撒冷的房屋和犹大列王的房屋,就是他们在其房顶上向天上的万象烧香,向别神浇奠祭的一切房屋,都必被玷污,和陀斐特一样。(耶利米书19:13)
西番雅书:
我必伸手攻击那些在房顶上敬拜天上万象的。(西番雅书1:4-5)
被称为“天象”的,主要是众星;而“众星”表示真理,在反面意义上则表示虚假(1128, 1808节)。
6534.“马兵”表理智概念。这从“马兵”的含义清楚可知,“马兵”是指属于理解力的事物,因为“马”表示理解力(参看2760-2762, 3217, 5321, 6125节)。“马兵”表示属于理解力或领悟力的事物,这一点从以下经文进一步看出来:
耶和华独自引导他,耶和华使他乘驾地的高处。(申命记32:12, 13)
这论及古教会;“使他乘驾地的高处”表示赋予卓越、高级的理解力。
诗篇:
在你的威严中爬上你的战车,乘上真理、柔和、公义的道,你的右手必指教你奇妙的事。(诗篇45:4)
这论及主;“乘上真理的道(或圣言)”表示拥有对真理的纯正理解。又:
你们当歌颂神,赞美祂的名;尊崇那位驾云的,祂的名是耶和华。(诗篇68:4)
这也论及主;“云”表示圣言的字义(参看创世记18章序言, 4060, 4391, 5922, 6343e节);“驾云”是指在内义中,内义里面的真理就在它所能带来的一切聪明和智慧之中。
撒迦利亚书:
到那日,我必使一切马匹惊惶,使骑马的颠狂。我必张开眼睛看顾犹大家,使万民的一切马匹瞎眼。(撒迦利亚书12:4)
“马匹”表示理解力;“骑马的”或“马兵”表示领悟力。谁看不出“马匹”在此不是指马,“骑马的”也不是指骑马的人;而是指诸如能被惊惶和颠狂,以及瞎眼击打的某种事物?显然,这种事物属于理解力或领悟力。
“马匹”和“马兵”表示理智概念,在反面意义上表示推理和由此而来的虚假,这一点可见于启示录: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拿着弓,并有冠冕赐给他。他便出来,胜了又要胜。就另有一匹马出来,是红的,有权柄给了那骑马的,可以从地上夺去太平,使他们彼此相杀,又有一把大剑赐给他。我就观看,见有一匹黑马;骑在马上的,手里拿着天平。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灰色马;骑在马上的,名字叫作死。(启示录6:2, 4, 5, 8)
此处“马”和“骑马的”表示诸如与由真理构成的理解力有关的那类事物,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诸如与由虚假构成的理解力有关的那类事物,这从一切细节明显看出来。“白马和骑在它上面的”表示由从圣言所获得的真理所构成的理解力;“骑在白马上的”是指圣言方面的主,这在启示录(启示录19:11, 13, 16)已明确指出。“红马和骑在它上面的”表示由恶欲所产生的推理,这些推理向出自圣言的真理施暴;“黑马和骑在它上面的”表示摧毁理解真理的能力;而“灰色马和骑在它上面的”表示由这种摧毁所导致的诅咒。
就反面意义而言,“马”和“马兵”表示败坏的理解力和它所产生的虚假,如以西结书:
阿荷拉归我之后行邪淫,贪恋所爱的人,就是总督和领袖,他们都是可爱的少年人、骑着马的兵。她妹妹阿荷利巴贪恋亚述人,总督和领袖,就是她的邻舍,就是穿极华美的衣服、骑着马的兵,他们都是可爱的少年人。(以西结书23:5,6,11,12)
“阿荷拉”表示败坏的属灵教会,就是“撒玛利亚”;“阿荷利巴”表示败坏的属天教会,就是“耶路撒冷”;因为属于撒玛利亚的以色列人代表属灵教会,而属于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代表属天教会。“亚述”和“亚述人”表示反对信之真理的推理(1186节);“骑着马的兵”表示败坏的理解力,虚假由此产生。
哈巴谷书:
我必兴起迦勒底人,就是那残忍暴躁的民族,向宽阔之地进发,占据那不属自己的住处;他们的马比豹更快,比晚上的豺狼更猛。他们的马兵散开,马兵都从远方而来。(哈巴谷书1:6,8)
“迦勒底人”表示那些陷入虚假,但外在看似处于真理的人,因而表示对真理的亵渎,而“巴比伦”表示对良善的亵渎(1182, 1368节)。“向宽阔之地进发”表示摧毁真理。“宽阔之地”表示真理(参看3433, 3434, 4482节)。由此明显可知,“散开、从远而来的马兵”表示属于败坏的理解力的事物,因而表示虚假。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