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白马 #2

WH2.在圣言的预言

WH2.在圣言的预言部分,经上多次提到马,但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马”表示理解力,“骑马的”表示一个去理解的人;这或许是因为“马”在灵义上,因而在圣言中表示这种事物,显得既奇怪又不同寻常。然而,事实就是如此,这一点可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我在此只引用少许。以色列的预言论到但说:

但必作道上的蛇,路中的箭蛇,咬伤马蹄,使骑马的向后坠落。(创世记49:17, 18

没有人能知道论到以色列支派中的一支的这个预言表示什么,除非他知道“蛇”、“马”和“骑马的”分别表示什么;然而,谁都知道其中隐含着某种属灵事物;至于每一个事物表示什么,可参看《属天的奥秘》一书(6398—6401节),那里解释了这个预言。哈巴谷书:

神啊,你乘在马上,你的战车是拯救。你乘马践踏海。(哈巴谷书3:8, 15)

显然,在这段经文中,“马”表示某种属灵事物,因为这些话是指着神说的。否则,神“乘在马上”,并“乘马践踏海”会是什么意思呢?撒迦利亚书:

当那日,马的铃铛上必有归耶和华为圣。(撒迦利亚书14:20)

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使一切马匹惊惶,使骑马的颠狂;我必张开眼睛看顾犹大家,使万民的一切马匹瞎眼。(撒迦利亚书12:4, 5)

这段经文论述了教会的荒凉,当不再明白任何真理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这种状态通过马匹和骑马的来描述;否则,“我必使一切马匹惊惶”、“使万民的一切马匹瞎眼”会是什么意思呢?这与教会能有什么关系呢?约伯记:

神使她忘记智慧,也没有把聪明赐给她;她几时把自己举到高处,就嗤笑马和骑马的人。(约伯记39:17, 18, 19ff)

“马”在此表示理解力,这是显而易见的。同样在诗篇,经上说神:

乘驾真理的话。(诗篇45:4)

另外还有其它许多经文。此外,若不知道“战车”表示什么,“以利亚和以利沙”代表什么,谁能知道以利亚和以利沙为何被称为“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又为何“少年人以利沙看见满山有火车火马”?因为以利沙对以利亚说:

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列王纪下2:11, 12)

约阿施王对以利沙说:

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列王纪下13:14)

论到少年人以利沙时,经上说:

耶和华开了少年人以利沙的眼目,就看见了,看哪,满山有火车火马围绕以利沙。(列王纪下6:17)

以利亚和以利沙之所以被称为“以色列的战车马兵”,是因为他们两人都代表圣言方面的主,“战车”表示取自圣言的教义,“马兵”表示聪明。关于“以利亚”和“以利沙”代表圣言方面的主,可参看《属天的奥秘》一书(5247, 7643, 8029, 9372节);“战车”表示取自圣言的教义(5321, 8215节)。  

属天的奥秘 #6337

6337.“我要把你

6337.“我要把你们末后之日必遇的事告诉你们”表在它们那时被排列于其中的次序里面的教会状态的性质。这从“告诉必遇的事”和“末后之日”的含义清楚可知:“告诉必遇的事”是指交流和预言;“末后之日”是指它们共存于其中的状态的最后阶段。因为“日”是指状态(参看23, 487, 488, 493, 893, 2788, 3462, 3785, 4850节),“末后”是指最后阶段;因此,“末后之日”是指一个状态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说,总体上的真理与良善按其适当次序被排列时共存于其中的状态的最后阶段。所表示的,之所以是教会的状态,是因为构成教会的,是因为构成教会的,是雅各和他的儿子们所代表的真理和良善;雅各因此代表教会(4286, 4439, 4514, 4520, 4680, 4772, 5536, 5540节),“他的儿子们”也是(5403, 5419, 5427, 5458, 5512节)。之所以表示该状态的性质,是因为对教会真理和良善的代表取决于雅各的儿子们,或各支派在圣言中被提及的顺序(3862, 3926, 3939节)。因为先提流便时,该状态是一种性质,先提犹大时,该状态是另一种性质。先提流便时,该状态具有这样的性质,它始于信;先提犹大时,该状态则具有这样的性质,它始于爱;先提其他人时,该状态又具有不同的性质,即它始于某种其它东西,而非信或爱。因为状态的性质也照着这二人之后所提到的其余支派的顺序而变化。
  以这种方式所产生的变化是数不清的,事实上是无限的;当“十二支派”所表示的总体上的真理和良善呈现出具体变化时,尤其如此,各真理和良善都有无数变化(因为那时,各真理和良善一般都具有一个不同的表象);当这些具体真理或良善呈现出无数细节变化时,更是如此;依此类推。以这种方式所产生的无限变化可通过自然界的许多事物来说明。由此可见,这十二支派在圣言中以这一种顺序被提及时所具有的含义,不同于它们以另一种顺序被提及时所具有的含义。因此,它们在本章具有不同于别处的含义。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