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白马 #6

二、圣言及其灵义或内

二、圣言及其灵义或内义(摘自《属天的奥秘》)

WH6.圣言的必要性和卓越性。凭自然界的光不可能知道主,天堂和地狱,人死后的生命,以及人获得属灵和永恒生命所凭借的神性真理(8944, 10318—10320节)。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以证实:许多人,包括他们当中有学问的人都不相信这些事,尽管他们就出生于圣言所在之地,并通过圣言接受过这方面的教导(10319节)。因此,有必要从天堂赐下启示,因为世人本为天堂而生(1775节)。故每个时代都有一个启示(2895节)。在这个地球上已经相继出现了的各种启示(10355, 10632节)。生活在大洪水之前、其时代被称为“黄金时代”的上古之人有一种直接的启示,神性真理因此被刻在他们心上(2896节)。存在于大洪水之后的古代教会有一种历史和预言的圣言(26862897节):关于这些教会,可参看《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一书(247节)。该圣言的历史部分被称为“耶和华战记”,预言部分被称为“诗歌”(2897节)。就启示而言,这部圣言类似我们的圣言,但它适合古代教会(2897节)。摩西曾提到这部圣言(2686, 2897节)。然而,该圣言遗失了(2897节)。其他人也有过预言的启示,这从巴兰的预言明显看出来(2898节)。

无论整体还是每个部分,圣言都是神性(639, 3305, 10321, 10637节)。从经历可知,圣言的一点一画都是神性和神圣的(9349节)。现今对圣言的解释是,它的一点一画都是被启示的(1886节)。

教会尤其存在于圣言所在之地,在那里,主通过圣言被认识,神性真理被揭示(3857, 10761节)。但不能由此推论说,那些出生于圣言所在之地,由此认识主的人,就属于教会;相反,属于教会的,是那些通过来自圣言的真理被主重生的人,因而是那些过着一种爱与信的生活之人(6637, 10143, 10153, 10578, 10645, 10829节)。

属天的奥秘 #5489

5489.“各在各人

5489.“各在各人的口袋里”表属世层中凡有容器的地方。这从“口袋”的含义清楚可知,“口袋”是指一个容器,如下文所述;这容器之所以存在于属世层中,是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属世层中的真理和记忆知识。此处“口袋”尤表记忆知识,因为正如口袋是盛五谷的容器,记忆知识同样是良善的容器,在此是指由真理所产生的良善的容器,如前所述(5487节)。很少有人知道记忆知识是良善的容器,因为很少有人反思这类事。然而,他们从以下考虑是能知道这一点的:进入记忆的记忆知识总是通过某种情感被引入;非通过某种情感被引入的记忆知识不会留在那里,而是会溜走。原因在于,情感里面有生命,但记忆知识若非通过情感,是没有生命可言的。由此明显可知,记忆知识始终与诸如属于情感,或也可说属于爱的那类事物,因而与某种良善联结在一起,因为属于爱的每一个事物都被称为良善,无论它是真良善,还是被误以为是良善的东西。因此,记忆知识连同这些良善可以说构成一种婚姻。正因如此,当这良善被激发时,与它联结的记忆知识也立刻被激发出来;反之,当记忆知识被忆起时,与它联结的良善也会出现。若乐意,谁都能在自己里面测试这一点。
  由此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在抛弃仁之良善的未重生的人当中,作为教会真理存在的记忆知识拥有依附在他们身上的诸如属于爱自己爱世界的那类事物,因而有邪恶的形式;这些邪恶形式由于自己里面所含有的快乐而被未重生之人称为良善,还被他们利用错解而表现为良善。当自我之爱与尘世之爱普遍掌权时,这些记忆知识就披上诱人的外表,并照着它们掌权的程度而披上这种外表。但在已重生的人当中,作为教会真理存在的记忆知识拥有依附在他们身上的诸如属于对邻之爱和对神之爱的那类事物,因而拥有纯正的良善形式。这些良善形式被主储存在与所有正在重生之人同在的教会真理中。因此,当主将对良善的热情注入这些人时,这些真理同时以自己的适当次序显现;当主注入对真理的热情时,这良善就会同在,并点燃它。由此可见记忆知识和真理是何情形,即:它们是良善的容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