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白马 #7

三、唯有那些被光照的

三、唯有那些被光照的人理解圣言

WH7.人类的理性官能若不被主光照,就无法理解神性事物,甚至无法理解属灵事物(2196, 2203, 2209, 2654节)。因此,唯有那些被光照的人才能明白圣言(10323节)。主使那些被光照的人能理解真理,还能辨别那些看似相互矛盾的事物(9382, 10659节)。字义上的圣言就看似不一致,有些地方甚至自相矛盾(9025节)。因此,圣言可被那些没有被光照的人任意解读和应用,以证实任何观点或异端邪说,并捍卫任何世俗和肉体的爱(4783, 10330, 10400节)。从圣言获得光照的,是那些出于对真理和良善的爱而阅读它的人,而不是那些出于对名利地位的爱,因而出于对自我的爱而阅读它的人(9382, 10548—10550节)。那些过着良善的生活,并由此处于对真理的情感之人被光照(8694节)。那些内在被打开,因而其内在人能被提升到天堂之光的人被光照(10400, 10402, 10691, 10694节)。光照是对心智内层的一种实实在在的提升,也是进入天堂之光的一种提升(10330节)。对那些视圣言为神圣的人来说,来自内在,也就是经由内在来自主的神圣会流入进来,尽管他们自己对此一无所知(6789节)。那些由主引导的人被光照,并看见圣言中的真理,而那些由自己引导的人则不然(10638节)。受主引导的,是那些因真理而热爱真理的人,以及那些喜欢照神性真理生活的人(10578, 10645, 10829节)。对人来说,圣言照着他所过的爱与信的生活而活过来(1776节)。那些源于人自己的聪明的事物本身没有生命,因为没有任何良善来自人的自我(89418944节)。那些坚定确认虚假教义的人无法被光照(10640节)。

被光照的,正是人的理解力(66089300节)。理解力是真理的接受者(6222, 6608, 10659)。对教会的每个教义来说,我们对它的理解程度取决于我们以自己的理解力和由此而来的思维对它所获得的观念的性质(3310, 3825节)。只要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他的观念就是属世的,因为那时他在属世层面进行思考;然而,对那些为了真理的缘故而处于对真理的情感的人来说,属灵的观念仍隐藏在他们里面,死后人就进入这些观念中(3310, 5510, 6201, 10236, 10240, 10551节)。我们若无法以自己的理解力和由此而来的思维获得对任何主题的观念,就无法明白这个主题(3825节)。对信仰问题的观念在来世被揭开,那里的天使会看到这些观念是什么样;然后人照着它们而与其他人结合,只要这些观念植是从爱和情感发出的(1869, 3310, 5510, 6200, 8885节)。因此,唯有理性的人才能理解圣言,因为相信某个事物,却对事物本身没有任何概念,也没有理性的洞察,只不是把我们所不明白或喜欢的某句话存在记忆中,这其实是不相信(2533节)。被光照的,正是圣言的字义(3436, 9824, 9905, 10548节)。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51

51.用来打开内在属

51.用来打开内在属灵人的世俗知识和属灵知识。“世俗知识”是指那些在外在人或属世人中的知识,而不是那些在内在人或属灵人中的知识(3019—3020, 3293, 3309, 4967, 9918, 9922节)。世俗知识因属于外在人或属世人,故相对来说是服务的工具;因为外在人或属世人是用来服务内在人或属灵人的,正如世界用来服务天堂(5077, 5125, 5128, 5786, 5947, 10272, 10471节)。外在人就像世界,因为存在于世界中的神性秩序的律法被刻写于外在人中;内在人就像天堂,因为存在于天堂中的神性秩序的律法被刻写于内在人中(4523—4524, 5368, 6013, 6057, 9278—9279, 9283, 9709, 10156, 10472节);也可参看《天堂与地狱》一书(51-58节)。

有些世俗性质的知识体系涉及文明的状态和生活;有些知识体系涉及道德的状态和生活;有些知识体系则涉及属灵的状态和生活(5774, 5934节)。为了区分清楚,我将涉及属灵的状态和生活的知识称为属灵知识,这些知识主要由教义构成(9945节)。

人充满世俗和属灵的知识是很重要的,因为他通过这些知识学习思考,然后理解何为真理和良善,最终变得智慧,也就是照之生活(129, 1450—1451, 1453, 1548, 1802节)。世俗和属灵的知识是人的文明、道德和属灵生活建造并立于其上的最初的基础事物;但是,要以生活的功用为目的来学习它们(1489, 3310节)。属灵的知识打开通往内在人的道路,然后照着功用将内在人与外在人联结起来(1563, 1616节)。理性是由世俗和属灵的知识生出的(1895, 1900, 3086节),然而,它不是通过知识本身,而是通过并照着对将它们付诸于功用的情感而生出的(1895节)。如果人寻求良善和有用的目的,尤其关注永生的目的或功用,内在人就通过世俗和属灵的知识被打开,并逐渐被完善(3086节)。这时,来自属天和属灵人的属灵事物便与属世人中的世俗和属灵知识相遇,并采用一致的东西(1495节)。然后, 主通过内在人从属世人里面的世俗和属灵知识中抽出、提炼并提升对天堂生活有用的东西(1895, 1899—1902, 5871, 5874, 5901节);而不一致或相冲突的信息就被抛到一边,排除在外(5871, 5886, 5889节)。内在人的视觉只从外在人的世俗和属灵的知识中召唤出那些与它的爱有关的事物(9394节)。世俗和属灵的知识成捆排列,并照着引入它们的爱而被结合在一起(5881节)。这时,在内在人的眼里,属于爱的事物在中心,处在亮光或清晰之中,而不属于爱的事物在边上,处在黑暗或模糊之中(6068, 6085节)。世俗和属灵的知识逐渐被植入人的爱,并住在它们里面(6323节)。人若生来就爱主爱邻,就会生在各种知识,由此生在聪明中;但他却生来爱自己爱世界,所以生在完全的无知之中(6323节)。知识、聪明和智慧是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所生的子女(1226, 2049, 2116节)。

世俗和属灵的知识因属于外在人或属世人,故处于尘世之光;但已经变成爱与信的真理,从而获得生命的真理则处于天堂之光(5212节)。即便如此,人仍需通过属世观念来理解如此获得生命的真理(5510节)。属灵流注通过内在人进入外在人中的世俗和属灵的知识(1940, 8005节)。世俗和属灵的知识是容器,可以说是内在人的真理和良善的器皿(1469, 1496, 3068, 5489, 6004, 6023, 6052, 6071, 6077, 7770, 9922节)。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器皿”在灵义上表示世俗和属灵的知识(3068—3069, 3079, 9394, 9544, 9723—9724节)。世俗知识就像一面镜子,我们能在这面镜子,如在一个形像中那样看见并感知内在人的真理和良善(5201节);这三者一起在它们里面,如同在自己的最外层中(5373, 5874, 5886, 5901, 6004, 6023, 6052, 6071, 6077节)。世俗知识因处于尘世之光,故相对于那些处于天堂之光的事物来说,显得乱糟糟的,并且昏暗模糊;外在人中的事物相对于内在人中的事物来说也是如此(2831节)。事实上,在圣言中,“灌木丛”(2831节)、“云”和“黑暗”(8443, 10551节)表示世俗知识。

人要从取自圣言的教义真理开始,首先承认它们,然后才可以转向世俗知识,以便确认并证实这些真理(6047节)。因此,那些对信之真理持肯定态度的人,可以通过世俗知识从理智上确认它们;但那些对信之真理持否定态度的人则不可以,因为一个肯定态度作为一个起点会将一切朝一个肯定的方向拉;而一个否定态度作为一个起点则会将一切朝一个否定的方向拉(2568, 2588, 3913, 4760, 6047节)。有一种怀疑的肯定和一种怀疑的否定,前者是善人的特征,后者是恶人的特征(2568节)。从信之真理进入世俗知识符合秩序;而另一方面,从世俗知识进入信之真理违反秩序(10236节)。流注是属灵的,而非物质或属世的,因而从信之真理(因为这些真理是属灵的)进入世俗知识(因为这些知识是属世的)( 3219, 5119, 5259, 5427—5428, 5479, 6322, 9109—9110节)。

凡处于一种怀疑的否定状态(这种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否定),并声称自己不会相信,除非被世俗证据说服的人,永远都不会相信(2094, 2832节)。那些如此行的人在教会和天堂的事上变得疯狂(128—130节)。他们陷入邪恶的虚假(232—233节);在来世,当思想属灵事物时,他们就像喝醉了一样(1072节)。对他们的进一步描述(196节)。举一些例子说明这一事实:如果进入属灵事物的次序颠倒了,就无法理解这些事物(233, 2094, 2196, 2203, 2209节)。在属灵的事上,许多有学问的人比简单人更疯狂,因为他们坚决否定,并利用大量世俗知识来确认他们的否定(4760节)。一个有学问的人完全不明白属灵生活的例子(8629节)。那些利用世俗知识来推理反对信之真理的人会尖锐、激烈地如此行,因为他们的论据建立在迷惑和说服人的感官谬误的基础上;摆脱这些感官谬误是很困难的(5700节)。那些完全不明白真理的人,以及那些陷入邪恶的人能对信之真理和良善进行推理;然而,他们没有光照(4214节)。仅仅确认教条不是聪明的标志,因为虚假能像真理那样容易被确认(1017, 2477, 2490, 4741, 5033, 6865, 7012, 7680, 7950, 8521, 8780节)。那些通过求问某事是否如此而对教会的真理进行推理的人完全处在黑暗、模糊之中,还没有属灵之光(215, 1385, 3428节)。

有支持神性真理的各种知识,也有不支持的各种知识(5213节)。空虚的记忆知识应当被摧毁,从人的脑海中消失(1489, 1492, 1499—1500节)。记忆知识若以爱自己爱世界为目的,并支持这些爱,把人引离爱主爱邻,就是空虚的,因为这种知识关闭内在人,并且关闭得如此彻底,以致他不能从天堂接受任何东西(1563, 1600节)。世俗知识既是变得智慧的一种手段,也是变得疯狂的一种手段;内在人通过它们要么打开,要么关闭;因此,理性要么发展,要么毁灭(4156, 8628, 9922节)。死后,除了那些为了理解和生活通过世俗的学问所吸收的东西外,这些世俗的学问毫无意义(2480节)。然而,死后,一切世俗的知识都依然保持完好;只是它们处于休眠的状态(2476-2479, 2481-2486节)。

这些记忆知识对恶人来说是虚假,因为他们将其用于邪恶;对善人来说是真理,因为他们将其用于良善(6917节)。恶人所知道的真理实际上不是真理,无论当恶人谈论它们时,它们显得多么像真理,因为它们里面有邪恶,因此,它们被歪曲了;恶人所拥有的知识绝不配称为知识,因为它没有生命在里面(10331节)。

变得智慧是一回事,变得聪明是另一回事,知道同样是另一回事,行出来又是一回事;尽管如此,对那些过着属灵生活的人来说,它们依次跟进,彼此对应,并一起存在于行为和作为中(10331节)。知道真理是一回事,承认真理是另一回事,相信真理又是一回事(896节)。

举例说明灵人所拥有的求知欲是何性质(1973节)。天使对知识和智慧有极大的渴望,因为知识、聪明和智慧是属灵的食物(3114, 4459, 4792, 4976, 5147, 5293, 5340, 5342, 5410, 5426, 5576, 5582, 5588, 5655, 6277, 8562, 9003节)。

在古人当中,最重要的学问就是对应学,但如今这门学问却失传了(3021, 3419, 4280, 4844, 4964—4965, 6004, 7729, 10252节)。对应学在东方人当中和埃及得到蓬勃发展(5702, 6692, 7097, 7779, 9391, 10407节)。这是他们的象形文字的源头(6692, 7097节)。古人通过对应学把自己引入关于属灵事物的知识(4749, 4844, 4966节)。圣言纯以对应写成,这是它的内义或灵义的源头;没有对应的知识,内义或灵义的存在无从得知,圣言的性质也无从得知(3131, 3472-3485, 8615, 10687节)。对应的知识远远胜过其它知识(4280节)。

属天的奥秘 #7729

7729.“连一蹄也

7729.“连一蹄也不留下”表源于良善的真理的任何东西都不可缺乏。这从“蹄”和“不留下”的含义清楚可知:“蹄”是指源于良善的真理,如下文所述;“不留下”是指不可缺乏,即对敬拜主来说不可缺乏。就最接近字义的内义而言,“连一蹄也不留下”表示任何东西都不可缺乏,因为蹄是所有牲畜所共有的;但就更内在的意义而言,“蹄”表示处于最末层级的真理,因而表示感官层面的真理,这真理是最低级的;就反面意义而言,则表示虚假。“蹄”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脚”表示属世层,“脚底”表示属世层的最末和最低层(参看2162, 3147, 3761, 3986, 4280, 4938-4952, 5327, 5328节);“蹄”所表相同,因为它是牲畜的脚底。“蹄”因表示属世层的最末和最低层,和“脚底”一样,故也表示形成属世层的这一层的真理;因为当论及属世层时,所表示的是它的真理和良善,在反面意义所表示的是它的虚假和邪恶。属世层是由这些形成的,没有它们,它没有任何属性。
  “蹄”,尤其马蹄表示处于最末和最低层级的真理,也就是感官层面的真理,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属于同一层级的虚假,这一点可从以下经文看出来。以赛亚书:
  他的箭快利,他的所有弓也上了弦;马蹄算如火石,车轮好像旋风。(以
  这论及荒凉的人民;“箭”表示他们用来进行争战的虚假教义,而“弓”表示教义本身(2686, 2709节);“马”表示理解力,在此表示败坏的理解力(2761, 2762, 3217, 5321, 6125, 6534节)。由此明显可知“马蹄”表示什么,即表示处于最末和最低层级的虚假。
  耶利米书:
  他的壮马蹄跳的响声和战车隆隆,车轮轰轰。(耶利米书47:3)
  这论及使非利士人荒凉的人民;“壮马,即马蹄跳的响声”表示虚假与真理的公开争战;“战车”表示虚假的教义。“战车”既表示真理的教义,也表示虚假的教义(参看5321, 5945节)。
  以西结书:
  因他的马匹众多,牠们扬起的尘土遮蔽你。你的墙垣必因骑马的、车轮和战车的响声震动。他的马蹄必践踏你一切的街道。(以西结书26:10-11)
  这论及使推罗荒凉的尼布甲尼撒;“他的马匹”表示败坏的理解力,如前所述;“骑马的”表示属于这种理解力的概念(6534节);“车轮”表示教义的虚假,“战车”是指这种教义,如前所述;“街道”表示真理(2336节)。由此明显可知,“马蹄”表示虚假。如果这些话里面没有这种含义,经上又为何说“因他的马匹众多,牠们扬起的尘土遮蔽你。你的墙垣必因骑马的、车轮和战车的响声震动。他的马蹄必践踏你一切的街道”呢?没有内层含义,它们不就是些空洞的声音吗?而事实上,在圣言中,每个词语有分量,因为它在起源上是神性。
  同一先知书:
  他们必毁灭埃及的骄傲,使埃及的众民必被灭绝。我必从埃及多水旁除灭所有的走兽,人的脚必不再搅浑这水,兽的蹄也不搅浑这水;那时我必打发他们的水进入深渊,使他们的江河像油缓流。(以西结书32:12-14)
  这些细节也是无法理解的,除非知道“埃及”、“人的脚”、“兽的蹄”、从旁除灭走兽、人的脚和兽的蹄将要搅浑,并被打发进入深渊的“多水”表示什么。“埃及的水和江河”是指记忆知识的真理;“兽的蹄”是指在属世层的最末和最低层面的虚假,这些虚假扰乱记忆知识的真理。
  弥迦书:
  锡安的女子哪,起来踹吧!我必使你的角成为铁,使你的蹄成为铜。你必打碎多民。(弥迦书4:13)
  没有内义,没有人知道这些话表示什么,也就是说,除非知道“踹”、“锡安的女子”、“要变成铁的角”、“要变成铜,用来打碎多民的蹄”表示什么。“锡安的女子”是指属天教会(2362节);“角”是指源于良善的真理的能力(2832节);“铁”是指将拥有摧毁虚假能力的属世真理(425, 426节);“蹄”是指处于最末和最低层级、源于良善的真理;“铜”是指将拥有战胜邪恶能力的属世良善(425, 1551节)。
  撒迦利亚书:
  我要在这地兴起一个牧人,他不看顾将要被剪除的,不寻找年幼的,不医治受伤的,也不牧养强壮的;却要吃肥羊的肉,撕裂它们的蹄子。(撒迦利亚书11:16)
  这论及愚蠢的牧人;“吃肥羊的肉”表示将良善变成邪恶;“撕裂蹄子”表示将真理变成虚假。
  古人在聪明上远远胜过现代人,这一点可从以下事实看出来:他们知道世上的许多物体对应于天上的哪些实物,进而知道它们表示什么。不仅属于教会的人知道这种知识,就连教会之外的人也知道,如希腊人;大多数古人运用形像和属灵含义来描绘这些实物。但如今,由于这类含义完全不为人知,所以这些形像被称为了神话。这种对应的知识就存在于古代的圣哲当中,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他们用一匹他们称之珀伽索斯的有翼飞马来描述聪明和智慧的起源。这匹马用蹄子踏开一个源泉,泉旁有九个处女,这泉在一个小山(即赫利孔山)上。因为他们知道“马”表示理解力,“它的翅膀”表示灵性,“蹄子”表示真理的最末和最低层级,也就是聪明的起源之处,“处女”表示知识的多样性,“小山”表示全体一致,在灵义上表示仁爱;其余的也是如此。不过,如今这类事物成了一些遗失的事物。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