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白马 #7

三、唯有那些被光照的

三、唯有那些被光照的人理解圣言

WH7.人类的理性官能若不被主光照,就无法理解神性事物,甚至无法理解属灵事物(2196, 2203, 2209, 2654节)。因此,唯有那些被光照的人才能明白圣言(10323节)。主使那些被光照的人能理解真理,还能辨别那些看似相互矛盾的事物(9382, 10659节)。字义上的圣言就看似不一致,有些地方甚至自相矛盾(9025节)。因此,圣言可被那些没有被光照的人任意解读和应用,以证实任何观点或异端邪说,并捍卫任何世俗和肉体的爱(4783, 10330, 10400节)。从圣言获得光照的,是那些出于对真理和良善的爱而阅读它的人,而不是那些出于对名利地位的爱,因而出于对自我的爱而阅读它的人(9382, 10548—10550节)。那些过着良善的生活,并由此处于对真理的情感之人被光照(8694节)。那些内在被打开,因而其内在人能被提升到天堂之光的人被光照(10400, 10402, 10691, 10694节)。光照是对心智内层的一种实实在在的提升,也是进入天堂之光的一种提升(10330节)。对那些视圣言为神圣的人来说,来自内在,也就是经由内在来自主的神圣会流入进来,尽管他们自己对此一无所知(6789节)。那些由主引导的人被光照,并看见圣言中的真理,而那些由自己引导的人则不然(10638节)。受主引导的,是那些因真理而热爱真理的人,以及那些喜欢照神性真理生活的人(10578, 10645, 10829节)。对人来说,圣言照着他所过的爱与信的生活而活过来(1776节)。那些源于人自己的聪明的事物本身没有生命,因为没有任何良善来自人的自我(89418944节)。那些坚定确认虚假教义的人无法被光照(10640节)。

被光照的,正是人的理解力(66089300节)。理解力是真理的接受者(6222, 6608, 10659)。对教会的每个教义来说,我们对它的理解程度取决于我们以自己的理解力和由此而来的思维对它所获得的观念的性质(3310, 3825节)。只要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他的观念就是属世的,因为那时他在属世层面进行思考;然而,对那些为了真理的缘故而处于对真理的情感的人来说,属灵的观念仍隐藏在他们里面,死后人就进入这些观念中(3310, 5510, 6201, 10236, 10240, 10551节)。我们若无法以自己的理解力和由此而来的思维获得对任何主题的观念,就无法明白这个主题(3825节)。对信仰问题的观念在来世被揭开,那里的天使会看到这些观念是什么样;然后人照着它们而与其他人结合,只要这些观念植是从爱和情感发出的(1869, 3310, 5510, 6200, 8885节)。因此,唯有理性的人才能理解圣言,因为相信某个事物,却对事物本身没有任何概念,也没有理性的洞察,只不是把我们所不明白或喜欢的某句话存在记忆中,这其实是不相信(2533节)。被光照的,正是圣言的字义(3436, 9824, 9905, 10548节)。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52

52.关于属于外在人

52.关于属于外在人的属世记忆和属于内在人的属灵记忆。人有两种记忆,一种外部记忆和一种内部记忆,或一种属世记忆和一种属灵记忆(2469-2494节)。人没有意识到他拥有一种内部记忆(2470—2471节)。内部记忆远远胜过外部记忆(2473节)。外部记忆的内容处于属世之光,而内部记忆的内容处于属灵之光(5212节)。人正是基于内部记忆才能理性、聪明地思考和说话(9394节)。人曾想过、说过和做过的一切事的每个最小细节,以及他耳闻目睹的一切,都铭刻在他的内部记忆中(2474, 7398节)。该记忆就是人的生命册(2474, 9386, 9841, 10505节)。已经成为信的一部分的真理,和已经成为爱的一部分的良善,就存储在内部记忆中(5212, 8067节)。已经变成习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的事物也存储在内部记忆中(9394, 9723, 9841节)。世俗知识和属灵知识存储在外部记忆中(5212, 9922节)。相对于那些属于内部记忆的事物,它们非常昏暗模糊,乱作一团(2831节)。人在世上所说的语言就依赖于外部记忆(2472, 2476节)。天使和灵人从内部记忆说话,所以他们的语言是通用的,如此普遍以至于所有人都能彼此交谈,无论他们来自哪个地区和国家(2472, 2476, 2490, 2493节)。关于这种语言,可参看《天堂与地狱》一书(234-245节);关于人死后所保留的内部记忆的奇事(参看HH463节)。

属天的奥秘 #6323

6323.从主经由天

6323.从主经由天使所流入的爱之良善包含所有真理,如果人过着爱主爱邻的生活,真理会自然而然地显现。这一点不仅从天堂所发生的事,还从低下的自然界所发生的事明显看出来。因为自然界的事物是可观察的,我可以举其中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动物只受它们被造、后来又生在其中的爱和这些爱的情感,而非其它东西驱使;因为每个动物都被带向它的情感和爱所吸引它的方向。正因如此,动物还拥有属于那爱的一切知识。因为它们出于一种类似婚姻之爱的爱知道如何交配,牲畜有牲畜的方式,鸟类有鸟类的方式。鸟类知道如何筑巢、产蛋,并卧在它们上面,孵化它们的幼雏,知道如何喂养它们。它们知道这一切,无需任何教导,仅靠一种类似婚姻之爱的爱和一种对后代的爱,这些爱拥有植入在它们里面的一切知识。它们同样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当食物吃,如何找到它们。更神奇的是,蜜蜂知道如何从各种鲜花中寻觅食物,也知道如何收集造蜂室所用的蜂蜡;它们先是把后代安置在这些蜂室中,然后在里面储存食物。它们还知道如何为过冬作准备;更不用提其它许多事了。所有这些知识就包含在它们的爱中,并且从一开始就住在那里。生物就出生在这些知识中,因为它们存在于属其真实本性,并且它们被造所进入的秩序中;此后,它们被来自灵界的一种总体流注所驱使。
  人若活在他被造所进入的秩序中,也就是活在爱邻爱主之中(因为这些爱适合人类,是人类所特有的),那么生来就比所有动物都优越,不仅生在知识中,还生在一切属灵真理和一切属天良善,因而生在一切智慧和聪明之中。因为人能思想主,能通过爱与主结合,从而被提升至神性和永恒之物,而这对动物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他若活在自己真正的秩序中,就会唯独由从主经由灵界而来的总体流注所指引。但是,他并未生在其真正的秩序中,而是生来就违反自己的秩序,所以生来就完全没有知识。正因如此,主才会规定:他以后可以重生,以这种方式照着他自由接受良善,并通过良善接受真理的程度而进入聪明和智慧。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