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前 言
1.蒙主的神性怜悯,我灵的内层向我打开,我由此蒙恩得以与灵人并天使交谈,不仅与我们地球附近的人,还与其它星球附近的人交谈;我很想知道究竟有没有其它人类居住的星球,它们及其居民是什么样子;于是蒙主允许,我得以与来自其它星球的灵人并天使交谈、来往。有的持续一天,有的持续一周,有的持续数月。他们告诉我有关他们所来自的星球和附近星球,以及其居民的生活、习俗、宗教、敬拜等情况,还有其它值得一提的事。我因蒙允许以这种方式了解这些事,故能凭我的所见所闻来描述它们。
必须知道的是:所有灵人和天使都来自人类;他们就在自己的星球附近;并知道那里发生的事;如果某人的内层被打开,足以能和他们交谈并来往,他们还能教导他;因为人本质上就是一个灵;就其内层而言,他与灵人在一起;因此,凡内层被主打开的人都能如世人与世人那样与他们交谈。我被允许日复一日地如此交谈,现已持续12年。没有哪个灵人或天使不是来自人类(AC 1880)。每个星球的灵人都在他们自己星球的附近,因为他们来自该星球的居民,具有相似的秉性;他们服务于这些居民(AC 9968)。死后继续活着的灵魂就是人的灵,这才是他里面那个真正的人;在来世,它显为一个完整的人形(AC 322, 1880-1881, 3633, 4622, 4735, 6054, 6605, 6626, 7021, 10594)。就其内层,因而就其灵或灵魂而言,人尚在世上时就在和他自己性质相似的灵人和天使中间(AC 2379, 3645, 4067, 4073, 4077)。人能与灵人并天使交谈;古时候,我们世界的人就经常和他们说话(AC 67-69, 784, 1634, 1636, 7802)。但如今和他们交谈是很危险的,除非人有正确的信仰和主的引导(AC 784, 9438, 10751)。
2362.“看哪,我有两个女儿,还没有亲近男人”表示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这从“女儿”的含义清楚可知,“女儿”(中文圣经或译为女子)是指情感(参看489-491, 568节)。她们“还没有亲近男人”表示虚假没有玷污它们,“男人”表示理性真理,也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虚假(265, 749, 1007节)。情感有两种,即:对良善的情感和对真理的情感(参看1997节)。前者,即对良善的情感构成属天教会,在圣言中被称为“锡安的女子或女儿”,以及“锡安的处女或童女”。而后者,即对真理的情感构成属灵教会,在圣言中被称为“耶路撒冷的女子或女儿”。
如以赛亚书:
锡安的处女藐视你、嘲笑你;耶路撒冷的女子在你后面摇头。(以赛亚书37:22; 列王纪下19:21)
耶利米哀歌:
耶路撒冷的女子哪,我可用什么与你相比呢?锡安的童女哪,我可拿什么与你等同,好安慰你呢?(耶利米哀歌2:13)
弥迦书:
你这羊群的瞭望塔,锡安女子的山冈哪,都必来到你这里,从前的权柄,就是耶路撒冷女子的国权,必来临。(弥迦书4:8)
西番雅书:
锡安的女子哪,应当欢呼;以色列啊,应当发出响声;耶路撒冷的女子哪,应当满心欢喜快乐。(西番雅书3:14)
撒迦利亚书:
锡安的女子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女子哪,应当发出响声;看哪,你的王必来到你这里。(撒迦利亚书9:9; 马太福音21:5; 约翰福音12:15)
属天教会,或主的属天国度因对良善的情感,也就是因对主本身的爱而被称为“锡安的女子”(参看以赛亚书10:32; 16:1; 52:2; 62:11; 耶利米书4:31; 6:2, 23; 耶利米哀歌1:6; 2:1, 4, 8, 10; 弥迦书4:10, 13; 撒迦利亚书2:10; 诗篇9:14)。属灵教会,或主的属灵国度因对真理的情感,因而因对邻之仁而被称为“耶路撒冷的女子”(参看耶利米哀歌2:15)。第一卷多次论述了这两种教会和它们各自的性质。
属天教会因来自对邻之爱中的对主之爱而尤其被比作未婚的女子或处女、童女,事实上也被称为“处女或童女”,如启示录:
他们是没有沾染妇女的人,因为他们是童女。他们是羔羊无论往哪里去,都跟随祂的人。因为他们在神的宝座前是没有瑕疵的。(启示录14:4-5)
为在犹太教会可以代表这一点,经上规定祭司不可娶寡妇,要娶处女为妻(利未记21:13-15; 以西结书44:22)。
从本节内容可以看出圣言在内义上何等纯洁,尽管它在字面上看起来截然不同。因为当读到这些话,即“看哪,我有两个女儿,还没有亲近过男人;容我领她们出来给你们,就照你们眼里为好的对待她们吧。只是不要向这些人作什么”时,进入脑海,尤其那些过着邪恶生活之人脑海的,只有不洁之物。然而,从所给出的解释明显可知,这些话在内义上何等贞洁;解释表明,它们表示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以及那些不向主的神性和神圣施暴的人从这些情感的享受中所感知到的祝福。
6052.“因为凡牧羊的,都是埃及人所厌恶的”表由此与反对教会的记忆知识的败坏记忆知识分离。这从“埃及所厌恶的”和“牧羊的”的含义清楚可知:“埃及所厌恶的”是指记忆知识的分离;因为凡所厌恶的事物都会被分离,它们之所以被厌恶,是因为它们违背并反对早已接受的观念和现在的爱(此处,它们反对“埃及人”所表示的败坏的记忆知识,因为经上说“凡牧羊的,都是埃及人所厌恶的”);“牧羊的”是指引向良善的人,如前所述(6044节)。支持良善的记忆知识就是那败坏的记忆知识所反对的。败坏的记忆知识是毁灭信之真理与仁之良善的知识,以及颠倒秩序的知识,如埃及的巫术。因为有许多符合秩序的东西被埃及的术士滥用了,如对应和代表,它们是在埃及人当中比在其他任何人民当中都要高度发达的记忆知识。甚至当恶人利用这些知识时,它们也是合乎秩序的;当他们利用这些知识来操控别人、伤害别人时,这些知识就因涉及巫术而被败坏了。至于此处所论述的记忆知识的分离,它是通过重新排列实现的;当伴随真理的良善来到“歌珊”所表示的中间或至内在部分时,反对它们的败坏记忆知识就被逐出。
到此为止,所论述的主题一直是真理与记忆知识的联结。关于这种联结,要进一步知道,内在人或属灵人与外在人或属世人的结合根本不可能实现,除非真理被引入记忆知识。因为记忆知识和属世情感的快乐构成外在人或属世人;因此,若不实现与记忆知识的联结,它根本无法实现。然而,为使人能够重生,他的内在人与外在人必须结合在一起。否则,从主经由内在人流入外在人或属世人的一切良善要么被败坏、窒息,要么被弃绝;在这种情况下,内在人也会被关闭。实现这种结合的方法就是本章所描述的,这种方法通过将真理引入记忆知识来实施。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