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

1.蒙主的神性怜悯,

前  言

1.蒙主的神性怜悯,我灵的内层向我打开,我由此蒙恩得以与灵人并天使交谈,不仅与我们地球附近的人,还与其它星球附近的人交谈;我很想知道究竟有没有其它人类居住的星球,它们及其居民是什么样子;于是蒙主允许,我得以与来自其它星球的灵人并天使交谈、来往。有的持续一天,有的持续一周,有的持续数月。他们告诉我有关他们所来自的星球和附近星球,以及其居民的生活、习俗、宗教、敬拜等情况,还有其它值得一提的事。我因蒙允许以这种方式了解这些事,故能凭我的所见所闻来描述它们。

必须知道的是:所有灵人和天使都来自人类;他们就在自己的星球附近;并知道那里发生的事;如果某人的内层被打开,足以能和他们交谈并来往,他们还能教导他;因为人本质上就是一个灵;就其内层而言,他与灵人在一起;因此,凡内层被主打开的人都能如世人与世人那样与他们交谈。我被允许日复一日地如此交谈,现已持续12年。没有哪个灵人或天使不是来自人类(AC 1880)。每个星球的灵人都在他们自己星球的附近,因为他们来自该星球的居民,具有相似的秉性;他们服务于这些居民(AC 9968)。死后继续活着的灵魂就是人的灵,这才是他里面那个真正的人;在来世,它显为一个完整的人形(AC 322, 1880-1881, 3633, 4622, 4735, 6054, 6605, 6626, 7021, 10594)。就其内层,因而就其灵或灵魂而言,人尚在世上时就在和他自己性质相似的灵人和天使中间(AC 2379, 3645, 4067, 4073, 4077)。人能与灵人并天使交谈;古时候,我们世界的人就经常和他们说话(AC 67-69, 784, 1634, 1636, 7802)。但如今和他们交谈是很危险的,除非人有正确的信仰和主的引导(AC 784, 9438, 10751)。

属天的奥秘 #2371

2371.“又说,这

2371.“又说,这个人来寄居”表示那些具有不同教义和不同生活的人。这从“寄居”的含义清楚可知,“寄居”是指接受教导和生活,因而是指教义和生活(参看1463, 2025节)。此处描述了接近末期时,教会状态的性质,这时信不复存在了,因为仁不复存在了;也就是说,仁之良善因完全远离生活而从教义上也被弃绝了。
此处描述的人不是那些朝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解释一切,由此扭曲仁之良善的人;也不是那些为了成为最大的并拥有这个世界所有的好东西而拿仁之良善来邀功赢利的人;同样不是那些声称有权分配天上的赏赐,以这种方式通过各种诡计和迷惑人的手段玷污仁之良善的人。所论述的主题乃是那些不想听到关于仁之良善,或善行的任何东西,只想听到与它们分离之信的人。他们愿意从以下推理听到这一点,即:人只有邪恶在里面;甚至来自他的良善本身也是邪恶,因此不包含任何救赎;没有人能凭任何良善配上天堂,人也不能凭良善得救,唯因承认主功德的信而得救。这就是当教会开始咽下最后一口气时的末期兴起的教义,该教义被热情教导并热切接受。
但由此得出结论说,一个人能过一种邪恶的生活,同时又拥有良善的信仰,是错误的。认为人只有邪恶在里面,故不能从主接受因拥有主在里面而拥有天堂在里面的良善,这良善因拥有天堂在里面而拥有祝福和幸福在里面,也是错误的。最后推断出由于没有人能凭任何良善配得天堂,所以从主接受天上的良善是不可能的,又是大错特错。在天上的良善中,自我功德被视为可怕的邪恶;这种良善与所有天使同在,这种良善也与所有重生的人同在,这种良善同样与那些在良善本身,也就是对良善的情感中感受到快乐、甚至祝福的人同在。关于这种良善,也就是这种仁爱,主在马太福音如此说:
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对你们说,要爱你们的仇敌,祝福诅咒你们的人,要善待恨你们的人,为那伤害和逼迫你们的人祷告。这样,你们才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女。你们若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你们若只问候自己的弟兄,比其他人多做什么了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马太福音5:43-48)
类似的话出现在路加福音,此外还有:
要善待他们,并要借给人不指望偿还,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女。(路加福音6:27-36)
此处描述了来自主的良善,它没有任何报答的意图或想法。这就是为何那些处于这种良善的人被称为“天父的儿女”和“至高者的儿女”。然而,这种良善因有主在里面,故也有报答,如我们在路加福音所读到的:
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回请你,你就得了报答。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路加福音14:12-14)
“午饭”、“晚饭”或“筵席”表示仁之良善,主与人一起住在这良善中(2341节)。所以这些话描述并清楚表明,报答就在这良善本身中,因为主在良善中;事实上,经上说“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那些因主的吩咐而努力凭自己行善的人就是那些最终接受这良善的人。一旦获知一切良善都来自主(1712, 1937, 1947节),他们就承认并相信这一点。这时,他们如此厌恶或反对自我功德,以至于仅仅想到它就感到悲伤,并发觉他们的祝福和幸福在相应地减少。
那些不去行善,反而过着邪恶生活,教导并宣称唯信得救的人则截然不同。这些人甚至不知道这种良善的可能性。说来奇怪,正如我从大量经历中所得知的,在来世,这些人因回想起自己的善行而觉得自己配上天堂,因为这时,他们第一次意识到,与仁分离之信没有救赎。他们就是主在马太福音所论及的人:
当那日,他们必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说预言,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但那时我必向他们声明,我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吧!(马太福音7:22-23)
这些人显然没有注意到主自己关于爱与仁之良善的多次教导;相反,这些教导对他们来说就像流云,或夜里看到的东西,例如以下经文所记载的:马太福音3:8-9; 5:7-48; 6:1-20; 7:16-20, 24-27; 9:13; 12:33; 13:8, 23; 18:21-35; 19:19; 22:35-40; 24:12-13; 25:34-46; 马可福音4:18-20; 11:13-14, 20; 12:28-35; 路加福音3:8-9; 6:27-39, 43-49; 7:47; 8:8, 14-15; 10:25-28; 12:58-59; 13:6-10; John 3:19, 21; 5:42; 13:34-35; 14:14-15, 20-21, 23; 15:1-8, 9-19; 21:15-17。这些观念和其它类似观念就是所多玛人(也就是那些沉浸于邪恶的人,2220, 2246, 2322节)对罗得说:“这个人来寄居,还真要审判我们吗”所表示的,也就是说,那些具有不同教义和生活的人真要教导我们吗?

属天的奥秘 #2380

2380.“就关上门

2380.“就关上门”表示祂还堵住通向它们的所有入口。这从“门”的含义清楚可知,“门”是指让人进入的东西(2356, 2357, 2376节),因而是指入口。这就是为何“关上门”表示堵住入口,或阻止进入。在来世,入口是通过将善人与恶人分开被堵住的,以防止善人被虚假的说服和邪恶的欲望侵扰,因为从地狱散发出来的东西,或说从地狱吹来的风无法入侵天堂。在肉身生活中,入口是通过虚假的原则或假设和说服在那些处于良善的人中间变得无力被堵住的。每当有邪恶的虚假或虚假的邪恶被灌输给他们,无论是以恶人的话语,还是以恶灵或魔鬼的思维灌输时,与他们同在的天使就立刻将它转移开,并把它弯向这些人已经确认的某种真理和良善。无论他们的肉体遭受多大的痛苦,天使都会这样做,因为天使认为与灵魂相比,肉体什么都不是,或说与灵魂相比,天使视肉体如同虚无。
当一个人还留在肉体事物中时,他的思维或观念和感知如此笼统和模糊(参看2367节),以致他几乎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仁之良善。这也是因为他不知道何为仁爱,或何为邻舍。但要知道谁拥有这种良善。凡拥有良心的人,也就是凡拒绝从公义与公平并良善与真理中偏离一点点,并且这样做仅仅是为了公义与公平并良善与真理本身的人都拥有良心。基于这些理由拒绝就是出于良心拒绝。这些人因有良心,故对其邻舍的想法和愿望都是好的,并且不求任何回报,即便这个人是他们的仇敌。他们就是那些处于仁之良善的人,无论他们是在教会之外还是在教会之内。若在教会之内,他们就崇敬主,愿意听从并遵行祂的教导。
另一方面,那些沉浸于邪恶的人没有良心。他们不关心公义与公平,除非他们能由此赢得似乎关心公义与公平的名声。他们不知道影响属灵生命的良善和真理是什么,甚至把它当作毫无生命的东西而加以弃绝。此外,他们对邻舍的想法和愿望都是坏的;如果邻舍不赞成他们,他们还会对他施加伤害,哪怕是朋友,并以此为乐。就算他们真的行了什么善事,那也是为了得到某种回报。在教会,像这样的人暗中否认主,并且在不危及地位、利益、名声或生命的情况下,他们会公开如此行。
然而,要知道,有些人以为自己并未处于良善,实际上却处于其中了;而有些人以为自己处于良善了,实际上却并未处于其中。有些人之所以以为自己并未处于良善,实际上却处于其中了,是因为当他们私下反思自己里面的良善时,那时与他们交往的天使就立刻将这良善不存在的想法灌输给他们,以防止他们将这良善归给自己,并防止他们的思维游离到自我功德上,从而游离到高人一等上。没有这种守护,他们就会陷入试探。
有些人之所以以为自己处于良善了,实际上却并未处于其中,是因为当他们反思这良善时,与他们相伴的邪恶魔鬼和灵人就立刻将他们处于良善的想法灌输给他们,因为恶人将良善等同于快乐,认为快乐就是良善。事实上,他们会暗示凡这些人为了爱自己、爱世界而为他人所行的良善都应得到回报,甚至在来世也应得到回报。正因如此,他们比其他人赚得更多功德,与自己相比蔑视其他人,甚至认为他们一文不值。说来奇怪,如果他们的思维与此稍有不同,他们就会陷入试探,并在这试探中屈服。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