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510.“那地的主人说”表在属世层中掌权的属灵层的属天层。这从“约瑟”的代表和“地”的含义清楚可知。“约瑟”,即此处的“这地的主人”是指属灵层的属天层;“人”(Man [vir])属灵层,“主”论及属天层;因为就内义而言,“人”是指真理,“主”是指良善;源于神性的真理就是那被称为属灵的,源于神性的良善就是被称为属天的。“地”,即此处的迦南地是指属世心智(参看5276, 5278, 5280, 5288, 5301节)。“约瑟”所代表的属灵层的属天层在属世层的这两个部分中掌权,这一观念就包含在前一章的内义中;这是为了“约瑟被派治理埃及地”能代表这种掌权。
属世层中有两样事物,即记忆知识和教会真理。关于记忆知识,前面已经说明:属灵层的属天层或源于神性的真理在属世层中将记忆知识排列成适当次序。现在论述的主题是雅各的十个儿子所代表的教会真理。记忆知识必须先于教会真理在属世层里面按次序被排列,因为理解这些真理需要这些记忆知识。事实上,若没有源于诸如人自童年早期所获得的那类记忆知识的观念,没有什么东西能进入人的理解力。因为人根本不知道被称为信之真理的每一个教会真理都是建立在他的记忆知识之上的;他理解这真理,将它保留在记忆中,并从记忆中召唤出来,都是藉着他里面的记忆知识所构成的观念。
在来世,这些观念的性质经常以可见的方式被展示给那些渴望它的人;因为这类事物能以可见的方式清晰呈现在天堂之光中。同时,视觉呈现还展示出他们在何等黑暗或哪种光芒中保持教会的教义真理。对有些人来说,这真理看似在虚假当中;对有些人来说,看似在荒谬、甚至可耻的观念当中;对有些人来说,在感官幻觉当中;对有些人来说,则在表面真理当中,等等。如果此人处于良善,也就是过着仁爱的生活,那么真理就会被良善点亮,如同被天上降下来的火点亮;而含有这些真理在里面的感官幻觉则变得光彩照人。当主将纯真注入这些幻觉时,它们看上去就像真理。
4215.“亲吻他儿子和女儿”表承认这些真理,以及对这些真理的情感。这从“亲吻”、“儿子”和“女儿”的含义清楚可知:“亲吻”是指出于情感的结合(参看3573, 3574节),因而是指承认,因为哪里有通过良善与真理的结合,哪里就有对它们的承认;“儿子”是指真理和真实事物(489, 491, 533, 1147, 2623, 3773节);“女儿”,就是此处的拉结和利亚,是指对这些真理的情感(3758, 3782, 3793, 3819节)。
“亲吻”表示出于情感的结合是出于对应;因为天堂与人体的一切器官并肢体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如各章末尾所说明的。人的内在事物与脸上的各个部位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因此他的面部表情能显示他的总体心态,而他的眼睛则能显示这种心态,就是其内在心智的内层。心智的思维与情感和身体的行为与姿势之间也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就那些自然的行为和姿势,以及那些非自然的行为和姿势而言,这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内心的谦卑会使人屈膝下跪,这是一种身体的外在姿势;更大和更内在的谦卑甚至使他俯伏在地。内心的欢喜快乐会引发歌唱和欢呼声;而难过和内在悲伤则会导致哭泣和哀号。但出于情感的结合会产生亲吻的动作。
由此明显可知,由于这种外在行为与内在美德相对应,所以它们是内在事物的可见迹象;作为可见迹象的它们含有某种内在事物在里面,而它们就从这内在事物取得自己的品质或特性。然而,对那些渴望通过外在行为给人以他们拥有这些内在美德的印象之人来说,他们的外在行为同样是可见的迹象,但却是伪装、虚伪和欺骗的迹象。这就是亲吻的情形,因为人人都想通过亲吻来表达他对另一个人由衷的爱。事实上,凡给人以他拥有内在美德之人都知道,亲吻源于内心或出自这种爱,是出于情感联结的标志。他想凭着亲吻使他的邻人确信,他是由于他里面的良善而爱他;而事实上,这全都是为他自己,为了他自己的地位、利益和名声,因而不是为了良善,而是为了邪恶。因为凡以自己为目的、而不是为促进良善的中间目的,并希望与别人联结以达到该目的之人,都陷入邪恶。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