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一些灵人靠近我,我从天上得知,他们来自离太阳最近的那个星球,该星球在我们的世界叫水星。他们一来就在我的记忆里搜寻我所知道的。灵人做这种事可谓驾轻就熟,因为他们一靠近人,就能看见储存在他记忆里的一切细节。所以,当他们搜寻各种事物,包括我所造访过的城市和地方时,我发现他们对教堂、宫殿、房屋或街道并不感兴趣,只对我所知道曾在那些地方发生的事件,以及它们的管理体制、居民的秉性和习俗等等感兴趣。因为这类事在人的记忆里与地方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当回想起地方时,这些事也被带了出来。我对这种行为感到惊讶,于是就问他们为何不理会那些壮观的地方,只留意那里所发生的事件和行动。他们说,他们不喜欢看物质、肉体或世俗的事物,只喜欢看真相。这证明,水星的灵人在巨人里面和对抽象概念,而非物质或世俗概念的记忆有关。灵人可进入人的整个记忆,但没有什么东西能从他们的记忆进入人的记忆(AC 2488, 5863, 6192, 6193, 6198, 6199, 6214)。天使则能进入启动并指导人的所思、所愿和所行的情感和目的(AC 1317, 1645, 5844)。
6071.“把他们带到法老面前”表引入记忆知识。这从“法老”的代表清楚可知,“法老”是指总体的记忆知识(参看5799, 6015节)。“带到他面前”之所以表示引入,是因为介绍他们的目的就是引入他们,也就是引入教会的真理,这些真理就是“雅各的儿子们”。关于教会的这些真理被引入教会记忆知识的必要性,可参前文(6004, 6023, 6052节);但由于如今这是个不为人知的主题,故必须进一步予以说明。
如今教会的记忆知识是指那些属于圣言字义的事物。除非来自内义的真理被引入这些记忆知识,否则,心智就会受迷惑,陷入各种异端邪说;但是,一旦真理被引入它们,心智就不会受迷惑,陷入异端邪说。例如,人若从圣言字义获知神会发怒、惩罚,将人引入试探,投入地狱,作恶,就有可能受迷惑,陷入关于神的错误观念,如:邪恶,因而与神对立的东西是从良善本身,也就是神那里出来的;而事实上,良善来自良善,邪恶来自邪恶。不过,如果内层真理被引入这记忆知识,如这一真理:正是人里面的邪恶使人发怒,将他引入试探、惩罚他,把他投入地狱,并且不断产生进一步的邪恶,那么他从字义所知的这个记忆知识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表象。这个问题就像国家所立的法律,这些法律出自君王,但惩罚的痛苦却不能归因于君王,而是归因于那些作恶的人。
还有这个真理:地狱是一切邪恶的源头,并且被允许成为邪恶的源头;为了人的缘故,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人陷在邪恶中,他的生命就是由邪恶产生的;因此,他若不留在邪恶中,就无法处于自由,从而得以改造。然而,除了良善外,没有什么东西是从神来的,因为神在人允许的范围内将邪恶折向良善。
还有这一真理:信仰的最总体事物首先到来,后来必充满个体真理。下面这个总体记忆知识就是如此:所发生的一切事,无一例外,皆来自神,包括惩罚所带来的痛苦。至于这些痛苦以哪种方式来自神,这不得不等到以后才能获知;经许可所发生之事的性质和源头也是如此。同样还有这一真理:对神的一切敬拜必始于神圣的敬畏,这种敬畏含有以下信仰在里面,即:神会奖赏好人,惩罚坏人。简单人和小孩子必须相信这一点,因为他们还不明白许可;他们的信仰遵照主的这些话:
惟有能把灵魂和身体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祂。(马太福音10:28)
所以,尽管一开始他们因为害怕不敢作恶,但伴随良善的爱却逐渐被引入,然后他们开始知道并发觉,除了良善外,没有什么东西是从神来的,邪恶来自他们自己,最后知道,一切邪恶皆来自地狱。
此外,天堂里的人发觉,除了良善外,没有什么东西是从神来的;而地狱里的人却说,一切邪恶皆从神来,因为是神允许的,祂没有移除邪恶。但作为回应,灵人界里的人被告知:如果邪恶真的从他们那里被拿走,他们就不拥有任何生命,陷入邪恶的世人也是如此。他们还被告知:他们里面的邪恶会照着律法自我惩罚,惩罚所带来的痛苦最终使他们避免作恶;对恶人的惩罚就是对善人的保护。
再加这一个:陷入邪恶的人,以及其敬拜是缺乏任何内在之物的外在之人,如犹太人,无论如何都要活在对神的畏惧中,并相信祂就是那实施惩罚的人;因为他们能出于对神的畏惧行善,却绝无可能出于爱行善,或说对神的畏惧能使他们行善,但爱却永远不能。当这些和其它许多真理被引入上述取自圣言字义的记忆知识时,这记忆知识便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表象。因为这时,该记忆知识变得像透明的容器,里面所盛的真理照亮这容器,使它看上去无非是一个总体真理。
1318.“现在他们想要做的一切事,就没有什么可拦阻他们了”表示除非他们的状态现在改变,这从下文清楚看出来。圣言的内义具有这种性质:它不断关注接下来的事,以及结论,尽管这在字义上并不那么明显。至于前面所描述的那种人,他们想要做的事,没有什么可拦阻他们了,除非他们的状态改变。不过,他们的状态确实改变了,这一事实从下文清楚看出来。思想做某事无非是意图,也就是目的。人所关注的目的永远无法被阻止,也就是改变,除非他的状态改变。因为目的是一个人的实际生命,如前所述。当状态改变时,目的也就改变了;而思维则随目的一道改变。至于发生在该教会成员当中的状态改变是何性质,蒙主的神性怜悯,容后再述。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