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一些灵人靠近我,我从天上得知,他们来自离太阳最近的那个星球,该星球在我们的世界叫水星。他们一来就在我的记忆里搜寻我所知道的。灵人做这种事可谓驾轻就熟,因为他们一靠近人,就能看见储存在他记忆里的一切细节。所以,当他们搜寻各种事物,包括我所造访过的城市和地方时,我发现他们对教堂、宫殿、房屋或街道并不感兴趣,只对我所知道曾在那些地方发生的事件,以及它们的管理体制、居民的秉性和习俗等等感兴趣。因为这类事在人的记忆里与地方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当回想起地方时,这些事也被带了出来。我对这种行为感到惊讶,于是就问他们为何不理会那些壮观的地方,只留意那里所发生的事件和行动。他们说,他们不喜欢看物质、肉体或世俗的事物,只喜欢看真相。这证明,水星的灵人在巨人里面和对抽象概念,而非物质或世俗概念的记忆有关。灵人可进入人的整个记忆,但没有什么东西能从他们的记忆进入人的记忆(AC 2488, 5863, 6192, 6193, 6198, 6199, 6214)。天使则能进入启动并指导人的所思、所愿和所行的情感和目的(AC 1317, 1645, 5844)。
6075.“我们和我们的祖宗一样”表自古时就是如此。这从“祖宗”的含义清楚可知,“祖宗”是指那些属于古代教会的人(参看6050节)。在圣言中,有许多经文提到犹太人和以色列人,并以称赞的口吻提到他们的祖宗。那些拘守字义的人只是将这些经文中的“祖宗或列祖”理解为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以及雅各的儿子们。但就内义而言,“祖宗或列祖”在正面意义上不是指这些族长,而是指那些属于大洪水前的上古教会之人,和那些属于大洪水后的古教会之人。这两个教会的成员被称为“祖宗或列祖”,是因为教会就是从他们那里传下来的,教会的事物也源于他们。
在摩西五经中,“祖宗或列祖”是指那些属于古代教会的人:
耶和华但喜悦你的列祖,爱他们,在他们之后拣选了他们的种。(申命记10:15)
又:
你当追想亘古之日,思念代代之年。至高者将地业赐给列族,将世人分开,就照以色列人的数目,立定万民的疆界。但耶书仑渐渐肥胖,便离弃神,他们献祭给鬼魔,乃是近来新兴的神,是你列祖所不畏惧的。(申命记32:7, 8, 15, 17)
这段经文出现在摩西的先知之歌中,其中7-15节论述了古教会,15-44节论述了雅各的后代。“亘古之日”表示大洪水之前的上古教会的状态;“代代之年”表示大洪水之后的古教会的状态;“至高者所赐给列族的地业”表示其良善的状态;“至高者将世人分开,就照以色列人的数目,立定万民的疆界”表示其真理的状态。这个“数目”,即“十二”表示整体上的一切信之真理(参看577, 2089, 2129, 2130, 3272, 3858, 3913节)。由此明显可知“列祖“表示那些属于古代教会的人。在以下经文中同样如此,以赛亚书:
我们圣洁华美的殿,就是我们列祖赞美你的所在,被火焚烧。(以赛亚书64:11)
耶利米书:
你的父亲岂不是也吃、也喝,也施行公平和公义吗?那时他得了福乐。(耶利米书22:15)
又:
他们得罪那作公义居所的耶和华,就是他们列祖所仰望的耶和华。(耶利米书50:7)
诗篇:
神啊,你在古日,我们列祖的日子所行的事,我们亲耳听见了;我们的列祖也给我们述说过。(诗篇44:1)
“列祖”在但以理书(11:24, 37, 38)具有相同的含义。在这些经文中,“列祖”表示那些属于古代教会的人,这一事实在字义中看不到,只能从内义看出来;就内义而言,所论述的主题是教会及其良善与真理。此外,教会本身因是天上的婚姻,就是良善与真理的婚姻,故在圣言中,就良善而言被称为“父”,就真理而言被称为“母”(3703, 5581节)。
6193.由于灵人以这种方式占有形成一个人的思维和意愿的一切,天使则占有还要更内层的事物,以便此人与他们有最紧密的结合,所以这个人无法回避这样的觉知和感受:那在思考和意愿的,正是他自己。因为在来世,一切交流都具有这样的性质:在一个容纳相似灵人的社群,每个灵人都以为别人的东西是他自己的。因此,当善人进入天上的社群时,他们立刻进入该社群的一切聪明和智慧,并且进入得如此充分,以致他们只知道这些事物就存在于他们自己里面。一个人,以及与他同在的一个灵人也是如此。从来自地狱的灵人那里所流入的东西是邪恶与虚假,而从来自天堂的天使那里所流入的东西则是良善与真理。于是,通过这两种彼此对立的流注,人被保持在中间,从而处于自由。
由于从天使所流入的东西,都是经由人的更内层部分流入的,所以它们不像从恶灵所流入的东西那样容易被外在感觉辨识。此外,天使具有这样的性质:他们从来不愿听见说,良善与真理是从他们自己那里流入的,只愿听见说,它们来自主。若有别的任何想法,他们就会愤慨,因为他们有一种非常清晰的觉知,即:这是事实。他们最喜欢的,莫过于他们的意愿和思维并非始于他们自己,而是始于主。另一方面,恶灵若被告知,他们的思维和意愿并非始于他们自己,就会恼怒,因为这种观念违背他们的爱之快乐。当被告知,生命并不在他们里面,而是流入他们时,他们更加愤怒。当这一点通过活生生的经历被展示给这些灵人,并且这种展示多次发生时,他们的确坦承这是事实,因为他们说不出违反经历的话来;但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否认了这一点,而且不愿再通过经历来证明。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