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16

116.圣言之所以能

116.圣言之所以能传遍整个地球,是因为地球上各个民族之间都有贸易往来,不仅经由陆路,还经由水路直达全球各个角落。因此,圣言一旦写就,就能从一个民族传到另一个民族,并在各处被教授。

属天的奥秘 #5270

5270.“都是七个

5270.“都是七个荒年”表随之而来的真理的缺乏和看似剥夺。这从“(饥)荒”的含义清楚可知。“(饥)荒”是指认知的缺乏(参看1460, 3364节),因而是指真理的剥夺。因为虚假会将真理驱逐到它们似乎不复存在的地步,这一点由“这干瘦又丑陋的母牛吃尽了那以先的七只肥母牛;它们全吞了下去,竟不知道它们吞了下去”,以及“细弱的穗子吞了那七个佳美的穗子”(41:4, 7, 20, 21, 24;参看5206, 5207, 5217节)来表示。这一切的含义,即一开始,真理会在属世层的这两个部分增多,但后来真理的缺乏如此之大,以至于好像它几乎不存在,是一个无人知道的奥秘,除非他被允许知道人的改造和重生是何性质。由于这是接下来的几节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主题,故有必要三言两语前阐述一下。、
  在人的改造过程中,他首先从圣言或教义学习真理,并将它们存在记忆中。无法被改造的人以为,一旦他学到真理,并将它们存在记忆中,就万事大吉了,没有什么可做的了;但他大错特错了。他所获得的真理必须被引入并联结于良善;但只要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邪恶仍留在属世人中,它们就无法被引入并联结于良善。一开始,这两种爱能起到引入这类真理的作用;但这些真理绝无可能与它们联结。因此,为了能实现与良善的联结,由这些爱所引入并保留在那里的真理必须先被驱逐,尽管它们实际上并未被驱逐,只是退到里面,结果看似不存在;这就是为何我们说“真理的看似剥夺”。一旦这一切发生,属世层就从里面接受光明,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邪恶则让步;并且它们在何等程度上让步,真理就在何等程度上得以恢复,被储存起来并联结于良善。在圣言中,人似乎被剥夺真理时的状态被称为“荒凉”,还被比作“晚上”,就是人在进入早晨之前所处的晚上;这就是为何在代表性教会,白天始于晚上(883节)。
  

属天的奥秘 #2543

2543.“这些人都

2543.“这些人都非常害怕”表示直到他们也感到厌恶,这从此处“害怕”和“人”(即男人)的含义清楚可知。和其它所有情绪一样,“害怕”或“惧怕”包含许多东西在里面,尽管它看上去简单,没有各个部分,即:在世俗层面,这种害怕包含对丧失生命、名声、地位和财富的害怕;在天堂层面,它包含对丧失良善与真理,以及由此而来的生命的害怕。害怕因包含这些东西,所以也包含对那些试图摧毁它们的东西的厌恶;人越热爱良善和真理,或对它们拥有一种情感,就越厌恶试图摧毁它们的东西。这种厌恶与这种热爱或情感截然对立,所以“害怕”在此表示感到厌恶。主的厌恶何等之大,这从下一节所说的那些话表达的强烈感觉明显看出来;这是对教义的一种强烈感觉,即:教义不可以被任何理性的东西,或任何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之类的东西玷污。“人”(即男人)表示理性概念和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也就是凡属于心智的理解力部分的事物,如前所示(158, 265, 749, 915, 1007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