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16

116.圣言之所以能

116.圣言之所以能传遍整个地球,是因为地球上各个民族之间都有贸易往来,不仅经由陆路,还经由水路直达全球各个角落。因此,圣言一旦写就,就能从一个民族传到另一个民族,并在各处被教授。

属天的奥秘 #5402

5402.“埃及有谷

5402.“埃及有谷子”表通过记忆知识,也就是“埃及”获得真理的意图。这从“谷子”和“埃及”的含义清楚可知:“谷子”是指教会所知的真理,或信之真理(“丰收”表示真理的增多,参看5276, 5280, 5292节);“埃及”是指记忆知识(1164, 1165, 1186, 1462节),在正面意义上表示教会所知的记忆知识(参看4749, 4964, 4966节)。从接下来的话明显可知,此处这句话含有为它自己获得这些真理的意图。教会的记忆知识,即此处的埃及,是指对真理与良善的一切认知,它们尚未与内层人,或通过内层人与天堂联结,因而尚未通过天堂与主联结。教会的教义及其仪式,以及对于这些为何并如何代表属灵事物等等的认知无非是记忆知识,直到人从圣言看到它们是否是真理,并以这种方式使它们变成他自己的。
  获得信之真理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教义事物,另一种是通过圣言。当人仅通过教义事物获得它们时,他就会使自己的信仰倚靠那些从圣言推论这类真理的人,并使自己确认它们的确是真理,因为其他人就是这么说的。因此,他不是凭自己的信仰,而是凭其他人的信仰而相信它们。但当他从圣言为自己获取它们,并由此使自己确认它们是真理时,他就会因它们来源于神性而相信它们,因而由于从神性所得来的信仰而相信它们。凡在教会里的人起初都从教义事物获得构成信仰的真理,也必须如此获得,因为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判断力使他能从圣言亲自看到这些真理。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真理对他来说与记忆知识没什么两样。但当他能凭自己的判断力看待它们,并且如果他没有请教圣言,以便从圣言看到它们是否真的是真理时,它们仍作为记忆知识留在他里面。然而,他若出于对认识真理的情感和目的请教圣言,那么当发现它们时,就会从真正的源头那里为自己获得信的事物;他会从神性那里接受信之真理,并将它们变成他自己的。这些和其它类似的事就是内义在此所论述的;因为“埃及”表示这些记忆知识,而“约瑟”是指从神性所得来的真理,因而是指从圣言所获得的真理。
  

属天的奥秘 #1408

1408.此处所描述

1408.此处所描述和接下来发生的历史事件如所记载的那样;然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都具有代表性,每一个词都具有一个灵义。圣言的所有历史都是这样,不仅包括摩西五经中的历史,还包括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中的历史;表面上看,所有这些书只包含历史。然而,它们虽在字义上是历史,但在内义上却储存和隐藏着天堂的奥秘。只要心智的眼睛盯在历史细节上,就永远不可能发现这些奥秘;它们也不会被揭示出来,直到心智从字义中退出。主的圣言就像一个包含活生生的灵魂在里面的身体。只要心智专注于肉体事物,以至于几乎不相信它拥有一个灵魂,更不相信它死后会活着,属于灵魂的事物就不会显现。不过,一旦心智离开肉体事物,属于灵魂和生命的事物就会显露出来。这不仅是在人能新生或重生之前,肉体事物必须死去的原因,也是肉体本身必须死去,以便他可以进入天堂,看见天上事物的原因。
这同样适用于主的圣言:它的肉体部分就是构成字义的事物;心智专注于这些事物时,根本看不见内在事物。不过,一旦肉体部分可以说死去,内在事物就第一次呈现于视野。尽管如此,构成字义的事物就像与在肉身中的人同在的事物,或说人里面属于肉体的事物。具体来说,它们就像人从感官印象中收集并保留在记忆中的知识或事实。这些是包含内层或内在事物在里面的总体器皿。由此可见,器皿是一回事,包含在器皿中的本质要素或核心概念是另一回事。器皿是属世的,包含在器皿中的本质要素或核心概念是属灵和属天的。圣言的历史和圣言中的一切词语同样如此;它们是属世、甚至物质的总体器皿,这些器皿包含属灵和属天事物在里面;这些事物若不通过内义,永远不会进入我们的视野。
单从以下事实,谁都能清楚看出这一点,即:圣言常照表象,甚至照感官幻觉说话。如经上说,主发怒,惩罚人们,诅咒和杀戮他们,等等;而事实上,内义说的话恰恰相反,即:主从不发怒,或惩罚人们,更不会诅咒或杀戮他们。然而,那些出于单纯的心相信他们字面上所理解的圣言之人只要过着仁爱的生活,根本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原因在于,圣言只教导这一点:每个人都要活在对邻舍的仁爱中,并爱主胜过一切。凡这样做的人就拥有内在事物在里面;因此,他们从字义得来的幻觉很容易被驱散。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