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8.神变成人就这样变得显而易见。这是圣言存在的最首要和最重要的目的。因为没有人能信神并爱祂,除非他能以某种形式理解祂。因此,那些承认一位不可见,因而无法理解的神之人在思维上会滑入自然界,视自然为神,进而根本不信神。所以,主乐意出生在这个星球,并通过圣言显明这一事实,以便它不仅在这个星球为人所知,而且还由此显明给来自其它星球的灵人和天使,同样显明给来自我们地球的外邦人或异教徒。在来世,外邦人或异教徒被天使教导,那些照自己的宗教信仰过着良善生活的人会接受信之真理,并承认主(AC 2049, 2595, 2598, 2600-2601, 2603, 2861 [原文2661], 2863, 3263)。
10409.“是领你们从埃及地上来的”表引领他们的。这从“从埃及地领上来”的含义清楚可知。“从埃及地领上来”当论及那些兴趣在于外在事物,而不在于内在事物的人时,是指自我引领;因为当论述的主题是“埃及地”时,“埃及地”表示奴役;而“领上来”表示把他们从这地领出来。事实上,这句话在此所表示的,与它论及那些兴趣既在于内在事物,同时也在于外在事物的人时所表示的,正好相反。当论及后者时,它表示被主引领,从而从属世人被提升到属灵人,或从世界被提升到天堂,因而从奴役进入自由。但当论及那些兴趣在于外在事物,不在内在事物的人时,这句话表示自我引领,这不是被提升到天堂,而是将自己投入地狱,因而从自由进入奴役。自我引领是奴役,被主引领是自由(参看2892, 9096, 9586, 9589-9591节)。
但由于后者以为神性在人里面不起任何作用,人是自我引领的,而且自我引领就是自由,所以在此必须简要说明这个主题。凡爱自己爱世界胜过一切的人都持守这种观点,并说服自己确信这是对的,因为他们将自己爱之胜过一切的东西当作他们的神来敬拜。在当今基督教界,像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我蒙允许主要从来世的这种人那里了解到他们到底是什么样,或说是何品质;因为当一个人结束在世上的生活,成为一个灵人时,就构成其爱的情感,他的思维和坚定信念而言,他完全和活在肉身时一模一样。这些人告诉我说,他们通过以下事实为自己证实了这种信念,即:一个人获得显赫地位和财富不是因为任何神性帮助和天意,而是因为他自己的聪明和谨慎,有时是因为好运气,即便是这样,这也是由于在他们看来从人发出的原因。他们说,日常经验见证了这一点;因为经常是坏人、骗子和不敬虔的人,而不是好人被提拔到显赫地位,变得富有;如果神性掌控一切,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但我蒙允许对他们说,他们利用这类观念对自己信念的证实不过是倚靠他们自己的聪明和自己的爱的推理,这种推理基于纯粹的幻觉,是在幽暗中推理原因。因为他们以为,被提升到显赫地位、获得比别人更大的财富是神性赐予一个人的真正良善,因而以为神性赐福,也就是他们所说的这些好处,唯独在于这些东西。然而,对那些爱自己爱世界胜过一切的人来说,这些好处更多的是一种诅咒;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本领上升到重要地位并获得财富到何等程度,就上升到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到何等程度,直到最终他们全心放在这些东西上,把它们视为唯一的良善,因而视为人唯一的幸福和极乐。但这些东西会与人在世的生活一起结束;而神性赐予并提供给一个人的良善、幸福和极乐是永恒的,不会结束;所以这些才是真正的赐福。短暂之物无法与永恒之物相比,正如有限的时间无法与无限的时间相比一样。持续到永恒之物拥有存在;会结束的东西与之相比则没有存在。神性提供拥有存在之物,不提供没有存在之物,除非后者对前者有用。因为耶和华,也就是神性本身,拥有存在,凡源于祂的东西也拥有存在。由此明显可知,神性赐予并提供给一个人的东西是什么样,人自己为自己所获得的东西又是什么样。
此外,神性通过各人的理解力来引领各人;若非如此,根本没有人能得救。这就是为何神性使人的理解力处于自由之中,而不是限制它。这解释了为何恶人的阴谋诡计会得逞,这些阴谋诡计都是他们的理解力的产物。但他们从这一切中所获得的幸福会与他们在世的生活一起结束,并转化为不幸福;而神性提供给善人的东西不会结束,并且会变成永恒幸福和极乐的源头。
当我与那些在世上已然如此的人谈论这些事时,他们回答说,那时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什么叫永恒的良善、幸福和极乐;每当他们的爱掌控他们时,他们就完全否认人死后生命的真实性。他们说,鉴于他们已经获得重要地位和财富,他们以为其它良善不存在,事实上就连天堂和神性都不存在;所以他们不知道什么叫被神性引领。
那些在世时就已经在教义和生活上确认这些观念的人在来世依旧是这样。他们的内层关闭了,所以他们与天堂没有任何联系。只有他们的外层是敞开的,这时他们通过外层只与地狱有联系。他们当中那些通过阴谋诡计和花招获得重要地位或财富的人在来世成为巫师。他们出现在臀部下面,坐在一张桌子旁,戴着一顶压到眉毛的帽子。他们就这样坐着,似乎陷入沉思,搜集用于巫术的观念,以为他们通过这些观念就拥有引领自己的能力。他们的言语从齿间穿过,发出一种口哨声。后来,当他们经历荒凉时,就被扔进一个宽底坑中,那里一片漆黑。在这坑中,他们的理解力之光逐渐减弱,直到变得愚钝。在被扔到那里的人当中,我见了一些在世上曾被视为最聪明的人。
2049.“从不属你种的一切外人”表示教会之外的人。这从“外人”的含义清楚可知,“外人”是指那些不是出生在教会,因而没有信之良善和真理的人,因为他们不知道信之良善和真理。“外人”也表示那些处于外在敬拜的人(关于他们,可参看1097节);尽管在这种情况下,论述的主题是教会之内的人。然而,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最广泛意义上的主的教会,所以“外人”表示那些不是出生在教会的人,如外邦人或非基督徒。教会之外的外邦人或非基督徒可能拥有真理,但没有信之真理。他们的真理类似十诫,即:要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奸淫,不可贪恋他人的东西,以及要敬拜神。然而,信之真理是涉及永生、主的国和主自己的一切教义教导。外邦人或非基督徒不可能知道这些教导,因为他们没有圣言。
这些人就是虽“不属你种”,但要一同受割礼,也就是洁净的“外人”所表示的人。由此明显可知,他们和教会之内的人一样能被洁净,这种洁净由他们受割礼来代表。当他们抛弃污秽的爱,彼此生活在仁爱中时,就被洁净;这时,他们活在真理中,因为一切真理都与仁爱有关;但这些真理属于上述两种类型中的第一种。那些活在这些真理中的人很容易吸收信之真理,即便活在肉身时没有吸收,在来世也会吸收,因为信之真理是仁爱的内在真理。事实上,这时,他们只喜欢被引入仁爱的内在真理。构成主国度的,就是仁爱的内在真理(参看932, 1032, 1059, 1327, 1328, 1366节)。
在来世,仅仅知道信仰的认知或知识不算什么,因为就连最坏的人,甚至地狱里的人也能拥有这些知识,有时知道的比其他人还多。重要的是照这些认知或知识去生活,因为一切认知或知识都以生活为目的。学习知识若不是为了生活,那么这些知识将毫无用处,仅仅使人们可以谈论它们,由此在世上被视为有学问的人,升到高位,赢得好名声,积聚财富。由此明显可知,信仰的认知或知识的生活无非是仁爱的生活。事实上,律法和先知,也就是信的整个教义,连同它的一切认知或知识,在于爱主和爱邻,谁都能从主的话(马太福音22:34-39;马可福音12:28-35)清楚看到这一点。
尽管如此,教义,也就是信仰的认知或知识对仁爱生活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它们,仁爱的生活无法形成。死后拯救一个人的,就是这种生活,绝不是没有仁爱生活的信仰生活,因为没有仁爱,就不可能有任何信仰的生活。过着一种爱与仁之生活的人就拥有主的生命在里面,没有人能通过其它任何生活而与主结合。由此也清楚可知,信之真理若不植入仁爱,决不能被承认为真理;也就是说,承认被人们大量谈论的真理是不可能的,除非表面上或口头上,因为人们从内在,或从心里否认真理。如前所述,一切信之真理都以仁爱为目的,如果仁爱不存在于它们里面,那么它们就会从内在被弃绝。当外层被除去(如在来世的情形)时,内层的性质就显而易见了,即:它们与一切信之真理完全相反。如果人们活在肉身期间缺乏仁爱的生活,也就是缺乏相爱,那么在来世接受它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死后,等待他们的,是他们在世上所过的生活。事实上,他们厌恶并憎恨相爱。这些人仅仅靠近过着相爱生活的社群就会颤抖、战栗,感到痛苦。
这些人虽出生在教会,但仍被称为“身心未受割礼的外人”,他们不可进入圣所,也就是主的国度。以西结书所指的就是他们:
心没受割礼,肉身没受割礼的外人都不可入我的圣所。(以西结书44:7, 9)
同一先知书:
在这样荣耀昌大上,在伊甸诸树中,谁能与你相比呢?然而你要与伊甸的诸树一同下到地府,在未受割礼的人中间,与被剑刺死的人一同躺卧。(以西结书31:18)
这论及法老,法老表示总体上的记忆知识(1164, 1165, 1186, 1462节)。要与他们一同下到地府的“伊甸诸树”也表示记忆知识,不过是信仰认知的记忆知识。由此明显可知,“未受割礼的”在内义上表示什么,即:一个纵情于污秽的爱和伴随这些爱的生活之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