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18

118.神变成人就这

118.神变成人就这样变得显而易见。这是圣言存在的最首要和最重要的目的。因为没有人能信神并爱祂,除非他能以某种形式理解祂。因此,那些承认一位不可见,因而无法理解的神之人在思维上会滑入自然界,视自然为神,进而根本不信神。所以,主乐意出生在这个星球,并通过圣言显明这一事实,以便它不仅在这个星球为人所知,而且还由此显明给来自其它星球的灵人和天使,同样显明给来自我们地球的外邦人或异教徒。在来世,外邦人或异教徒被天使教导,那些照自己的宗教信仰过着良善生活的人会接受信之真理,并承认主(AC 2049, 2595, 2598, 2600-2601, 2603, 2861 [原文2661], 2863, 3263)。

属天的奥秘 #2136

创世记18:1-33


创世记18:1-33
1.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向亚伯拉罕显现。那天正热,亚伯拉罕坐在帐棚门口。
2.他举目观看,见有三个人在他对面站着;他一见,就从帐棚门口跑去迎接他们,俯伏在地。
3.他说,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越过你的仆人。
4.请拿点水来,你们洗洗脚,斜躺在树下。
5.我再拿点饼来,你们可以加添心力,然后再走。你们既然路过仆人这里,理当如此。他们说,就照你说的做吧。
6.亚伯拉罕急忙进帐棚到撒拉那里,说,快准备三斗细面粉,揉一揉,作些哈拉饼。
7.亚伯拉罕又跑到牛群里,牵了一只又嫩又好的小公牛来,交给仆人,仆人急忙去预备。
8.亚伯拉罕又取了奶油和奶,并预备好的小公牛来,摆在他们面前,自己在树下站在他们面前,他们就吃了。
9.他们对亚伯拉罕说,你妻子撒拉在哪里?他说,看哪,在帐棚里。
10.有一位说,到明年这时候,我必要回到你这里,看哪,你的妻子撒拉必有一个儿子。撒拉站在帐棚门口听见了,这门在那人后面。
11.亚伯拉罕和撒拉都老了,上了年纪,撒拉的女人事儿也停止了。
12.撒拉心里暗笑说,我已衰老,我主也老了,岂能有这喜事呢?
13.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撒拉为什么暗笑说,我已年老,果真能生育吗?
14.对耶和华来说,有什么事是稀奇的呢?到了所定的时间,明年这时候,我必回到你这里,撒拉必有一个儿子。
15.撒拉就害怕,否认说,我没有笑。那位说,不然,你实在笑了。
16.那些人就从那里起身,面向所多玛观看,亚伯拉罕也与他们同行,要送他们一程。
17.耶和华说,我所要作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
18.亚伯拉罕必要成为一个又大又多的民族,地上所有的民族都必因他得福。
19.因为我知道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随从他的家属,他们要遵守耶和华的道,行公义公平;好叫耶和华将祂指着亚伯拉罕所说的话都归给他。
20.耶和华说,所多玛和蛾摩拉的嚷叫声很大,他们的罪极重。
21.我现在要下去,察看他们是否真的像那达到我这里的嚷叫声一样完结了;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
22.那些人从那里观看,向所多玛去;亚伯拉罕却仍旧站在耶和华面前。
23.亚伯拉罕近前来说,你真的要把义人和恶人一同毁灭吗?
24.假若那城中间有五十个义人,你还要毁灭,不为城中间这五十个义人饶恕那地方吗?
25.你绝不会做这样的事,使义人与恶人一同死亡,让义人与恶人一样。你绝不会这样!审判全地的岂不行公平吗?
26.耶和华说,我若在所多玛城中间找到五十个义人,我就为他们的缘故饶恕那地方。
27.亚伯拉罕回答说,看哪,我虽是尘土炉灰,还敢对我主说话。
28.假若这五十个义人少了五个,你就因为少了五个而毁灭全城吗?祂说,我在那里若找到四十五个,就不毁灭那城。
29.亚伯拉罕又向祂进言说,假若在那里找到四十个呢?祂说,为这四十个的缘故,我也不做这事。
30.亚伯拉罕说,求我主不要动怒,容我说,假若在那里找到三十个呢?祂说,我在那里若找到三十个,我也不做这事。
31.亚伯拉罕说,看哪,我还敢对我主说,假若在那里找到二十个呢?祂说,为这二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
32.亚伯拉罕说,求我主不要动怒,我再说这一次,假若在那里找到十个呢?祂说,为这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
33.耶和华与亚伯拉罕说完了话就走了;亚伯拉罕也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
概览
2136.首先,本章论述了在主的神性本质与人身或人性本质的完美合一之前,在人身或人性里面的主的感知状态和那时与神性的交流,这种状态也是主以这些话所论及的: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8)

属天的奥秘 #2049

2049.“从不属你

2049.“从不属你种的一切外人”表示教会之外的人。这从“外人”的含义清楚可知,“外人”是指那些不是出生在教会,因而没有信之良善和真理的人,因为他们不知道信之良善和真理。“外人”也表示那些处于外在敬拜的人(关于他们,可参看1097节);尽管在这种情况下,论述的主题是教会之内的人。然而,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最广泛意义上的主的教会,所以“外人”表示那些不是出生在教会的人,如外邦人或非基督徒。教会之外的外邦人或非基督徒可能拥有真理,但没有信之真理。他们的真理类似十诫,即:要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奸淫,不可贪恋他人的东西,以及要敬拜神。然而,信之真理是涉及永生、主的国和主自己的一切教义教导。外邦人或非基督徒不可能知道这些教导,因为他们没有圣言。
这些人就是虽“不属你种”,但要一同受割礼,也就是洁净的“外人”所表示的人。由此明显可知,他们和教会之内的人一样能被洁净,这种洁净由他们受割礼来代表。当他们抛弃污秽的爱,彼此生活在仁爱中时,就被洁净;这时,他们活在真理中,因为一切真理都与仁爱有关;但这些真理属于上述两种类型中的第一种。那些活在这些真理中的人很容易吸收信之真理,即便活在肉身时没有吸收,在来世也会吸收,因为信之真理是仁爱的内在真理。事实上,这时,他们只喜欢被引入仁爱的内在真理。构成主国度的,就是仁爱的内在真理(参看932, 1032, 1059, 1327, 1328, 1366节)。
在来世,仅仅知道信仰的认知或知识不算什么,因为就连最坏的人,甚至地狱里的人也能拥有这些知识,有时知道的比其他人还多。重要的是照这些认知或知识去生活,因为一切认知或知识都以生活为目的。学习知识若不是为了生活,那么这些知识将毫无用处,仅仅使人们可以谈论它们,由此在世上被视为有学问的人,升到高位,赢得好名声,积聚财富。由此明显可知,信仰的认知或知识的生活无非是仁爱的生活。事实上,律法和先知,也就是信的整个教义,连同它的一切认知或知识,在于爱主和爱邻,谁都能从主的话(马太福音22:34-39;马可福音12:28-35)清楚看到这一点。
尽管如此,教义,也就是信仰的认知或知识对仁爱生活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它们,仁爱的生活无法形成。死后拯救一个人的,就是这种生活,绝不是没有仁爱生活的信仰生活,因为没有仁爱,就不可能有任何信仰的生活。过着一种爱与仁之生活的人就拥有主的生命在里面,没有人能通过其它任何生活而与主结合。由此也清楚可知,信之真理若不植入仁爱,决不能被承认为真理;也就是说,承认被人们大量谈论的真理是不可能的,除非表面上或口头上,因为人们从内在,或从心里否认真理。如前所述,一切信之真理都以仁爱为目的,如果仁爱不存在于它们里面,那么它们就会从内在被弃绝。当外层被除去(如在来世的情形)时,内层的性质就显而易见了,即:它们与一切信之真理完全相反。如果人们活在肉身期间缺乏仁爱的生活,也就是缺乏相爱,那么在来世接受它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死后,等待他们的,是他们在世上所过的生活。事实上,他们厌恶并憎恨相爱。这些人仅仅靠近过着相爱生活的社群就会颤抖、战栗,感到痛苦。
这些人虽出生在教会,但仍被称为“身心未受割礼的外人”,他们不可进入圣所,也就是主的国度。以西结书所指的就是他们:
心没受割礼,肉身没受割礼的外人都不可入我的圣所。(以西结书44:7, 9)
同一先知书:
在这样荣耀昌大上,在伊甸诸树中,谁能与你相比呢?然而你要与伊甸的诸树一同下到地府,在未受割礼的人中间,与被剑刺死的人一同躺卧。(以西结书31:18)
这论及法老,法老表示总体上的记忆知识(1164, 1165, 1186, 1462节)。要与他们一同下到地府的“伊甸诸树”也表示记忆知识,不过是信仰认知的记忆知识。由此明显可知,“未受割礼的”在内义上表示什么,即:一个纵情于污秽的爱和伴随这些爱的生活之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