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8.神变成人就这样变得显而易见。这是圣言存在的最首要和最重要的目的。因为没有人能信神并爱祂,除非他能以某种形式理解祂。因此,那些承认一位不可见,因而无法理解的神之人在思维上会滑入自然界,视自然为神,进而根本不信神。所以,主乐意出生在这个星球,并通过圣言显明这一事实,以便它不仅在这个星球为人所知,而且还由此显明给来自其它星球的灵人和天使,同样显明给来自我们地球的外邦人或异教徒。在来世,外邦人或异教徒被天使教导,那些照自己的宗教信仰过着良善生活的人会接受信之真理,并承认主(AC 2049, 2595, 2598, 2600-2601, 2603, 2861 [原文2661], 2863, 3263)。
第42章
创世记42:1-38
1.雅各见埃及有谷子,雅各就对儿子们说,你们为什么彼此观望呢?
2.他又说,看哪,我听见埃及有谷子,你们可以下到那里,从那里给我们买,使我们可以存活,不至于死。
3.于是,约瑟的十个哥哥都下去,从埃及买五谷。
4.但约瑟的兄弟便雅悯,雅各没有打发他和哥哥们同去,因为雅各说,恐怕他遭害。
5.在前来的人当中,以色列的儿子们也来要买,因为迦南地也有饥荒。
6.当时约瑟是在这地的官长;卖给那地众民的就是他。约瑟的哥哥们来了,脸伏于地,向他下拜。
7.约瑟看见他哥哥们,就认得他们,却向他们装作生人,向他们说些严厉话,问他们说,你们从哪里来?他们说,从迦南地来买粮。
8.约瑟认得他哥哥们,他们却不认得他。
9.约瑟想起从前所作关于他们的梦,就对他们说,你们是奸细,来窥探这地的虚实。
10.他们对他说,我主阿,不是的。你的仆人们是来买粮的。
11.我们都是一个人的儿子,是诚实人。你的仆人们并不是奸细。
12.约瑟对他们说,不然,你们就是来窥探这地虚实的。
13.他们说,你的仆人们本是弟兄十二人,是迦南地一个人的儿子,看哪,最小的今日与我们的父亲在一起,有一个不在了。
14.约瑟对他们说,这正是我向你们讲的,说你们是奸细。
15.我要这样试试你们:我指着法老的性命起誓,若是你们最小的兄弟不到这里来,你们就不得从这里出去。
16.须要打发你们中间一个人去,让他把你们的兄弟带来。至于你们,都要囚在这里,好证验你们的话真不真,若不真,我指着法老的性命起誓,你们一定是奸细。
17.于是约瑟把他们都关在看守所里三天。
18.到了第三天,约瑟对他们说,我是敬畏神的,你们这么做就可以存活。
19.你们如果是诚实人,可以留你们中间的一个兄弟囚在那看守所屋子里,但你们可以去,带着谷子救你们家里的饥荒。
20.把你们最小的兄弟带到我这里来,好证实你们的话,你们也不至于死。他们就照样而行。
21.他们彼此说,我们对我们兄弟实在有罪。他哀求我们的时候,我们见他灵魂愁苦,却不肯听,所以这场苦难临到我们身上。
22.流便回答他们说,我岂不是对你们说过么?说不可得罪那孩子,只是你们不肯听,看哪,他的血在追讨了。
23.他们不知道约瑟听见他们,因为在他们之间有传译官。
24.约瑟转身离开他们,哭了一场,又回到他们那里,与他们说话;就从他们中间挑出西缅来,在他们眼前把他捆绑。
25.约瑟吩咐人把五谷装满他们的器具,归还了他们的银子,各在各人的口袋里,又给他们路上用的干粮,人就这样给他们作了。
26.他们就把他们的谷子驮在驴上,离开那里去了。
27.到了客栈,有一个人打开口袋,要拿饲料喂驴,才看见自己的银子,看哪,仍在袋口上。
28.就对弟兄们说,我的银子归还了,看哪,仍在我口袋里。他们心都快跳出来了,彼此战战兢兢说,这是神向我们作什么呢?
29.他们来到迦南地,他们的父亲雅各那里,将他们所遭遇的事都告诉他,说,
30.那地的主人对我们说严厉的话,把我们当作窥探那地的奸细。
31.我们对他说,我们是诚实人,并不是奸细。
32.我们本是弟兄十二人,都是我们父亲的儿子,有一个不在了,最小的今日同我们的父亲在迦南地。
33.那地的主人对我们说,只有这样我才知道你们是诚实人:留你们兄弟中的一个在我这里,你们可以带着粮食去,救你们家里的饥荒。
34.把你们最小的兄弟带到我这里来,我便知道你们不是奸细,乃是诚实人。这样,我就把你们的弟兄交给你们,你们也可以在这地到处作买卖。
35.于是,他们倒空口袋,看哪,各人成捆的银子都在自己的口袋里。他们和他们的父亲看见成捆的银子就都害怕。
36.他们的父亲雅各对他们说,你们使我丧失我的孩子,约瑟不在了,西缅也不在了,你们又要将便雅悯带去。这些事都临到我身上了。
37.流便向他父亲说话,他说,我若不带他回来给你,你可以杀我的两个儿子。只管把他交在我手里,我必带他回来给你。
38.雅各说,我的儿子不可与你们一同下去。他哥哥死了,只剩下他,他若在你们所行的路上遭害,那便是你们使我白发苍苍、悲悲惨惨地下坟墓去了。
概览
5396a.前一章末尾论述的主题是属灵层的属天层流入存在于属世层中的记忆知识,以及它与这些知识的联结。现在论述的主题属灵层的属天层流入那里为教会所知的信之真理,以及它与这些真理的联结。
5397.首先论述的是通过教会所知的记忆知识,也就是“埃及”拥有这些真理,如此行没有经过居间层,也就是“便雅悯”,而是与来自神性的真理,也就是“约瑟”一起;但这是不应当的,所以它们被送回它们所来的地方,属世真理的某种良善也白白赐予。
2144.“在幔利橡树那里”表示感知的品质,这从“橡树”和“幔利”的代表和含义清楚可知。至于“橡树”一般代表和表示什么,这在第一卷已经说明(1442-1443节);“幔利橡树”具体代表和表示什么(1616节),即感知,但却是来自记忆知识和源于记忆知识的第一理性的一种人性的感知。
如今,人们完全不知道何为感知,因为现在没有人拥有像古人,尤其像上古之人那样的感知;因为古人和上古之人出于感知知道一件事是不是善的,由此知道它是不是真的。有一种流注从主经由天堂进入他们的理性,当他们思想神圣事物时,就从该流注立刻感知到一件事是不是这样。后来,当人开始不再心存天堂观念,只心存世俗和肉体观念,并且良心取代了感知时,这种感知就在他身上消失了;良心也是一种感知,因为违背或照着良心行事无非是从良心感知一件事是不是这样,或是否要这样做。
但良心的感知不是来自所流入的良善,而是来自真理;这真理自人们童年初期就照着他们敬拜的神圣而被植入心智的理性部分,后来又得到确认,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相信唯独这真理是良善。因此,良心是一种感知,但它来自这种真理;当主将仁爱和纯真注入该真理时,这良心的良善就出现了。从这几点考虑可以看出何为感知。然而,感知与良心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关于感知的阐述,可参看第一卷,104, 125, 371, 483, 495, 503, 521, 536, 597, 607, 784, 865, 895, 1121, 1616节;关于灵人和天使的感知,参看202-203, 1008, 1383-1384, 1390-1392, 1394, 1397, 1504节; 学者不知道何为感知,参看1387节)。
至于主,当祂活在世上时,祂所有的思维都来自神性感知,因为唯独祂是一位神性和属天的人;事实上,祂是耶和华自己存在于其中的那独一无二者,祂的感知就来自耶和华(对此,也可参看第一卷1616, 1791节)。随着祂越来越接近与耶和华的合一,祂的感知越来越内在。这时,就是此处祂的感知的性质从第一卷关于幔利橡树的阐述(1616节)清楚可知;下文则描述了当祂感知到本章所包含的事物时,它是何性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