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8.神变成人就这样变得显而易见。这是圣言存在的最首要和最重要的目的。因为没有人能信神并爱祂,除非他能以某种形式理解祂。因此,那些承认一位不可见,因而无法理解的神之人在思维上会滑入自然界,视自然为神,进而根本不信神。所以,主乐意出生在这个星球,并通过圣言显明这一事实,以便它不仅在这个星球为人所知,而且还由此显明给来自其它星球的灵人和天使,同样显明给来自我们地球的外邦人或异教徒。在来世,外邦人或异教徒被天使教导,那些照自己的宗教信仰过着良善生活的人会接受信之真理,并承认主(AC 2049, 2595, 2598, 2600-2601, 2603, 2861 [原文2661], 2863, 3263)。
6502.“约瑟吩咐他的仆人、医生们”表防止将会阻碍它,也就是阻碍结合的邪恶的保护。这从“吩咐”和“医生”的含义,以及“约瑟”的代表清楚可知:“吩咐”是指流入(参看5732节);“约瑟”是指内在,如前所述(6499节);“医生”是指防止邪恶的保护。由此处的思路明显可知,保护是为了防止将会阻碍刚才所提到的结合(6501节)的邪恶。由此明显可知,“约瑟吩咐他的仆人、医生们”表示在防止将会阻碍结合的邪恶的保护方面,从内在而来的流注。“医生”之所以表示防止邪恶的保护,是因为在灵界,疾病就是邪恶和虚假,属灵的疾病并非别的东西;事实上,邪恶和虚假会夺去内在人的健康,造成心理疾病,最终导致抑郁;在圣言中,“疾病”没有别的意思。
在圣言中,“医生(经上或译为医治的)”、“医术”和“药物”表示防止邪恶和虚假的保护,这一点从提到它们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摩西五经:
你若留意听你神的声音,又行在祂眼中看为正的事,侧耳听祂的诫命,守祂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将所加与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因为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出埃及记15:26)
“医治的耶和华”表示防止邪恶的保护者,因为这些邪恶由“加与埃及人的疾病”来表示。“加与埃及人的疾病”表示邪恶和虚假,它们源于基于记忆知识和关于信之奥秘的谬念的推理;对此,蒙主的神性怜悯,我们将在论述这些疾病的地方予以说明。但所表示的是属灵事物,这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经上说“他们若听神的声音,行为正的事,侧耳听诫命,守律例,那么这些疾病就不会加在他们身上”。
就这层意义而言,主在路加福音中也自称“医生”:
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有病的人才需要。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悔改。(路加福音5:31, 32)
此处“医生”也表示防止邪恶的保护者,因为“健康的人”表示义人,“有病的人”表示罪人。耶利米书:
在基列岂没有止痛乳香呢?在那里岂没有医生呢?我人民女子的健康为何不得康复呢?(耶利米书8:22)
“医生”表示防止教会中的虚假的保护,“我人民女子的健康”表示教会中的教义真理。
圣言所提到的“痊愈(或译为治愈、治好)”(healings)、“治疗”(cures)、“医治”(remedies)和“药”(medicines)不是属世意义上的,而是属灵意义上的,这明显可见于耶利米书:
你为何击打我们,以致我们无法医治呢?我们指望平安,却得不着好处;指望痊愈,看哪,受了惊惶。(耶利米书14:19; 8:15)
又:
我要使健康和治疗上到他那里,我要医治他们;又将平安和真理的冠冕显明与他们。(耶利米书33:6)
又:
无人评判你对健康的判断,你没有康复的良药。(耶利米书30:13)
又:
埃及的处女哪,上基列去取止痛乳香吧!你虽多服良药,总是徒然,不得治好。(耶利米书46:11).
以西结书:
在河这边与那边的岸上必生长各类可作食物的树木,其叶子必不凋残,其果子必不断绝。它每月又会生出,因为这水是从圣所流出来的;其果子必作食物,其叶子可作药材。(以西结书47:12)
此处先知描述了神的新家或新殿,以此表示一个新的教会,在更内在的意义上表示主的属灵国度。因此,“在河的岸上必生长各类可作食物的树木”表示属于聪明和智慧的事物(108, 109, 2702, 3051节);“树木”表示对良善与真理的觉知和认识(103, 2163, 2682, 2722, 2972, 4552节);“食物”是指良善与真理本身(680, 4459, 5147, 5293, 5576, 5915节);“从圣所流出来的水”是指构成聪明的真理(2702, 3058, 3424, 4976, 5668节);“圣所”是指属天之爱,在至高意义上是指主的神性人身,神性人身就是这爱的源头;可作食物的“果子”是指爱之良善(913, 983, 2846, 2847, 3146节);“可作药材的叶子”是指信之真理(885节)。由此明显可知,“药”表示什么,即表示防止虚假和邪恶的保护之物;因为当信之真理通向生活的良善时,它就会远离邪恶,起到保护人的作用。
9213.“必在日落以先还给他”表必须在外在之爱的快乐所诱发的一种阴影状态到来之前恢复它。这从“日落”的含义清楚可知,“日落”是指外在之爱的快乐所诱发的一种阴影状态。此处的情形是这样的:在天堂,构成爱之良善的事物具有热的交替变化,构成信之真理的事物具有光的交替变化;因此,天堂有爱与信的交替变化。地狱也有交替变化,不过,它们是天堂里的交替变化的对立面,因为它们是对邪恶之爱和对虚假之信的交替变化。这些交替变化对应于地上一年四季的交替变化,即春、夏、秋、冬,又春,依此类推。不过,在灵界,状态取代了季节;因为那里没有热和光的变化,但有爱和信的变化。然而,要知道,这些交替变化在这个人身上和在那个人身上是不一样的;相反,它们照着各人在世上所获得的生命状态而因人而异。在天堂,日落对应于笼罩信之真理的一种阴影状态,和袭裹爱主爱邻之良善的一种寒冷状态。在这些状态下,那里的人进入外在之爱的快乐,这些快乐将信置于阴影之中。因为当一位天使或一个灵人处于外在事物时,他也处于阴影之中;但当处于内在事物时,他就会体验到天堂之爱的快乐和幸福,同时体验到信的愉悦,或处于真理之光。地上的春夏两季便对应于这些状态。由此可见为何“日落”表示外在之爱的快乐所诱发的一种阴影状态。关于这些交替变化,可参看前面的说明(5097, 5672, 5962, 6110, 7083, 8426, 8615, 8644, 8812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人们当如何理解这一解释,即:必须在外在之爱的快乐所诱发的一种阴影状态到来之前恢复被感官印象产生的幻觉驱散的记忆真理,也就是“你若真拿同伴的衣服作抵押,必在日落以先还给他”这句话所表示的。人们要明白,被幻觉夺走的真理必须趁着此人仍处于真理之光而得以恢复;因为在这光中,他能重新获得它们,还能驱散幻觉所引入的虚假。但当他处于外在之爱的快乐所诱发的一种阴影状态时,就无法做到这一切了,因为这些快乐弃绝这些真理,阴影也不接受它们。幻觉就这样粘附在这个人身上,被他归为己有。外在快乐,或外在人的快乐之所以具有这种性质,是因为它们与世界紧密相联,还被它的热唤起,可以说被这热激活。内在的快乐幸福,或内在人的快乐幸福则不然。这些与天堂紧密相联,也被它的热唤起和激活,这热是来自主的爱。
在摩西五经另一处经文,这一典章或律法以下面的话来宣布:
不可拿石磨或磨石作抵押,因为他这是拿灵魂作抵押。(申命记24:6)
“石磨”表示诸如服务于获得信,之后获得仁的那类事物(7780节);“灵魂”表示源于仁的信之生命(9050节);由此明显可知,“不可拿石磨作抵押,因为他这是拿灵魂作抵押”表示什么。又:
你不可向寄居的和孤儿屈枉正直,也不可拿寡妇的衣裳作抵押。(申命记24:17)
“拿寡妇的衣裳作抵押”表示以任何方式夺走良善所渴望的真理;因为“衣裳”表示真理(参看9212节);“寡妇”是指一个处于良善并渴望 真理的人,或在抽象意义上表示渴望真理的良善(9198节);因为如果真理被夺走,良善连同它的渴望也一道消亡。
又:
不论你借给同伴什么,不可进他家拿抵押品。要站在外面,等那向你借贷的人把抵押品拿出来给你。他若是穷人,你不可躺卧在他的抵押品里;必在日落的时候把抵押品还给他,使他躺在自己的衣服里,他就为你祝福,这在你神面前算为义了。(申命记24:10-13)
债主“要站在外面,抵押品拿出来给他”表示回应所交流的真理的正确方式;因为“借”表示真理的交流,“拿抵押品”表示回应。没有人能知道所表示的是这些事,除非通过来世所发生的事,因而除非知道“进家”表示什么,“站在外面”,因而“拿到外面”又表示什么。
在来世,那些进别人的家,并在同一个房间一起交谈的人以这样的方式与那里的所有人交流自己的思想:他们完全确信他们自己是凭自己在思考这些思想。但是,如果他们站在外面,这些思想的确被感知到,却仿佛来自别人,而不是来自他们自己。这种情形在来世每天都发生。因此,那些持相同观点或具有相同感觉的人看上去在同一所房子里;如果他们看上去在这所房子的同一个房间里,这一切就更真实了。不过,当这些人的观点出现分歧时,所有人都从与他们不同的人眼前消失。在来世,像这样的表象无处不在,并且常常发生。原因在于,思想的相似性将人们联结起来,并使他们与彼此同在;因为思维是内视,并且地方之间的距离在来世存在的方式和在世上不一样。
由此明显可知“不可进家,而是要站在外面拿抵押品”表示什么,即:人不可向别人施压,或耍弄他的情感,让他去证实自己所知道的真理,而是倾听并接受他在自己心里的回应。因为那些向别人施压,或耍弄他的情感,让他去证实他们自己所知道的真理之人,会使这个别人从他们,而不是从他自己去思考或说话。当有人从别人思考和说话时,与他同在的真理就会陷入混乱;他也不会因此而得以改善,除非他是那种仍对这些真理一无所知的人。这一切再次清楚表明,圣言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包含与诸如存在于灵界中的那类事物相对应的事物。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