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18

118.神变成人就这

118.神变成人就这样变得显而易见。这是圣言存在的最首要和最重要的目的。因为没有人能信神并爱祂,除非他能以某种形式理解祂。因此,那些承认一位不可见,因而无法理解的神之人在思维上会滑入自然界,视自然为神,进而根本不信神。所以,主乐意出生在这个星球,并通过圣言显明这一事实,以便它不仅在这个星球为人所知,而且还由此显明给来自其它星球的灵人和天使,同样显明给来自我们地球的外邦人或异教徒。在来世,外邦人或异教徒被天使教导,那些照自己的宗教信仰过着良善生活的人会接受信之真理,并承认主(AC 2049, 2595, 2598, 2600-2601, 2603, 2861 [原文2661], 2863, 3263)。

属天的奥秘 #7839

7839.“就是一岁

7839.“就是一岁的儿子要给你们”表一个完整的状态。这从“儿子”和“一岁”的含义清楚可知:“儿子”是指真理(参看489, 491, 533, 1147, 2623, 2803, 2813, 3373, 3704节);“一岁”是指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个完整时期(2906节),因而是指一个完整状态。必须解释一下什么叫一个完整状态。当良善具有这样的性质,即它不缺乏用来接受纯真流注所需要的任何东西时,一个状态可称作“完整的”。与仁之良善结合的信之真理使得良善具有这种性质;因为属灵良善从信之真理接受其具体品质。这一切就是此处“一岁的儿子”所表示的“一个完整状态”的意思。不过,当真理尚未给良善带来具体品质,以使它接受相对应的纯真状态时,状态就不是完整的。当人们出于良善看待真理时,这种状态就开始变得完整;当人们出于真理来看待良善时,这种状态仍不是完整的。那些正在重生的人就处于这后一种状态,而那些已经重生的人则处于前一种状态。正在经历重生的人处于引向良善的真理,而已经重生的人则处于源于良善的真理; 也就是说,前者活在对真理的顺从中,后者则活在对行真理的情感中。因此,前者是外在教会成员,而后者是内在教会成员。由于“一岁的儿子”表示一个完整的状态,所以经上多次吩咐要将一只羔羊,或一只小山羊,就是“一岁的儿子”献为祭(如出埃及记29:38; 利未记9:3; 12:6; 14:10; 23:12, 18, 19; 民数记6:12; 7:15, 87, 88; 15:27; 28:9, 11);还有在以西结书论述新殿的地方:
  每日,君王要预备一只无残疾的羔羊,就是满一岁的儿子,献与耶和华为燔祭,要每早晨预备。(以西结书46:13)
  此处“新殿”表示主的属灵国主度;“君王”是指那些知道纯正真理,并被这些真理引向良善的人;“献一只羔羊为燔祭”是指源于纯真良善的对主的敬拜;“一岁的儿子”是指一个完整的状态。
  

属天的奥秘 #2242

2242.“我现在要

2242.“我现在要下去察看”表示察罚。这从“下去察看”的含义清楚可知,“下去察看”是指审判(如第一卷所解释的,1311节),因而是指察罚。在圣言中,总体上教会的末期和具体的每个人的末期被称为察罚。它出现在审判之前,所以察罚仅仅是指检查性质,也就是检查总体上的教会或具体的每个人的性质。这种检查在字义上以耶和华“下去察看”来表达。
由此清楚看出字义的性质。耶和华不会下去,下去不能论及主,因为主始终居于至高处。耶和华也不会察看一件事是否如此,察看一件事是否如此同样不能论及主,因为祂自永恒就知道一切,无论总体还是细节。然而,字义之所以说耶和华下去察看,是因为这在人看来似乎是这样。人住在最低或下面的事物当中,当那里出现什么东西时,他不会想到,甚至不知道上面的事物是怎么回事,因而不知道它们是如何流入的,因为他的思维只能延伸到离他最近的东西,因此他只能感知到诸如像下去察看之类的事件。当他以为没有人知道他自己在思想什么时,这种感知更为有限。此外,他没有其它观念,只以为真的从高处下来,如果是神,则从至高处下来。而事实上,不是从至高处下来,而是从至内在下来。
由此可见字义是何性质,即:它照着表象形成;若非如此,没有人会理解并承认圣言,因而不会接受它。但天使不像世人那样迷恋表象;因此,既然圣言的字义是为了世人,那么圣言的内义是为了天使,也为了那些蒙主的神性怜悯,活在世上就被允许如同天使的人。
圣言经常提到察罚(Visitation,经上或译为降罚、惩罚、刑罚、追讨、讨罪等),它要么表示荒废,无论教会还是个人,要么表示解救,因而表示检查人或物的性质。在以赛亚书,它表示荒废:
在察罚的日子,有风暴从远方临到,那时,你们怎样行呢?你们向谁逃奔求助呢?你们能把你们的荣耀撇在哪里呢?(以赛亚书10:3)
又:
天上的众星群宿都不发光,日头一出,就变黑暗;月亮也不放光。我必因邪恶察罚世界,因罪孽察罚恶人。(以赛亚书13:10-11)
不发光的众星群宿、变黑暗的日头和不放光的月亮表示爱和仁将不复存在(参看2120节)。由于这等于荒废,所以这是“察罚的日子”。
耶利米书:
他们必在仆倒的人中仆倒,在察罚他们的时候,他们必致跌倒。(耶利米书8:12)
这表示当他们被毁坏时,也就是当仁和信不复存在时。以西结书:
惩罚那城的近前来,各人手里拿着毁灭的武器。(以西结书9:1)
这也论及荒废或毁坏,这就是为何“各人手里拿着毁灭的武器”。何西阿书:
察罚的日子来了,报应的日子到了。(何西阿书9:7)
此处意思也一样。弥迦书:
你守望,就是察罚你的日子,已经来到,他们必困惑混乱。(弥迦书7:4)
此处察罚也表示已经荒废的仁爱,或仁爱的毁坏。摩西五经:
只是在我鉴察的日子,我必向他们察罚他们的罪。(出埃及记32:34)
这论及为自己造了金牛犊之后在旷野中的(以色列)百姓。“察罚”(Visitation,经上或译为降罚、惩罚、刑罚、追讨、讨罪等)表示解救,这从许多经文清楚看出来(如出埃及记3:16; 4:31; 耶利米书27:22; 29:10; 路加福音1:68, 78; 19:41-42, 44)。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