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8.神变成人就这样变得显而易见。这是圣言存在的最首要和最重要的目的。因为没有人能信神并爱祂,除非他能以某种形式理解祂。因此,那些承认一位不可见,因而无法理解的神之人在思维上会滑入自然界,视自然为神,进而根本不信神。所以,主乐意出生在这个星球,并通过圣言显明这一事实,以便它不仅在这个星球为人所知,而且还由此显明给来自其它星球的灵人和天使,同样显明给来自我们地球的外邦人或异教徒。在来世,外邦人或异教徒被天使教导,那些照自己的宗教信仰过着良善生活的人会接受信之真理,并承认主(AC 2049, 2595, 2598, 2600-2601, 2603, 2861 [原文2661], 2863, 3263)。
8945.“你上我的坛,不可用台阶”表不可把自己提升至更内在的层级,也就是属天层级。这从“用台阶上”和“坛”的含义清楚可知:“用台阶上”是指把自己提升至更高或更内在的层级,无论你说“更内在”还是“更高”,意思都一样,因为更内在的事物看上去就像更高的事物(参看2148, 3084, 4210, 4599节);“坛”是指主的主要代表(921, 2777, 2811节)。因此,“用台阶上我的坛”表示将自己提升到主那里,因而提升至更内在的层级,也就是属天层级;因为在更内在的层级,主的同在更大。那些在至内层天堂的事物被称为“属天的”,那些在中间天堂的事物则被称为“属灵的”。因为天堂分为两个国度,即属天国度和属灵国度。在属天国度的天使在至内层或第三层天堂,因而离主最近;因为那里的天使处于对主之爱,拥有纯真,因而在智慧上胜过其他所有天使。但在属灵国度的天使在中间或第二层天堂,因而离主较远;那里的天使处于对邻之仁,并通过仁而与主同住。关于这两个国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可参看前文(2048, 2088, 2227, 2507, 2669, 2708, 2715, 2718, 3235, 3246, 3374, 3887, 4448, 4585, 4938, 4939, 5113, 5922, 6367, 6435, 7877节)。
有必要用几句话解释一下“用台阶上坛”所表示的把自己提升至更内在的层级,也就是属天层级是怎么回事。在来世,谁也不允许被提升到比他所在的良善层级还要高的那个层级而进入天堂。如果他被提升到某个更高层级,他的污秽,也就是他所爱的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就会显露出来;因为越是内在的事物,它在天上就越纯洁和神圣。那些状态不怎么纯洁的人就被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气场中;在那里,他们的不洁不被注意或不明显,因为这些人处在更粗劣的良善和更模糊的真理之中。
有时那些进入天堂的人强烈渴望上到更内在的天堂,以为如此他们就会享受更大的喜乐。为消除粘附于他们的这种强烈渴望,他们真的被提升到一个更内在的天堂;但当他们到了那里时,开始因他们所爱的邪恶而感到痛苦;那时,这些邪恶被他们发觉;他们也因着源于与他们同在的邪恶的虚假而明显变丑。意识到这些事后,他们从更内在的天堂跌落,直到回到原先的位置才恢复宁静和平安的状态。这些就是“你上我的坛,不可用台阶,免得你的裸体在上头露出来”所表示的事。
这同样适用于天堂之下的人。如果这些人尚未做好准备就强烈渴望升入天堂,那么当被提升到那里时,他们就会感到几乎地狱般的折磨,觉得自己就像死尸。他们的生命变得吃力,就像垂死挣扎者的生命。因此,他们从那里一头栽下去,之后再也不渴望上升超越他们所在的生命状态了。
要知道,在来世,主不拒绝任何人进入天堂;只要愿意,人们随时可以进入。天堂是由处于爱主爱邻之良善的天使社群组成的;当被引入天堂时,人们就被允许进入这类天使的社群。但当他们的生命气场,也就是他们的爱之生命不一致时,冲突就会产生,他们由此感到痛苦,并从那里跌落。他们通过这种经历了解天堂的生命,以及对比之下他们自己的生命状态,还了解到这一事实:没有人如世人所普遍认为的那样,仅凭被接受或获准进入而拥有天堂;而且一个人必须通过他在世上的生活具备这样的品性:他变得适合与天上的天使在一起。关于通过经历对这些问题的阐述和说明,可参看前文(3938, 4225, 4226, 4299, 4674, 5057, 5058, 7186, 7519, 8794, 8797节)。这些就是“你上我的坛,不可用台阶,免得你的裸体在上头露出来”这条律例,以及另一条类似律例(出埃及记28:42, 43)所表示的事
经上之所以说“用台阶上”,是因为提升至内层在灵人界可以看到;在那里,属天和属灵事物以类似于世上的形式呈现,如通过台阶上升。我常蒙允许看见这种代表性的景象。也正因如此,雅各梦见天使通过梯子的阶梯上到主那里(创世记28:12)。故在圣言中,“台阶”也表示上到高层或内层(如以西结书40:6, 22, 26, 31, 34);阿摩司书:
主万军之耶和华在天上建造祂的台阶。(阿摩司书9:6)
2863.“看哪,密迦,她也给你兄弟拿鹤生了几个儿子”表示教会之外那些凭良善而处于兄弟情谊的人,这也可从前面关于密迦和拿鹤的论述(1363, 1369, 1370节)清楚看出来。因为他拉有三个儿子,即亚伯兰,拿鹤和哈兰;他们都拜别神(参看1356节)。密迦是哈兰的女儿,并成了拿鹤的妻子(2369节)。哈兰在迦勒底的吾珥死在他拉面前(1365-1368节)。由此明显可知“密迦”和“拿鹤”分别表示什么,即“密迦”表示这些外邦人或非基督徒所知道的真理,而“拿鹤”表示他们所拥有的良善。
真理在外邦人或非基督徒当中的存在从大量证据明显看出来,因为众所周知,过去智慧和聪明就存在于教会之外的人当中,如他们承认一位神,并以神圣的方式写下关于祂的著作。他们还承认灵魂不朽和死后生命,以及善人的幸福和恶人的悲惨。此外,他们以十诫为他们的法律,即这些诫命:要拜神,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奸淫,不可贪恋别人的东西。他们不满足于表面上服从这些诫命,还从内在遵守它们。现代也一样,世界各地更道德、正派的外邦人或非基督徒有时比基督徒更正确、恰当地谈论这些话题;他们不仅谈论它们,还照之生活。
这些和其它许多真理就存在于外邦人或非基督徒当中,并与他们从主获得的良善结合。两者的结合使他们处于接受更多真理的状态,因为一个真理认识、承认另一个真理,并且很容易联结起来,因为它们都互相关联。正因如此,那些在世上处于良善的人在来世很容易接受信之真理。与他们同在的虚假并不与他们的良善结合,只以一种能与之分离的方式依附于它。已经结合的东西会保留下来,而仅仅依附的东西则被分离出去。一个人学习并吸收信之真理之时,就是它们被分离之时。每个信之真理都会移除并分离虚假,直到最后这个人憎恶并避开它。由此可见,密迦给亚伯拉罕的兄弟拿鹤所生的儿子表示哪种人,即表示教会之外那些凭良善而处于兄弟情谊的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