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19

119.要知道,主通

119.要知道,主通过天堂赋予我们的圣言是联结天堂与尘世的纽带。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圣言字义中的一切事物才对应于天上的神性事物;就其至高和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圣言论述主,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对祂的爱和信,因而论述出自祂并在祂里面的生命。当我们地球上的圣言被阅读和传讲时,这些主题就呈现给天上的天使。天上的天使对圣言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世人对它的理解,天使遵循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而世人遵循它的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AC 1769-1772, 1887, 2143, 2333, 2396, 2540, 2541, 2545, 2551)。圣言是联结天与地的纽带(AC 2310, 2495, 9212, 9216, 9357, 10357)。因此,圣言纯由对应写成(AC 1404, 1408, 1409, 1540, 1619, 1659, 1709, 1783, 8615, 10687)。就圣言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它唯独论述主及其国度(AC 1873, 2249, 2523, 7014, 9357)。

属天的奥秘 #10412

10412.“且亚伦

10412.“且亚伦宣告说,明日是耶和华(注:jehovah,首字母是小写)的节日”表这是值得庆祝的教会真正重要的事,是要不断受到敬拜的真正神性实在。这从“节日”和“明日”的含义清楚可知:“节日”是指在庆祝方面的教会的敬拜,因为节日是庆祝的日子;因此,“宣告节日”表示值得庆祝的教会极其重要的事;这节日被称为“耶和华的节日”表示要受到敬拜的神性本质实在。“明日”是指永恒不断之物(参看3998, 7140, 9939节)。
  此外,那些兴趣在于外在事物,而不在于内在事物的人都渴望被当作神来敬拜,把自己的东西当作神性来崇拜,只要他们对普通民众的畏惧允许他们。由此可以推断,他们心里拒绝承认神性,不断渴望上升到更高位置,并且只要没有什么东西拦挡他们,甚至上升到最高位置,最后直达神的宝座;这一点从圣言中巴比伦所表示的那些人明显看出来,他们将天上地上的一切权柄都从主那里夺走并归为己有。因为他们随心所欲地打开天堂和关闭天堂。他们就具有这种秉性,这一事实清楚可见于以赛亚书:
  你必讲述这论到巴比伦的寓言:下面的阴间因你而搅动。路西弗啊,你何竟从天上坠落?你竟被砍倒在地,衰弱在列族之下。你心里曾说,我要升到诸天,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众星以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使自己像至高者一样。然而你竟被送下阴间。(以赛亚书14:4, 9, 12-15)
  巴比伦王也的确命令要把他当作神来敬拜,这一点明显可见于但以理书第6章。“巴比伦”表示那些外在神圣,内在亵渎的人,因而表示那些利用教会的圣物为手段,来达到他们自己被当作神来敬拜的目的之人。这也是所有利用教会的圣物为手段来努力达到作为他们目的的上升到超越他人的显赫地位,获得比他人更大的财富之人所做的。这种人在来世仍是这个样子。在那里,他们还从心里拒绝承认神性,并通过 难以启齿的伎俩使自己成为神。他们把自己高举在山上,宣告他们当中的某个人是神,还崇拜他。但当他们进行这种亵渎的敬拜时,那山就裂开,露出一道深深的裂缝,把他们吞没了;他们就这样被扔进地狱。我有好几次被允许看到这一幕。
  

属天的奥秘 #2144

2144.“在幔利橡

2144.“在幔利橡树那里”表示感知的品质,这从“橡树”和“幔利”的代表和含义清楚可知。至于“橡树”一般代表和表示什么,这在第一卷已经说明(1442-1443节);“幔利橡树”具体代表和表示什么(1616节),即感知,但却是来自记忆知识和源于记忆知识的第一理性的一种人性的感知。
如今,人们完全不知道何为感知,因为现在没有人拥有像古人,尤其像上古之人那样的感知;因为古人和上古之人出于感知知道一件事是不是善的,由此知道它是不是真的。有一种流注从主经由天堂进入他们的理性,当他们思想神圣事物时,就从该流注立刻感知到一件事是不是这样。后来,当人开始不再心存天堂观念,只心存世俗和肉体观念,并且良心取代了感知时,这种感知就在他身上消失了;良心也是一种感知,因为违背或照着良心行事无非是从良心感知一件事是不是这样,或是否要这样做。
但良心的感知不是来自所流入的良善,而是来自真理;这真理自人们童年初期就照着他们敬拜的神圣而被植入心智的理性部分,后来又得到确认,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相信唯独这真理是良善。因此,良心是一种感知,但它来自这种真理;当主将仁爱和纯真注入该真理时,这良心的良善就出现了。从这几点考虑可以看出何为感知。然而,感知与良心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关于感知的阐述,可参看第一卷,104, 125, 371, 483, 495, 503, 521, 536, 597, 607, 784, 865, 895, 1121, 1616节;关于灵人和天使的感知,参看202-203, 1008, 1383-1384, 1390-1392, 1394, 1397, 1504节; 学者不知道何为感知,参看1387节)。
至于主,当祂活在世上时,祂所有的思维都来自神性感知,因为唯独祂是一位神性和属天的人;事实上,祂是耶和华自己存在于其中的那独一无二者,祂的感知就来自耶和华(对此,也可参看第一卷1616, 1791节)。随着祂越来越接近与耶和华的合一,祂的感知越来越内在。这时,就是此处祂的感知的性质从第一卷关于幔利橡树的阐述(1616节)清楚可知;下文则描述了当祂感知到本章所包含的事物时,它是何性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