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9.要知道,主通过天堂赋予我们的圣言是联结天堂与尘世的纽带。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圣言字义中的一切事物才对应于天上的神性事物;就其至高和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圣言论述主,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对祂的爱和信,因而论述出自祂并在祂里面的生命。当我们地球上的圣言被阅读和传讲时,这些主题就呈现给天上的天使。天上的天使对圣言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世人对它的理解,天使遵循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而世人遵循它的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AC 1769-1772, 1887, 2143, 2333, 2396, 2540, 2541, 2545, 2551)。圣言是联结天与地的纽带(AC 2310, 2495, 9212, 9216, 9357, 10357)。因此,圣言纯由对应写成(AC 1404, 1408, 1409, 1540, 1619, 1659, 1709, 1783, 8615, 10687)。就圣言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它唯独论述主及其国度(AC 1873, 2249, 2523, 7014, 9357)。
10559.“摩西对耶和华说”表对神性,因而教会本身不与他们同住的恼怒。这从“说”的含义清楚可知。“说”在此是指恼怒,因为“说”包括接下来的事,这些事就是他实际所说的;接下来的事是表达了一种恼怒,因为神性不愿与他们同住。既然如此,那么教会就不会与他们同住,从而无法使他们比地面上的所有人都更显赫,这从接下来的16节经文明显看出来。摩西对耶和华所说的这些话之所以表达了由此而来的恼怒,是因为摩西在此代表以色列民族的首领(参看10556节);因此,他代表自己和这个民族说话,因为他说“我和百姓”(33:16)。由于他现在作为首领而代表这个民族,“摩西对耶和华说”表示恼怒,因为凡具有像这个民族那样的性质之人,若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都会恼怒神。
凡兴趣在于没有内在之物的外在事物的人都是这样行的,因为如果他们敬畏神,敬拜神,似乎也爱祂,那也是为他们自己,而非神自己的缘故。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超越他人的显赫和超越他人的财富。促使他们敬拜敬畏神,敬拜神,似乎也爱祂的,就是这种燃烧的愿望。但是,他们若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就会抛弃神。这个民族就具有这种秉性,这一事实从圣言的历史很明显地看出来。雅各所说的话就具有这种含义:
雅各立下一个誓言,说,神若与我同在,在我所行的路上保佑我,又给我食物吃、衣服穿。使我平平安安地回到我父亲的家,耶和华必作我的神。(创世记28:20, 21)
这些话的意思是,他若得到这些东西,就会承认耶和华为他的神;若得不到,就不会承认祂。这个民族作为他的后代,也具有这种思想。这解释了为何这个民族频频抛弃祂,敬拜别神,直到最后他们由于这个原因而被逐出迦南地,先是以色列民族被逐出,然后是犹太民族。
显然,上面提到的这种恼怒的原因是,如果耶和华不与他们同去,他们就不会比全世界所有人都要显赫。这种恼怒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教会本身不会存在于他们当中,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推知:被耶和华领进迦南地表示成为一个教会。原因在于,自上古时代起,教会就一直在迦南地,并且圣言无法在其它任何地方写成,因而只能在占据这个地方的民族当中写成;圣言所在之地就是教会所在之地。圣言无法在其它任何地方写成,是因为整个迦南地及其周围的所有地方,如大山、山谷、河流、森林等等,都成为属天和属灵事物的代表;圣言的字义,无论圣言的历史部分中的,还是先知书部分中的,都必须由这类代表事物构成。之所以必须如此,是因为属天和属灵的圣言内层必须终止于这类事物,可以说停靠于其上,如同房屋立于其地基之上。因为就其字义,也就是圣言的最末和最低层而言,圣言若不停靠于这些事物之上,就会像没有地基的房屋。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从圣言明显看出来,因为圣言如此频繁地提到迦南地的各个地方,这些地方都成为代表,表示天堂和教会的事物。
这一切解释了为何被领进迦南地表示教会的建立,为何摩西的恼怒与这件事有关,尽管他没有想到这一点。自上古时代起,教会就存在于迦南地,因此迦南地的所有地方都成为代表(参看3686, 4447, 4454, 4516, 4517, 5136, 6306, 6516, 8317, 9320, 9325节);由于同样的原因,在圣言中,“迦南地”表示教会(参看9325节提到的地方)。
第十九章
2310.我已经多次讨论了圣言的内义,但我意识到,很少有人相信这样一种意义存在于圣言的每个细节里面,不仅存在于预言部分,还存在于历史部分。人们更容易相信这种意义存在于预言部分,因为预言部分没有那种连续性的事件,同时又包含奇怪的语言或表达方式;这不由得使人猜想它们含有某种秘密含义在里面。人们不容易看到历史部分也有这种意义,既因为迄今为止,这种观念从未进入任何人的脑海,还因为历史部分具有这种性质:它们强烈吸引人的注意力,使心智不去思想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隐藏在它们里面。另外一个原因是,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如所记载的那样,都是真实的。
尽管如此,从以下两点考虑不难推断:历史部分也有天堂和神性的事物在里面,只是这一点并未清楚显明而已。首先:圣言来自主并通过天堂被送到世人这里,所以在其起源上是与众不同的。下面的许多内容将说明,这种起源是何性质,它又如何与字义不同且相距甚远;事实上,它的起源如此不同,以至于世人甚至无法看到它,因此纯世俗人不承认它。其次:圣言因是神性,故不仅是为世人,也是为与世人同在的天使写的,以便它不但服务于人类,还服务于天堂;圣言以这种方式成为联结天与地的一个媒介。这种联结通过教会,事实上通过教会里的圣言实现;这就是为何圣言具有它所具有的性质,并有别于其它一切著作。
至于具体的历史部分,除非它们同样包含从字义抽象出来的神性和天堂的事物,否则,凡深入思考的人永远不会承认它们直至一点一划都是神启的圣言。谁能想到神的圣言会提到本章末尾(创世记19:30-38)所描述的罗得女儿的可憎之事?或雅各给枝子剥皮,使它露出白的来,插在水槽里,羊群就可以生下有纹的、有点的、有斑的(创世记30:37-39)?更不用说其余的《摩西五经》,以及《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和《列王纪》记载的其它许多事了。它们若不深深包裹一种秘密的神性意义在里面,就没有任何重要性可言,因此知不知道它们无关紧要。若非如此,它们在各个方面都与其它历史没什么不同;因为其它历史有时也以这种方式来写,以便看起来更动人。
学术界不知道神性和天堂的事物甚至也隐藏在圣言的历史部分里面。要不是对圣言的神圣尊敬从小就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很容易从心里说,若不是这个原因,圣言并不神圣。然而,圣言之所以神圣,不是因为对它的这种尊敬,而是因为它里面的内义;这内义是属天堂和神性的,并将天与地联结起来,换句话说,将天使的心智与人类的心智联结起来,由此将人类的心智与主联结起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