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9.要知道,主通过天堂赋予我们的圣言是联结天堂与尘世的纽带。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圣言字义中的一切事物才对应于天上的神性事物;就其至高和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圣言论述主,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对祂的爱和信,因而论述出自祂并在祂里面的生命。当我们地球上的圣言被阅读和传讲时,这些主题就呈现给天上的天使。天上的天使对圣言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世人对它的理解,天使遵循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而世人遵循它的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AC 1769-1772, 1887, 2143, 2333, 2396, 2540, 2541, 2545, 2551)。圣言是联结天与地的纽带(AC 2310, 2495, 9212, 9216, 9357, 10357)。因此,圣言纯由对应写成(AC 1404, 1408, 1409, 1540, 1619, 1659, 1709, 1783, 8615, 10687)。就圣言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它唯独论述主及其国度(AC 1873, 2249, 2523, 7014, 9357)。
1258.“各族就从这些宗族散布在地上”表示教会的一切敬拜,无论涉及良善的,还是涉及邪恶的(这些良善或邪恶由“各族”来表示),都来自他们。这从“民族”的含义清楚可知,如前所述(470, 1159:3节),一个民族是指聚集在一起的许多宗族或家族。因为在上古教会和古教会,承认同一个祖先的许多宗族或家族构成一个民族。至于“民族”在内义上表示教会的敬拜,尤其涉及敬拜中的良善或邪恶,情况是这样:天使在看到宗族和民族时,从来不会想到一个民族,而只想到其中的敬拜。因为天使从真正的性质或品质本身,也就是从他们是哪种人的角度来看待一切。天堂根据一个人的性质或品质来看待他,这性质或品质就是他的仁和信。谁都很容易理解这一点,只要他认真想一想,当他看待任何人,任何宗族或家族,任何民族时,主要想到的是他们的品质;每个人都是出于当时在他里面占主导地位的东西来看待的。对他们品质的概念或形象会立刻进入脑海,他出于这种概念或形象在自己里面评估他们。这更适用于主,并从主适用于天使;天使只从仁和信方面的品质来看待一个人、一个宗族或家族和一个民族。这就是为何“民族”在内义上只表示教会的敬拜,尤其涉及该敬拜的品质,也就是仁之良善和由此衍生的信之真理。当“民族”这个词在圣言中出现时,天使根本不会照字面上的历史意义停留在“民族”这个概念上,而是停留在与所提到的这个民族同在的良善和真理的概念上。
内义
1783.如前所述,此处包含的事件都是真实的历史;也就是说,耶和华的确与亚伯兰这样说话,并把迦南地作为产业应许给他。耶和华的确吩咐亚伯兰去安排小母牛、母山羊、公绵羊、斑鸠和雏鸽,如经上所描述的那样。鸷鸟的确下来落在这些尸体上。亚伯兰的确沉睡了,并在睡着的时候有可怕的黑暗;日落的时候,他的确看见冒烟的火炉和烧着的火把从那些肉块间经过;除此之外还有经上所提到的其它一切细节。这些事件都是真实的历史,但每一个事件,甚至所发生的最小事件都具有代表性;描述这些事件的词语,直到一点一划,都有一个灵义或象征;也就是说,每一个细节都有内义在里面。因为圣言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被启发的,因是被启发的,故只会来自一个天堂的源头;也就是说,它必隐藏着属天和属灵事物在里面;否则,它永远不可能是主的圣言。
这些就是内义所包含的东西。当内义敞开时,字义就会消失不见,仿佛不存在;而另一方面,当注意力只投向历史意义或字义时,内义就会消失不见,仿佛不存在。这两层意义的关系就像天堂之光和世界之光的关系,反过来则像世界之光和天堂之光的关系。当天堂之光出现时,世界之光就如同幽暗,这是我从经历中所得知的。但当有人处于世界之光时,天堂之光即便出现,也如同幽暗。人类心智也一样:凡将一切都置于人类智慧,或说完全依赖人类智慧,换句话说,依赖记忆知识或世俗知识,即书本学问的人,都视天堂智慧为黑洞;而凡享有天堂智慧的人都发现人类智慧简单而模糊,它若没有天堂的光线在里面,就如同幽暗。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