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9.要知道,主通过天堂赋予我们的圣言是联结天堂与尘世的纽带。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圣言字义中的一切事物才对应于天上的神性事物;就其至高和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圣言论述主,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对祂的爱和信,因而论述出自祂并在祂里面的生命。当我们地球上的圣言被阅读和传讲时,这些主题就呈现给天上的天使。天上的天使对圣言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世人对它的理解,天使遵循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而世人遵循它的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AC 1769-1772, 1887, 2143, 2333, 2396, 2540, 2541, 2545, 2551)。圣言是联结天与地的纽带(AC 2310, 2495, 9212, 9216, 9357, 10357)。因此,圣言纯由对应写成(AC 1404, 1408, 1409, 1540, 1619, 1659, 1709, 1783, 8615, 10687)。就圣言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它唯独论述主及其国度(AC 1873, 2249, 2523, 7014, 9357)。
1587.“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表示在外在人被对邪恶的欲望和虚假的说服毁灭之前。这从“所多玛”和“蛾摩拉”的含义清楚可知:“所多玛”是指对邪恶的欲望,“蛾摩拉”是指虚假的说服。事实上,正是这两者毁灭了外在人,使它与内在人分离;也正是这两者毁灭了大洪水之前的上古教会。对邪恶的欲望属于意愿,虚假的说服属于理解力。当这两者掌权时,整个外在人就都被毁灭;一旦被毁灭,它也会与内在人分离。不是灵魂或灵与肉体分离,而是良善和真理与人的灵魂或灵分离,以至于只能从远处流入。关于这种流注,蒙主的神性怜悯,我将在别处予以论述。由于在人类当中,外在人被如此毁灭,并且它与内在人,也就是良善和真理的联系被打破,所以主才降世,以便将外在人与内在人,也就是将人性或人身本质与神性本质结合并合一。此处描述的是当与内在人结合时,外在人的性质,也就是说,它“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你到琐珥时的埃及地”。
1709.“三百一十八人”表示这些良善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是争战中使用的神圣事物。数字“一十八”和“三百”就包含这层含义,因为这些数字由三和六组成。“三”表示神圣之物,如前所示( 720, 901节);“六”表示争战,如前所示(737, 900节)。亚伯兰率领这么多人是真实的历史,但仍具有代表性;圣言中的所有历史都是这样,如《摩西五经》,《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但以理书》和《约拿书》,那里的数字同样包含奥秘在里面。因为圣言中所写的事无不代表某种事物;否则,它就不是圣言,也永远不会记载亚伯兰率领三百一十八人,以及这些人都是受过训练、家里生养的;除此之外还有本章提到的其它许多细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