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19

119.要知道,主通

119.要知道,主通过天堂赋予我们的圣言是联结天堂与尘世的纽带。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圣言字义中的一切事物才对应于天上的神性事物;就其至高和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圣言论述主,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对祂的爱和信,因而论述出自祂并在祂里面的生命。当我们地球上的圣言被阅读和传讲时,这些主题就呈现给天上的天使。天上的天使对圣言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世人对它的理解,天使遵循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而世人遵循它的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AC 1769-1772, 1887, 2143, 2333, 2396, 2540, 2541, 2545, 2551)。圣言是联结天与地的纽带(AC 2310, 2495, 9212, 9216, 9357, 10357)。因此,圣言纯由对应写成(AC 1404, 1408, 1409, 1540, 1619, 1659, 1709, 1783, 8615, 10687)。就圣言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它唯独论述主及其国度(AC 1873, 2249, 2523, 7014, 9357)。

属天的奥秘 #1675

1675.“在何利人

1675.“在何利人的西珥山击杀了何利人”表示源于爱自己的虚假说服,这从“何利人”和“西珥”的含义清楚可知。关于何利人,他们是指住在西珥山上的人,这从创世记(36:8, 20等)清楚看出来,那里论述了被称为以东的以扫。从真正意义上说,“以扫”或“以东”表示人性或人身本质方面的主。主也由以扫或以东来代表,这从圣言的许多经文,无论历史部分还是预言部分清楚看出来;对此,蒙主的神性怜悯,容后再述(3300, 3302, 3322, 3599, 4241, 4641节)。由于“何利人”代表那些说服自己相信虚假,或说受虚假说服影响的人,并且那时的代表出现在实际事件中,或说具有有形的现实存在,所以以扫的后代将何利人逐出西珥山具有一个类似的代表。
对此,摩西五经上说:
这也算为利乏音人之地;先前,利乏音人住在那里,亚扪人称他们为散送冥;他们是一个又大、又多,像亚衲人一样高大的人民。耶和华从亚扪人面前消灭他们,亚扪人就占领他们,接替他们住在那里。正如耶和华曾经为住西珥的以扫子孙所作的一样,祂将何利人从他们面前消灭,使他们占领何利人,接替他们住在那里。(申命记2:20-22)
这些细节和此处论到基大老玛的话,即“基大老玛和与他在一起的王在何利人的西珥山击杀了何利人”代表和表示相同的事。因为如前所述(1667节),基大老玛代表主在童年时期的良善和真理,因而代表那时在良善和真理方面的主之人性或人身本质,祂用这些良善和真理摧毁虚假的说服,也就是充满这类魔鬼团伙的地狱;这些魔鬼团伙试图通过虚假的说服摧毁灵人界,由此摧毁人类。
由于以扫或以东代表主的人性或人身本质,所以西珥山,以及巴兰代表那些属于祂的人性或人身本质的事物,即爱的属天事物。这一点从摩西的祝福明显看出来:
耶和华从西乃而来,从西珥向他们显现,从巴兰山发出光辉,从万万圣者中来临;从祂右手为他们传出律法之火。祂实在爱万民。(申命记33:2-3)
“耶和华从西珥向他们显现,从巴兰山发出光辉”只表示主的人性或人身本质。谁都能看出,“从西珥显现,从巴兰山发出光辉”既不表示山,也不表示山上的居民,而是表示神性事实,因而表示主的人性或人身本质的属天事物;论到这人身或人性本质,经上说耶和华从它显现并发出光辉。
“西珥”具有这种含义,这一点从士师记中底波拉和巴拉所作的歌清楚看出来:
耶和华啊,你从西珥出来,从以东的田野出发时,地震天漏,云也滴水,山往下流;这就是耶和华以色列的神面前的西乃。(士师记5:4-5)
此处“从西珥出来,从以东的田野出发”没有其它含义。
这一点从巴兰的预言看得更清楚,巴兰是一个东方人,来自叙利亚,叙利亚有古教会的余剩:
我看祂却不在现时,我望祂却不在近处。必有一星从雅各而出,必有一杖从以色列兴起。以东将成为产业, 西珥将成为祂仇敌的产业。(民数记24:17-18)
此处“看祂却不在现时,望祂却不在近处”是指主的降世;祂的人性或人身本质被称为“从雅各而出的一星”,以及“以东”和“西珥”;谁都能清楚看出,以东和西珥都不会成为产业。“西珥将成为祂仇敌的产业”或“祂仇敌的山”在其它许多地方也有同样的含义,在那里,经上说,仇敌要被赶出,要得他们的地为业(出埃及记34:24; 民数记32:21; 申命记4:38; 6:18-19; 7:1, 17, 22; 9:1, 4-5; 11:23; 12:29; 18:12, 14; 19:1; 31:3; 约书亚记23:9)。
本节提到的巴兰山,或伊勒巴兰所表相同,这一点从哈巴谷书清楚看出来:
神从提幔而来,圣者从巴兰山临到。(细拉)祂的尊荣遮蔽诸天,祂的赞美充满大地。(哈巴谷书3:3)
然而,要知道,山和地从住在其中的居民那里获得并具有自己的含义;当何利人住在那里时,从何利人那里获得其含义;当他们被赶出去时,从赶出他们的人那里获得其含义;从以扫或以东,以及其他人那里获得获得其含义。因此,巴兰山用于两种意义,即正面意义和反面意义。从正面意义上说,它表示主的人性或人身本质;从反面意义上说,则表示对自己的爱。主的人性或人身本身是属天之爱本身,而属天之爱的对立面是对自己的爱。所以此处“何利人”表示源于爱自己的虚假说服。
有些虚假说服来源于对自己的爱,有些虚假说服则来源于对世界的爱。源于爱自己的虚假说服是最腐臭的,而源于爱世界的虚假说服没有那么恶劣。源于爱自己的虚假说服与爱的属天事物对立,而源于爱世界的虚假说服与爱的属灵事物对立。源于爱自己的虚假说服自带统治一切的欲望;只要放松对它们的约束,它们就急不可待地实现这种欲望,甚至渴望统治整个宇宙,也渴望统治耶和华,如前所示(257节)。因此,在来世,这种虚假说服是不可容忍的。而源于爱世界的虚假说服则没有走得那么远,只到因不满足于自己那一份而疯狂的程度。他们徒劳地追求天上的喜乐,渴望获得他人的财物,但不那么热衷于掌权、发号施令。不过,这些虚假说服之间的差别是无数的。

属天的奥秘 #10686

10686.“也不吃

10686.“也不吃饭,也不喝水”表在此期间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不会变成一个人自己的。这从“饭”、“水”、“吃”和“喝”的含义清楚可知:“饭”是指爱之良善(参看2165, 2177, 3464, 3478, 3735, 3813, 4211, 4217, 4735, 4976, 8410, 9545节);“水”是指信之真理(参看10238提到的地方),在圣言中,“饭和水”一般表示一切良善和真理(参看9323节);“吃”是指与良善结合,并将它变成人自己的(2187, 2343, 3168, 3513e, 3596, 4745, 5643, 8001节);“喝”是指接受真理,并将它变成人自己的(3069, 3089, 3168, 8562节)。此处的情况是这样:一个人不是在试探期间,而是在试探之后将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变成他自己的;因为只要试探持续,与一个人同住的邪恶和邪恶的虚假就会在一边被激起,而良善和良善的真理则在另一边被激起。正因如此,他会经历一种动荡、混乱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内在层面正在被打开。但试探结束之后,他会体验到平安和宁静;在此状态下,主将良善和良善的真理引入现在已经被打开的内在层面。由此明显可知当如何理解摩西“四十昼又四十夜也不吃饭,也不喝水”这句话所表示的,就是只要试探持续,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就不会变成一个人自己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