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9.要知道,主通过天堂赋予我们的圣言是联结天堂与尘世的纽带。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圣言字义中的一切事物才对应于天上的神性事物;就其至高和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圣言论述主,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对祂的爱和信,因而论述出自祂并在祂里面的生命。当我们地球上的圣言被阅读和传讲时,这些主题就呈现给天上的天使。天上的天使对圣言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世人对它的理解,天使遵循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而世人遵循它的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AC 1769-1772, 1887, 2143, 2333, 2396, 2540, 2541, 2545, 2551)。圣言是联结天与地的纽带(AC 2310, 2495, 9212, 9216, 9357, 10357)。因此,圣言纯由对应写成(AC 1404, 1408, 1409, 1540, 1619, 1659, 1709, 1783, 8615, 10687)。就圣言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它唯独论述主及其国度(AC 1873, 2249, 2523, 7014, 9357)。
3141.“为什么站在外边”表示有点远。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解释。此处的情况是这样:主的神性理性是从与神性良善结合的神性真理本身出生的。神性理性是以撒,而以撒是此处为神性真理的撒拉给此处为神性良善的亚伯拉罕所生的,如前所示(2010, 2063, 2093, 2172, 2621-2623节)。主的神性理性只以这种方式出生。事实上,它从主自己出生,因为主的本质存在是耶和华,或神性良善本身;而从它发出的主的本质存在也是耶和华的,是神性真理本身。理性中的神性良善,也就是以撒,是这样出生的:这良善不是与真理分离的良善,而是与神性真理在一起的神性良善。然而,合在一起的这两者被称为理性中的良善,或理性心智的良善;来自属世人的真理要与该良善结合,这真理就是“利百加”。主若使祂的人身或人性在良善和真理方面都变成神性,并且以通常的方式如此行(如前所述3138节),就无法以其它任何方式实现。因为这就是掌管一切重生,因而掌管主之荣耀的神性秩序(参看3138e节)。
流入属世人,并光照那里的一切事物的,正是理性中这经由神性真理而来的神性良善。此处描述了这个过程本身,即:神性良善首先稍微远一点流入,这就是此处“有点远”的意思;在主接受教导之前,它不想更直接或更近地流入。因为通常的方式是:教导必须首先到来,然后良善的流注照着教导的程度发生;被引入理性的良善,然后与它结合的真理不断从这个过程中出现,或说从这知识深度中流出。由此可见圣言的内义所包含的奥秘是何性质;这些奥秘的性质是这样:就连它们最宽泛的轮廓,或最笼统的事物,也几乎不被世人理解。然而,对天使来说,它们,连同永远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无数细节,都是显而易见的。
1710.“直追到但”表示一种洁净的状态,这从内义上的思路清楚可知。“追敌”在此是指赶走与良善和真理同在,并使得它们仅表面上是良善和真理的邪恶和虚假,因而是指释放并洁净它们。“直到但”表示迦南的最远边界,因而表示他们所逃到的极限边界。“但”表示迦南的最远边界或极限边界,这一点清楚可见于圣言的许多地方,如撒母耳记:
把国度从扫罗家转出去,建立大卫的宝座,治理以色列和犹大,从但直到别是巴。(撒母耳记下3:10)
又:
整个以色列,从但直到别是巴,都聚集起来。(撒母耳记下17:11)
又:
大卫对约押说,你去走遍以色列众支派,从但直到别是巴。(撒母耳记下24:2, 15)
列王纪:
从但到别是巴的犹大和以色列,各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自己的无花果树下安然居住。(列王纪上4:25)
从这些经文清楚可知,“但”是迦南的最远边界,亚伯兰追敌,即侵扰主的外在人的良善和真理的敌人,就到这么远。然而,由于“但”是迦南的一个边界,因而仍在迦南境内,所以他们被赶得更远,免得他们留在那里,即被赶到“大马士革左边的何把”,这从下一节清楚看出来;洁净以这种方式实现。如前所述(1, 620, 1413, 1437, 1585:1-2节),就一种神圣意义而言,“迦南地”表示主的国度,因而表示爱的属天元素,或爱之良善,主要是住在主里面的良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