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19

119.要知道,主通

119.要知道,主通过天堂赋予我们的圣言是联结天堂与尘世的纽带。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圣言字义中的一切事物才对应于天上的神性事物;就其至高和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圣言论述主,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对祂的爱和信,因而论述出自祂并在祂里面的生命。当我们地球上的圣言被阅读和传讲时,这些主题就呈现给天上的天使。天上的天使对圣言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世人对它的理解,天使遵循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而世人遵循它的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AC 1769-1772, 1887, 2143, 2333, 2396, 2540, 2541, 2545, 2551)。圣言是联结天与地的纽带(AC 2310, 2495, 9212, 9216, 9357, 10357)。因此,圣言纯由对应写成(AC 1404, 1408, 1409, 1540, 1619, 1659, 1709, 1783, 8615, 10687)。就圣言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它唯独论述主及其国度(AC 1873, 2249, 2523, 7014, 9357)。

属天的奥秘 #3183

3183.“和她的乳

3183.“和她的乳母”表示与属于该情感的纯真(分离),也就是说,他们也把纯真打发走了,或与它分离了。这从“乳母”的含义清楚可知,“乳母”或奶妈是指纯真。圣言反复提到吃奶的和给它们吃奶的;前者表示婴儿的第一个状态;显然,该状态必是一种纯真的状态。因为人刚刚出生时,被引入一种纯真的状态,好让这个状态可以成为一切后续状态的一个层面或基础,并在它们里面成为至内层,或说成为它们的内核;在圣言中,该状态以“吃奶的”来表示。他被带入一种纯真的状态之后,就被引入对属天良善的情感的状态,也就是爱父母的状态;对父母的爱在小孩子里面取代了对主的爱;该状态以“小孩子”来表示。之后他被引入对属灵良善的情感,也就是相爱,或对其玩伴的仁爱的状态,该状态以“男孩”来表示。当进一步长大时,他被引入对真理的情感的状态;该状态以“年轻人(young men)”来表示。随后的状态则以“人或男人”来表示,最后以“老人”来表示。以“老人”来表示的这最后状态是一种智慧的状态,这智慧拥有童年初期的纯真在里面;所以第一个状态和最后一个状态就融合在一起;当人变老时,可以说他又作为一个小孩子,不过作为有智慧的小孩子被引入主的国度。
由此清楚可知,纯真是第一个状态,也就是吃奶的婴孩的状态。因此,一个乳养不是自己的婴孩的妇人也表示纯真,因为给予者和接受者的状态,就像作用者和被作用者的状态那样被视为是一样的。此处之所以说他们将“乳母”或奶妈也打发走了,是为了可以描述对真理的情感,也就是说,它来源于纯真;因为对真理的情感不是对真理的情感,除非它拥有纯真在里面(参看2526, 2780, 3111节)。事实上,主通过纯真流入该情感,并且是与智慧一起流入的,因为真正的纯真就是智慧本身(参看2305, 2306节);在天使眼里,那些拥有纯真的人看上去就像婴儿或小孩子(154, 2306节)。
在圣言中,“吃奶的”表示纯真,这一点也可从其它经文明显看出来。如诗篇:
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力量。(诗篇8:2; 马太福音21:16)
此处“婴孩”表示属天之爱,“吃奶的”表示纯真。耶利米书:
你们为何作这大恶自害己命,使你们的男人、女人、婴孩和吃奶的都从犹大中间剪除,以致我不给你们留余剩呢?(耶利米书44:7)
此处“婴孩和吃奶的”同样表示属天之爱及其纯真。当这些不复存在时,任何“余剩”就不复存在了,也就是被主储存在内在人中的良善和真理不再剩余(余剩就是主储存在那里的良善和真理,参看1906, 2284节)。当纯真消亡时,一切良善和真理都会毁灭,因为纯真直接来自神性本身,因而是良善和真理的生命本质本身。
同一先知书:
婴孩和吃奶的在城里的街上昏倒。(耶利米哀歌2:11)
此处意思是一样的。又:
鲸鱼(或海怪)尚且奉上乳房,乳养幼子;我民的女儿倒成为残忍;乳儿的舌头因干渴贴住嘴顶;幼童求饼,无人擘给他们。(耶利米哀歌4:3-4)
“乳儿(即吃奶的)”表示纯真,“幼童(或小孩子)”表示对良善的情感。摩西五经:
外头有剑,内室有惊恐,使少男、童女、吃奶的和老人,尽都丧亡。(申命记32:25)
“剑使少男、童女、吃奶的和老人,尽都丧亡”表示虚假会摧毁对真理的情感和对良善的情感,以及纯真和智慧。以赛亚书:
他们必将你的众子怀中抱来,将你的众女肩上扛来。列王必作你的养父,王后必作你的乳母。(以赛亚书49:22-23)
“作养父的列王”表示聪明;“作乳母的王后”表示智慧,这是一种伴随着纯真的智慧,如前所述。

属天的奥秘 #1659

内义 1659.本

内义
1659.本章内容看上去好像不能代表任何东西,因为整章只论述了许多王之间的战争,亚伯兰对罗得的营救,最后论述了麦基洗德;所以它读起来好像里面没有一个天堂奥秘。然而,这些细节和其它所有细节一样,在内义上却隐藏着最深的奥秘;这些奥秘以连续顺序从之前的事物开始,又以连续顺序把自己与后面的事物联系起来。
之前的描述论述了主和祂所接受的教导,以及祂的外在人,这外在人将要通过(世俗和宗教的)知识和认知与内在人结合。但如前所述(1414, 1444, 1573, 1601-1603节),祂的外在人具有这种性质:由于来自母亲的遗传,它里面有阻碍结合的东西;然而,在祂的外在人能与内在人结合,也就是祂的人性或人身本质与神性本质结合之前,这些东西首先要通过争战和试探被逐出,所以本章论述了这些争战本身;这些争战在内义上由本章所描述的战争来代表和表示。在教会,众所周知,麦基洗德代表主;因此,凡提到麦基洗德的地方,内义都论及主。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不仅论及麦基洗德的这些细节,其它一切细节也都具有代表性;因为没有一个音节,或一个小字会写在圣言中,除非它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天使因此在其中看到天上的事物。
在上古时代,许多事物都以战争来代表,他们称之为“耶和华的战争”。耶和华的战争只表示教会和属教会之人的争战,也就是他们的试探;而试探无非是与他们自己里面的邪恶,因而与激发邪恶并努力摧毁教会和教会成员的恶魔团伙的较量和争战。圣言中的“战争”没有其它含义,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除了主,祂的国和教会外,圣言不可能论述任何事;因为圣言是神性,不是人性,因而与天堂有关,与世界无关。正因如此,字义上所描述的战争在内义上没有其它任何含义。这一点从下文看得更清楚。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