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19

119.要知道,主通

119.要知道,主通过天堂赋予我们的圣言是联结天堂与尘世的纽带。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圣言字义中的一切事物才对应于天上的神性事物;就其至高和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圣言论述主,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对祂的爱和信,因而论述出自祂并在祂里面的生命。当我们地球上的圣言被阅读和传讲时,这些主题就呈现给天上的天使。天上的天使对圣言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世人对它的理解,天使遵循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而世人遵循它的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AC 1769-1772, 1887, 2143, 2333, 2396, 2540, 2541, 2545, 2551)。圣言是联结天与地的纽带(AC 2310, 2495, 9212, 9216, 9357, 10357)。因此,圣言纯由对应写成(AC 1404, 1408, 1409, 1540, 1619, 1659, 1709, 1783, 8615, 10687)。就圣言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它唯独论述主及其国度(AC 1873, 2249, 2523, 7014, 9357)。

属天的奥秘 #7343

7343.“埃及人都

7343.“埃及人都在河周围挖地,要得水喝”表遍寻他们能应用于虚假的真理。这从“挖”、“河周围的水”和“喝”的含义清楚可知。“挖”是指遍寻,如下文所述。“河周围的水”是指真理;“河周围的水”之所以是指真理,是因为它们在河之外,没有变作血;“水”表示真理(参看739, 790, 2702, 3058, 3424, 4976, 5668节);“喝”是指应用于虚假。“喝”是指应用(参看5709节);因为凡喝某种东西的人就是在将它应用到自己身上。不过,要知道,应用是照着应用到自己身上之人的品质和状态发生的。对真理拥有情感的人会照其情感的状态和品质而将真理应用到自己身上;对虚假拥有情感的人在将真理应用到自己身上时,就会败坏并歪曲它们,这一点可从以下事实看出来:神性真理流入每个人,然而却照着各人生命的状态和品质因人而异。因此,地狱里的人把它变成虚假,就像他们把神性良善变成邪恶,把天堂之爱变成魔鬼之爱,把怜悯变成仇恨,把婚姻之爱变成奸淫一样。他们就这样把事物变成它们的对立面;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生命的品质和状态是相反的。这解释了为何“埃及人都在河周围挖地”表示遍寻他们能应用于虚假的真理。
  在那些沉浸于虚假和邪恶的人当中,真理被变成虚假,良善被变成邪恶,反之亦然;这一点从一句谚语明显看出来,即:“对纯洁的人来说,一切都是纯洁的;对不纯洁的人来说,一切都是不纯洁的”。这一点也可通过自然现象来说明,如阳光,这光是白的,但它所流入的物体却将它转变为各种色彩。它因美丽的物体而美丽,因丑陋的物体而丑陋。这句谚语也可通过嫁接到树上的枝条来说明。嫁接到树干上的枝条会结出自己的果实,因此树液一输送到嫁接的枝条上,就会发生改变,变成这根枝条的树液,以适合长出它的叶子和果实。流入人里面的事物也是这种情况。
  “挖”之所以表示遍寻,是因为所挖的“水”、“泉源”和“井”表示真理,它们不是被挖出来的,而是被找到的。这就是为何在原文,这个词在用于真理时,也表示找寻。然而,在先知书,经上要么提到“水”,要么提到“泉源”,以代替真理,提到“挖”来代替找寻,因为这是先知语言的性质;这一点明显可见于摩西五经,那里提到“比珥井”;关于这井,以色列唱了这首歌:
  井啊,涌上来吧!你们要回答这井;这井是首领们所挖的,是民中的领袖按立法者的指示用杖所挖所掘的。(民数记21:17-18)
  此处“井”表示神之真理的教义,“挖”表示找寻它。
  

属天的奥秘 #1408

1408.此处所描述

1408.此处所描述和接下来发生的历史事件如所记载的那样;然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都具有代表性,每一个词都具有一个灵义。圣言的所有历史都是这样,不仅包括摩西五经中的历史,还包括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中的历史;表面上看,所有这些书只包含历史。然而,它们虽在字义上是历史,但在内义上却储存和隐藏着天堂的奥秘。只要心智的眼睛盯在历史细节上,就永远不可能发现这些奥秘;它们也不会被揭示出来,直到心智从字义中退出。主的圣言就像一个包含活生生的灵魂在里面的身体。只要心智专注于肉体事物,以至于几乎不相信它拥有一个灵魂,更不相信它死后会活着,属于灵魂的事物就不会显现。不过,一旦心智离开肉体事物,属于灵魂和生命的事物就会显露出来。这不仅是在人能新生或重生之前,肉体事物必须死去的原因,也是肉体本身必须死去,以便他可以进入天堂,看见天上事物的原因。
这同样适用于主的圣言:它的肉体部分就是构成字义的事物;心智专注于这些事物时,根本看不见内在事物。不过,一旦肉体部分可以说死去,内在事物就第一次呈现于视野。尽管如此,构成字义的事物就像与在肉身中的人同在的事物,或说人里面属于肉体的事物。具体来说,它们就像人从感官印象中收集并保留在记忆中的知识或事实。这些是包含内层或内在事物在里面的总体器皿。由此可见,器皿是一回事,包含在器皿中的本质要素或核心概念是另一回事。器皿是属世的,包含在器皿中的本质要素或核心概念是属灵和属天的。圣言的历史和圣言中的一切词语同样如此;它们是属世、甚至物质的总体器皿,这些器皿包含属灵和属天事物在里面;这些事物若不通过内义,永远不会进入我们的视野。
单从以下事实,谁都能清楚看出这一点,即:圣言常照表象,甚至照感官幻觉说话。如经上说,主发怒,惩罚人们,诅咒和杀戮他们,等等;而事实上,内义说的话恰恰相反,即:主从不发怒,或惩罚人们,更不会诅咒或杀戮他们。然而,那些出于单纯的心相信他们字面上所理解的圣言之人只要过着仁爱的生活,根本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原因在于,圣言只教导这一点:每个人都要活在对邻舍的仁爱中,并爱主胜过一切。凡这样做的人就拥有内在事物在里面;因此,他们从字义得来的幻觉很容易被驱散。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