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9.要知道,主通过天堂赋予我们的圣言是联结天堂与尘世的纽带。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圣言字义中的一切事物才对应于天上的神性事物;就其至高和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圣言论述主,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对祂的爱和信,因而论述出自祂并在祂里面的生命。当我们地球上的圣言被阅读和传讲时,这些主题就呈现给天上的天使。天上的天使对圣言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世人对它的理解,天使遵循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而世人遵循它的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AC 1769-1772, 1887, 2143, 2333, 2396, 2540, 2541, 2545, 2551)。圣言是联结天与地的纽带(AC 2310, 2495, 9212, 9216, 9357, 10357)。因此,圣言纯由对应写成(AC 1404, 1408, 1409, 1540, 1619, 1659, 1709, 1783, 8615, 10687)。就圣言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它唯独论述主及其国度(AC 1873, 2249, 2523, 7014, 9357)。
765.到目前为止,所论述的主题一直是被称为“挪亚”的教会成员所受的试探:首先论述了其涉及理解力的事物,也就是信之真理的试探 (7:6-10),然后论述了其涉及与仁之良善有关的意愿事物的试探(7:11-12)。试探的目的是为了使该教会,即新教会的成员,可以在上古教会即将灭亡期间通过它们重生。如前所述(371, 597, 607节),这个被称为“挪亚”的教会具有和上古教会截然不同的性质;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属灵教会,其性质是这样:人通过信之教义重生;一旦这些教义被植入,良心就会灌输给他,以防止他做违背信之真理与良善的事;他以这种方式被赋予掌管良心的仁爱,并因此开始出于良心行动。由此明显可知何为属灵人;他不是一个相信无仁之信能使人得救的人,而是一个视仁为信的本质要素,并出于仁行动的人。这样一个人或教会的产生才是所关注的目的,这就是为何接下来论述该教会本身。接下来论述的是这个教会,这一事实也可从同一件事的重复明显看出来,因为经上在此说:“正当那日,挪亚,挪亚的儿子闪、含、雅弗,并挪亚的妻子和同他们一起的三个儿媳,都进入方舟”,而这些话和前面第7节的几乎一样,尽管第7节说的是:“挪亚就进入方舟,他的儿子、妻子、儿媳与他一同进去”。由于现在论述的是教会,所以经上提到儿子的名字,即“闪、含、雅弗”;当提到名字时,他们表示教会成员;但当被称为“儿子”,不加名字时,他们表示信之真理。此外,8-9节关于进入方舟的牲畜和飞鸟的阐述,在14-16节再次重复,只是此处有一些适合并适用于这个教会的变化。
内义
1540.如前所述(1020, 1283, 1401, 1403, 1408:1节),圣言的真实历史始于前一章,即第十二章。在此之前,确切地说,在希伯之前,它们都是虚构的历史。此处亚伯兰故事的继续在内义上表示主,尤表在祂的外在人与内在人结合,以至于构成一体之前,也就是在祂的外在人以同样的方式变得属天,成为神性之前,祂最初的生命,以及这生命是什么样。历史事件是代表主的,而这些话本身则表示那些被代表的事物。但由于这是一段历史,所以读者不可避免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事件上;尤其是今天,绝大多数人,事实上几乎所有人根本不相信内义的存在,更不相信内义就存在于每句话中。即便内义被清楚证明至此,恐怕他们仍然不会承认它的存在。还有一个原因是,内义似乎与字义相去甚远,以至于几乎无法识别。然而,仅考虑到以下事实,读者也能看出,这些历史不可能是圣言或圣经,即:当与内义分离时,它们和其它历史一样,毫无神性可言;而正是内义使得圣言成为神性。
内义是圣言本身,这一点从已经揭示的许多事清楚看出来,如:
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马太福音2:15)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许多经文。主复活后也亲自教导门徒,摩西和众先知指着祂都写了什么(路加福音24:27);由此教导他们,凡圣言中所写的,无不关乎祂、祂的国和教会。这些是圣言的属灵和属天事物;而包含在字义中的事物绝大部分是世俗、肉体和尘世的,永远不可能构成主的圣言。如今的人们都有这样的特点,他们只感知到这类事物,几乎不知道什么叫属灵和属天事物。上古教会和古教会的成员则不然;他们若生活在今天并阅读圣言,根本就不关注字义,而是视字义如无有,只关注内义。如果有人以其它任何方式来感知圣言,他们必大为震惊。因此,古人所有的书都是以这种方式写成的:它们在内义上拥有不同于文字上的意思。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