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9.要知道,主通过天堂赋予我们的圣言是联结天堂与尘世的纽带。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圣言字义中的一切事物才对应于天上的神性事物;就其至高和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圣言论述主,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对祂的爱和信,因而论述出自祂并在祂里面的生命。当我们地球上的圣言被阅读和传讲时,这些主题就呈现给天上的天使。天上的天使对圣言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世人对它的理解,天使遵循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而世人遵循它的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AC 1769-1772, 1887, 2143, 2333, 2396, 2540, 2541, 2545, 2551)。圣言是联结天与地的纽带(AC 2310, 2495, 9212, 9216, 9357, 10357)。因此,圣言纯由对应写成(AC 1404, 1408, 1409, 1540, 1619, 1659, 1709, 1783, 8615, 10687)。就圣言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它唯独论述主及其国度(AC 1873, 2249, 2523, 7014, 9357)。
8987.“不要自由出去”表服从的快乐。这从“自由出去”的含义清楚可知,“自由出去”是指争战之后的一种状态,它只是一种确认或强化并植入真理的状态,如前所述(8976, 8980, 8984节)。因为持续六年,被称为“七日”(创世记29:27, 28)的服事表示劳苦或某种争战,就是诸如那些充满真理,却未充满相应的良善,在灵义上由“希伯来奴仆”来表示的人所经历的那种。这些人具有这样的性质:他们无法重生,只能被改造。重生论及那些允许主通过被称为信之真理的真理把他们引向属灵生活的良善之人;而被改造则论及那些无法通过信之真理被引向属灵生活的良善,只能被引向属世生活的快乐之人。
那些允许自己重生的人照着信之诫命出于情感行事;但那些不允许自己重生,只允许自己被改造的人则不是出于情感,而是出于服从行事。区别在于:那些出于情感行事的人是从心里行事,这意味着他们在自由中行事,也为了真理而行真理,为了良善而行良善,因而为了邻舍而行仁爱。但那些出于服从行事的人不是以这种方式从心里行事,因此,不是在自由中行事。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是在自由中行出的,那么这是由于某种自我荣耀的东西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如此的感觉。他们不会为了真理而行真理,为了良善而行良善,而是为了由这种荣耀所产生的快乐而如此行。因此,他们不会为了邻舍而向邻舍实践仁爱,而是为了叫他们自己能被人看到,并得到回报。由此明显可知“以色列人”所代表的人是谁,是何性质,“希伯来奴仆”所代表的人又是谁,是何性质。
但在如今的教会中,对这种区别的认识已经丧失了。原因在于,如今被宣布并称为是教会全部的,是信,而不是仁。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何为信。大多数人以为信在于知道那些教会教义所教导的事,在于坚定地相信它们是真的;却不认为信在于照它们生活。照之的生活被他们称为“道德生活”,他们将这种生活与教会的教义分开,并给它冠名为道德神学。然而,有学问的人却以为,信就是对他们通过主为他们受难并把他们从地狱赎回而得救的信心或信靠。他们说,那些拥有这种信心的人就得救了,因而唯信就能得救。但这些人没有想到的是,属于信的信心只能存在于那些过着仁爱生活的人身上。
这些就是对那些充满信之真理,却未充满相应的生活良善的人和那些充满与信之真理相对应的生活良善的人之间区别的认识已经丧失的原因。由于这种认识已经丧失了,所以现在所说关于那些充满真理,却未充满良善的人,就是“希伯来奴仆”所表之人的话,不可避免地显得牵强、奇怪。
第十六章
前 言
(拉丁文第二卷)
1886.拉丁文第二卷的各章(16-21章)都是单独出版的。所以,这段前言可以说只在第16章前面。另一段前言出现在第18章前面。第一卷解释了《创世记》的十五个章节,阐明了包含在内义中的事物。蒙主的神性怜悯,我还被允许在每一章的两头附上我在灵人界和天使天堂的所见所闻。在接下来的第二卷中,我同样将类似的事附在每一章的两头。附在第16章的(1966–1983节),是“异象和梦境”,包括圣言中所描述的预言性质的梦。我知道,很少有人会相信有人能看见存在于来世的事物,并由此能报告关于死后灵魂状态的任何事;因为很少有人相信复活,在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当中,相信复活的人甚至比单纯的人当中的更少。事实上,他们只是嘴上说他们会复活,因为信之教义就是这么教导的,但他们从心里否认复活。
有些人竟公然宣称,除非有人从死里复活,他们看见、听见并摸到那人,否则他们不会相信。然而,如果他们真的做到这一点,那么这种事必为每个人成就;而事实上,像这种从心里否认的人仍然不会因此而信服,因为成千上万个反对的理由会一涌而入,使他铁了心否认。有些人会说,他们相信他们会复活,但要等到最后审判之日;对此,他们已经形成这种观念:到那时,可见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会灭亡。然而,他们已经徒然等待那日这么多世纪了,所以也陷入怀疑。蒙主的神性怜悯,在第17章末尾(2117–2133节),我将概述圣言中提到的最后审判是什么意思。
由此可见,当今基督教界都是些什么人。马太福音(22:23等)提到的撒都该人公开否认复活;然而,他们也比如今那些声称不否认复活,因为如前所述,信之教义就是这么教导的,但却从心里否认复活的人更好一些。他们的话违背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信仰违背他们的话。为防止他们进一步确认这种虚假观念,蒙主的神性怜悯,我被允许还在这个世界的肉身中时就在来世的灵里(因为一个人就是一个穿着肉身的灵),并在来世与死后不久复活的灵魂交谈;事实上,我被允许与几乎所有已经死亡,并且他们活在肉身时我就认识的人交谈。数年来,我也日复一日地与灵人和天使交谈,看到那里令人惊叹的景象,这些景象从未进入任何人的想象。在这些经历中,我决没有受到迷惑,或说这些经历没有任何幻觉。
许多人断言,如果有人从来世回到他们面前,他们就会相信,所以现在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看看他们能不能被说服,即使他们的心很硬。我可以肯定这一点:那些从基督教界进入来世的人是最坏的,他们仇恨邻舍,仇恨信仰,否认主(因为在来世,是心在说话,而不是嘴在说话),更不用提这一事实了:他们比其他所有人都更沉迷于通奸,是更坏的奸淫者。由于天堂由此开始远离教会里的人,所以显而易见,教会的末日就在眼前,如我所确切得知的。关于圣言的内义,即内义是什么,是何性质,可参看第一卷和本卷的阐述和说明(第一卷:1–5, 64, 65, 66, 167, 605, 920, 937, 1143, 1224, 1404, 1405, 1408, 1409, 1502e, 1540, 1659, 1756, 尤其1767–1777和1869–1879, 以及1783, 1807节;本卷:1886-1889节)。
注:第一卷和第二卷是指拉丁文的第一、二卷。
1886a.本章论述的主题是夏甲和以实玛利。但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夏甲和以实玛利在内义上代表并表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甚至学术界至今仍以为圣言的历史仅仅是历史,不包含任何更深层的东西在里面。尽管人们说,圣言的一点一划都是神启的;但他们没有进一步的意思,仅仅是说,这些历史事件是神披露的,与信之教义有关的具有教义性质的事物可以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提取出来,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用。这些历史因是神启的,故对人类心智有神性力量,并产生比其它所有历史都更好的效果。然而,就本身而言,这些历史事件对人的改进几乎没什么作用,对他的永生则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因为在来世,它们都会被遗忘,也就是说,历史细节都会从记忆中被抹除。事实上,在来世,知道撒莱把婢女夏甲送给亚伯兰,或知道以实玛利,甚至亚伯兰有什么益处呢?为了进入天堂并享受它的喜乐,也就是永生,除了属于主并来自主的事物外,灵魂并不需要任何东西。圣言正是为这些事物而存在的,这些就是包含在圣言内层里面的事物。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