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9.要知道,主通过天堂赋予我们的圣言是联结天堂与尘世的纽带。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圣言字义中的一切事物才对应于天上的神性事物;就其至高和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圣言论述主,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对祂的爱和信,因而论述出自祂并在祂里面的生命。当我们地球上的圣言被阅读和传讲时,这些主题就呈现给天上的天使。天上的天使对圣言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世人对它的理解,天使遵循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而世人遵循它的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AC 1769-1772, 1887, 2143, 2333, 2396, 2540, 2541, 2545, 2551)。圣言是联结天与地的纽带(AC 2310, 2495, 9212, 9216, 9357, 10357)。因此,圣言纯由对应写成(AC 1404, 1408, 1409, 1540, 1619, 1659, 1709, 1783, 8615, 10687)。就圣言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它唯独论述主及其国度(AC 1873, 2249, 2523, 7014, 9357)。
9229.“你们要归我作圣洁的人”表那时由良善构成的一种生活状态。这从“圣洁的人”的含义清楚可知。“圣洁的人”是指那些被主引导的人, 因为从主发出的神性是圣洁本身(参看6788, 7499, 8127e, 8302, 8806节)。因此,那些以信和爱接受这种发出的人就被称为圣洁的人。人若以为一个人凭任何其它源头而神圣,或除了来自主,并被接受之物外,还有其它与人同在的东西是神圣的,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属于人自己,被称为他的自我之物就是邪恶。人的自我无非是邪恶(参看210, 215, 694, 874-876, 987, 1047, 4328, 5660, 5786, 8480, 8944节);人能在何等程度上退离他的自我,主就在何等程度上与他同在,圣洁因此就在何等程度上与他同在(1023, 1044, 1581, 2256, 2388, 2406, 2411, 8206, 8393, 8988e, 9014节)。
唯独主是神圣的,唯独从主发出之物,因而人从主所接受之物是神圣的,这一真理在圣言处处明显可见;如在约翰福音:
我自己分别为圣,叫他们也因真理成圣。(约翰福音17:19)
“自己分别为圣”表示凭自己能力使祂自己成为神性;因此,经上说那些在信仰和生活上接受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之人“因真理成圣”。
这也解释了为何主在复活之后与门徒说话,“向他们吹气”,并对他们说“你们受圣灵”(约翰福音20:22);“向他们吹气”是一个标志,代表通过信和爱赋予生命,在创世记也是如此:
耶和华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那人就成了一个活的灵魂。(创世记2:7)
其它类似例子可见于其它经文(如诗篇33:6; 104:29, 30; 约伯记32:8; 33:4;约翰福音3:8)。圣言也由此被称为受启示的,因为它来自主,那些写圣言的人被称为“受启示的”。吹气,因而呼吸对应于信之生命(参看97, 1119, 1120, 3883-3896节)。这解释了为何在圣言中,“灵”这个词源自“风”或“气息”,来自主的圣洁被称为“耶和华的风或气息”(8286节);又为何圣灵是从主发出的圣洁(3704, 4673e, 5307, 6788, 6982, 6993, 8127e, 8302, 9199节)。
经上在约翰福音(1:33)中说,主“用圣灵施洗”;在路加福音(3:16)说,“祂用圣灵和火施洗”。就内义而言,“施洗”表示重生(4255, 5120e, 9088节);“用圣灵和火施洗”表示通过爱之良善重生。“火”是指爱之良善(参看934, 4906, 5215, 6314, 6832, 6834, 6849, 7324节)。启示录:
主阿,谁敢不敬畏你,不荣耀你的名呢?因为独有你是圣的。(启示录15:4)
在路加福音,关于主,天使告诉马利亚:
圣物要从你而生。(路加福音1:35)
但以理书:
我在床上,在我脑中所见的异象中,见有一位守望的圣者从天而降。(但以理书4:13)
在这些经文中,“圣物”和“圣者”表示主。
唯独主是圣的,故在旧约中被称为“以色列的圣者”、“救赎主”、“救主”和“重生者(Regenerator)”(以赛亚书1:4; 5:19, 24; 10:20; 12:6; 17:7; 29:19; 30:11, 12, 15; 31:1; 37:23; 41:14, 16, 20; 43:3, 14; 45:11; 47:4; 48:17; 49:7; 54:5; 55:5; 60:9, 14; 耶利米书50:29; 51:5; 以西结书39:7; 诗篇71:22; 78:41; 89:18)。这就是为何天堂里的主,因而天堂本身被称为“圣洁的居所”(耶利米书25:30;31:23;以赛亚书63:15);以及“圣所”(以西结书11:16; 24:21);“圣山”(诗篇3:4)。这也是为何在会幕中间,盛律法的约柜所在之地被称为“至圣所”(出埃及记26:33-34);因为会幕中间的约柜中的律法代表圣言方面的主;事实上,“律法”就是圣言(6752, 7463节)。
这一切表明为何天使(或使者)被称为“圣”(马太福音25:31; 马可福音8:38;路加福音 9:26; 诗篇149:1; 但以理书8:13);先知(路加福音1:70)也是如此;使徒(启示录18:20)同样如此。他们不是凭自己为圣,而是凭主;唯独主是圣的,祂是圣洁的唯一源头。事实上,“天使(或使者)”之所以表示真理,是因为他们是从主接受真理的人(1925, 4085, 4295, 4402, 7268, 7873, 8192, 8301节);“先知”表示通过来自主的圣言而来的真理教义(2534, 7269节);“使徒”表示整体上来自主的信之一切真理和良善(3488, 3858e, 6397节)。
在以色列和犹太人当中举行祝圣仪式是为了代表主,唯独主是圣的,唯独祂是圣洁的源头。这是使亚伦和他的儿子成圣(出埃及记29:1ff; 利未记8:10, 11, 13, 30),使他们的衣服成圣(出埃及记29:21ff),使祭坛成圣,以便它成为至圣(出埃及记29:37ff),使会幕、法柜、桌子、一切器具、香坛、燔祭坛和坛的一切器具、洗濯盆和盆座成圣(出埃及记30:26ff)的原因。
主是所代表的圣洁本身,当以内义来观之时,这一点也可从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话明显看出来:
你们这无知瞎眼的人哪,什么是大的?是金子呢?还是叫金子成圣的殿呢?什么是大的?是礼物呢?还是叫礼物成圣的坛呢?(马太福音23:17, 19)
“殿”代表主自己,“坛”也是;“金子”表示来自主的良善;“礼物”或祭物表示构成来自主的信和仁的事物。“殿”代表主(参看2777, 3720节);“坛”也代表主(2777, 2811, 4489, 8935, 8940节);“金”表示来自主的良善(1551, 1552, 5658节);“祭物”表示源于来自主的信和仁的敬拜(922, 923, 2805, 2807, 2830, 6905, 8680, 8682, 8936节)。
由此明显可知为何以色列人被称为“圣民”(申命记26:19,等);在本节则被称为“圣洁的人”。也就是说,他们被如此称呼,是因为他们敬拜的一切细节皆代表主的神性事物,以及祂的国度和教会的属天和属灵事物。因此,他们在代表意义上被称为“圣”;他们自己不会因此而神圣,因为代表关注被代表的神圣事物,不关注代表它们的人(665, 1097e, 1361, 3147, 3881e, 4208, 4281, 4288, 4292, 4307, 4444, 4500, 6304, 7048, 7439, 8588, 8788, 8806节)。
也正因如此,耶路撒冷被称为“圣”,锡安被称为“圣山”(撒迦利亚书8:3等)。以及在马太福音:
坟墓也开了。已死圣徒的身体,多有起来的。到主复活以后,他们从坟墓里出来,进了圣城,向许多人显现。(马太福音27:52, 53)
耶路撒冷在此被称为“圣城”,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它是亵渎的,而不是神圣的,因为那时主就是在耶路撒冷被钉上十字架的,因此在启示录,它被称为“所多玛和埃及”:
他们的尸首就倒在那大城的街道上,这城按着灵意叫所多玛,又叫埃及,就是我们的主钉十字架的地方。(启示录11:8)
它被称为“圣”是由于这一事实,它表示主的国度和教会(402, 2117, 3654节)。“已死圣徒”出现在那里,一些人在异象中所见证的这一事件表示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得救,以及将那些一直滞留在低地,直到那时的人提升到圣耶路撒冷,即天堂,如前所述(6854, 6914, 7090, 7828, 7932, 8049, 8054, 8159, 8321节)。
9210.“对他不可像放债的”表必须出于仁爱而如此行。这从“放债的”含义清楚可知,“放债的”是指为了利益而行善的人,因为一个放债者把钱交付给别人是为了利息,帮助别人是为了回报。由于真正的仁爱并不以利益或回报为目的,而是以邻舍的益处为目的,所以“不可像放债的”表示必须出于仁爱而如此行。凡不知道何为基督仁爱的人,可能以为它不仅在于施舍穷乏人,还在于向同胞、国家或教会行善,不管什么原因,或什么目的。但是,要知道,决定人一切行为品质的,是目的。如果他的目的或意图是为了名声,为了获得重要地位,或金钱利益而行善,那么他所行之善并非善,因为它是为自我而行的,因而也来源于自我。不过,如果他的目的或意图是为了同胞、国家或教会,因而为了邻舍而行善,那么他所行之善就是善,因为它是为了善本身而行的;一般来说,良善本身就是真正的邻舍(5025, 6706, 6711, 6712, 8123节);所以它也是为主而行的,因为这样的良善不是来源于这个人,而是来源于主;凡来源于主的,都属于主。这就是主在马太福音中所说的良善:
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马太福音25:40)
良善如何,真理也如何。那些为真理而行真理的人也是为主而行真理,因为真理来自主。为真理而行真理就是行善;因为当真理从理解力进入意愿,从意愿出来进入行为时,它就变成了良善。以这种方式行善就是基督的仁爱。那些出于基督的仁爱行善的人有时可能关注由于行善所获得的名声,以便获得一个重要地位或金钱利益。但他们的态度完全不同于那些以这些东西为目的的人;因为他们视良善和正义为本质和独一的事物,因而占据最高位置。与此相比,他们将金钱利益或重要地位,或为了它们的名声视为非本质的,因此占据最低位置。当这样的人将眼睛盯在正义和良善上时,他们就像在战场上为自己的国家而战的士兵。在此期间,他们根本不考虑自己的生命,因而也不考虑他们在世上的地位或资产;与他们正在做的事相比,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但那些将自我和世界放在首位的人则具有这样的性质:他们甚至看不见正义和良善,因为他们两眼盯着自己和自己的利益。
由此明显可知什么是为自我或世界行善,什么是为主或邻舍行善,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这区别和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区别一样大,因而和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区别一样大。此外,那些为邻舍或主行善的人在天堂,那些为自己或世界行善的人在地狱。因为那些为邻舍和主行善的人爱主胜过一切,并且爱邻如己,这是诫命之首(马可福音12:28-31)。而那些做一切事都是为了自己和世界的人则爱自己胜过一切,因而爱自己胜过爱神;他们不仅蔑视邻舍,而且如果邻舍不与他们合而为一,不与他们结盟,还会仇恨他。这就是主在马太福音中的教导的含义:
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依附这个轻视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马太福音6:24)
有些人的确事奉两个主;他们就是那些被称为“不冷不热”,被“吐出去”(启示录3:15-16)的人。由此明显可知,那些取利息的放债之人代表什么,即代表那些为利益行善的人。
由此清楚可知为何经上说“不可像放债的,不可向弟兄取利息”,这项禁令在摩西五经的其它经文中被重申:
你借给你弟兄的银钱、食物,无论什么可生利的物,都不可取利。借给外邦人可以取利,只是借给你弟兄不可取利。这样,耶和华你神必在你所去得为业的地上,和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申命记23:19, 20; 利未记25:36-38)
“借给弟兄银钱取利”表示为了利益而借出真理,也就是在真理上给予教导;“借给弟兄食物取利”表示为了利益而出租真理之良善;因为“银”表示真理(1551, 2954, 5658, 6914, 6917节);“食物”表示真理之良善(5147, 5293, 5340, 5342, 5410, 5426, 5487, 5576, 5582, 5588, 5655, 5915, 8562节)。耶和华之所以在那些没有如此行的人在这地上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他们,是因为他们处于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因而处于天上的天使所拥有的幸福之中;事实上,对一个人来说,这情感,或这爱之良善含有天堂在自己里面(6478, 9174节)。之所以可向外邦人取利,是因为“外邦人”表示那些不承认任何良善或真理,也不接受它们的人(7996节);也就是说,他们是那些唯独为了利益而行善的人。这些人必须服事一个人,因为相比之下,他们是仆人或奴仆(1097节)。大卫诗篇:
就是行为纯全、做事公义、心里说实话的人。他不将银钱放债取利,不受贿赂以害无辜。行这些事的人必永不动摇。(诗篇15:2, 5)
“将银钱放债取利”表示唯独为了利益而教导人,因而为了回报而行善。类似的话出现在以西结书:
一个行公平、公义的义人不放债取利。(以西结书18:5, 8)
又:
缩手不害困苦人,不放债取利,却遵行我的典章,行在我的律例之中的,定要存活。(以西结书18:17)
又:
他们在你中间流人血受贿赂;你收取高利贷和利息,用暴力夺取同伴的财物。(以西结书22:12)
这些话论及“流人血的城”,“流人血的城”表示摧毁真理和良善的虚假(9127节);“收取高利贷和利息”表示为了利益和回报,因而不是出于仁爱而行善。真正的仁爱里面没有获得回报的想法(参看2371, 2373, 2400, 4007, 4174, 4943, 6388-6390, 6392, 6478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